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国际投洽会:既要"引进来"也须"走出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21:43 新华网

  

中国国际投洽会:既要"引进来"也须"走出去"

  2006年9月8日 吴仪出席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馆式 9月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馆式在厦门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开馆式。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经济观察:我企业"走出去"投资海外受世界欢迎

  中国不仅将继续积极有效引进有质量的外资,正在厦门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还传出另一个重要信息,中国企业也将继续积极地“走出去”。

  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对外投资也是中国开放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推进投资与贸易便利化不是单向的,中国确实要“引进来”,也必须“走出去”。

  “中国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来改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产业低端的状况,改变中国产品‘价格

竞争力强、核心竞争力弱’的状况,这样才可能真正‘走出去’”。邱晓华说。详细>>

  利用外资 “引进来”

  ·我国5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吸收外资逾千亿美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吸收外资达1072亿美元。这是记者从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的“第三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论坛”了解到的。

  ·外资企业在华商标注册申请量迅速增长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官员程萌9日在此间说,随着中国加强商标保护,近两年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迅速增长。

  程萌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行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论坛上说,2004年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的商标注册申请量首次超过6万件,比前一年增加1.4万件,增幅为29.82%。

  ·外商投资“一边倒” 中西部地区应该怎么办?

  近年来,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在政策带动下,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呈现缓慢上升的局面。但是,外商投资向东部地区“一边倒”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005年,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3%,仅比2000年略有提高。

  ·商务部官员:中部和东北地区吸引外资有后发优势

  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9日指出,中国中部和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等优势,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将具有更多的参与机会。随着中国促进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中部和东北地区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张晓强:部分中部城市将享受振兴东北的优惠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9日表示,中国中部地区部分城市将享受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有关优惠政策。

  张晓强在此间举行的“中国中部及东北地区投资优势介绍会”上透露,为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国将在中部地区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选择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在增值税转型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比照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给予支持。

  ·福建与周边省份形成3个省际经济协作区

  记者从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获悉,正在全力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省已与周边省份形成3个省际经济协作区。

  据了解,福建省与周边地区形成的三个经济区通过组织省际商品展销会、交易会、调剂会和省际边贸交流会以及人才智力交流洽谈会和信息咨询交流会,加强商品、人才和信息交流,通过区域间互动关系,加强投资建设、铁海联运、商品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对外投资 “走出去”

  ·过去五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65.6%

  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在2000年至2005年的五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65.6%。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赵闯9日在厦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的《中国对外投资促进国别/地区系列报告》发布会上说。

  ·非洲官员向中国企业抛出投资“绣球”

  来自非洲各国的十余位官员9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向中国企业抛出了投资“绣球”,期待中国资本更多地参与到其经济发展中去。

  ·科技部:中国只有万分之三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说,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的“瓶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