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李先宏 唐晓安 通讯员郑家裕 邹天毅 秦建华)156米蓄水,三峡工程建设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它标志着三峡工程进入了初期运行期,其防洪、发电、通航功能将开始全面发挥。
铸就这一新里程碑的不但有巍峨雄壮的三峡大坝,更有三峡百万移民和库区干部群
众用泪水、汗水和生命浇筑的移民精神。
一
1995年4月24日。归州镇向家店村王家祠堂。
秭归县首批外迁的121户434位老少移民齐刷刷地跪倒在祖先灵前,向祖宗作最后的告别。
拜毕,移民们与前来送行的众乡亲在雨中抱头痛哭,任由雨水、泪水浇透衣襟。
回忆起这震撼人心的一幕,秭归县移民局副局长王海群唏嘘不已。
从第一户移民搬迁到156米蓄水下闸,三峡库区112.78万移民辞别故土,或就地后靠、或远徙异乡。
王海群说:“三峡移民的奉献精神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别离家园,割舍亲情。”
后靠移民忍痛毁掉含辛茹苦积攒下来的家产,含泪砍掉挂果的柑橘树,离开肥沃的土地,把新家建在瘠薄的山梁台地上。
外迁移民挥泪迁祖坟、离父老、别乡亲,远赴异地他乡,重建家园。
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面前,三峡移民,这个普通而又伟大的群体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和奉献。
移民第一户——秭归杨贵店村老党员谭德训老人砍掉了200多棵柑橘树、400多株松树、6亩多竹林,一家人搬进在野外临时搭起的简易窝棚,一住就是半年。三峡工程的第一铲土就开挖在老人家祖屋的宅基地上。
李祖义,香溪河口的船老大。156米蓄水,他拆掉了生意红火的饲料加工厂和三层楼房。为了不影响群众过河,李祖义白天摆渡,晚上出钱请人拆,赶在蓄水之前将设备搬迁到临时居住的窝棚里。
这个50岁的老农憨厚地告诉记者:“国家事大,自家事小,我不能影响了清库。”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语言,生动地诠释了三峡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爱国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库区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换来了高峡平湖梦想的实现。”王海群动情地说。
二
秋日的阳光洒在果实累累的橘园里,江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12日,记者来到巴东县东壤口镇雷家坪村。该村是巴东县首个后靠的移民村,也是开发性移民的试点村。10多年过去,昔日荒凉的雷家坪村变成了巴东库区的首富村。
如今的雷家坪村,江边一条路,路边两排房,山顶一片林,山中一片田,山下一片地,如明珠般镶嵌在峡江北岸,全村人均收入是移民搬迁前的10倍。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成为破解三峡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的“金钥匙”。“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移民工作的目标。广大移民干部创造性地探索出“城郊型安置”、“生态农业型安置”、“庭院经济型安置”、“后靠创业型安置”等多种移民安置形式。
从兴山峡口迁至宜昌点军区巴王店村的移民胡黎君,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办起了“农家乐”和“姜太公垂钓中心”,全家人均纯收入近万元。胡黎君也因此成为宜昌市的模范移民。
面对相对贫瘠的土地,面对外迁陌生的家园,三峡移民正在谱写一曲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凯歌。
正是这种勇于创新、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确保了三峡工程移民的顺利进行,也丰富了水库移民理论。
三
三峡库区移民试点始于1985年,在20多年的移民工作中,哪里有移民,哪里就有移民干部的身影。
巴东县移民局副局长周维是位年轻的“老移民”。他把移民干部的工作形象地概括为“千言万语做工作,千山万水送移民,千辛万苦办实事。”
这是移民干部平凡奉献的真实写照。他们像朴实的铺路石一样默默成就着百万移民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为了给移民寻找理想的外迁安置点,秭归移民干部四下江西,考察了20多个县市,最终选定适宜柑橘种植的赣州全南县为安居点。
郭家坝镇邓家坡村30多户移民在此安居后,发挥一技之长,迅速带动了当地柑橘种植业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助推剂。
移民干部本身就是移民,他们带头搬迁,动员亲属外迁。郭家坝镇移民站站长袁文,首先动员自己的岳父岳母外迁。他家33位亲属外迁了31位。
移民干部为三峡移民奉献了汗水,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0岁的胡典亮,巴东县移民局专业项目科科长,在负责移民公路复建时,被洪水冲下山岩。他被压在了一块几百斤的大石下,被泥石包裹着,成为一座与自然抗争的“雕像”。
永远倒在了移民工作岗位上的,还有胡典亮的3位同事,廖正文、张发松、薛云坤,他们均不到40岁。
三峡大移民,一部雄浑的史诗;三峡移民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精神的壮丽诗篇,在高峡平湖粼粼波光里熠熠生辉。
水涨标移
昨日,长江航道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长江秭归县新滩段右岸17号浮标定位。三峡蓄水第一天,他们已经将库区内的19座浮标进行了调整。据工作现场负责人介绍,蓄水期间,他们将根据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航标,确保蓄水期间的航行安全。 (记者杨平 通讯员郑家裕 刘保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