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程
□ 2003年7月10日,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导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简称“闪联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
□ 2003年7月17日,举行媒体见面会,宣布闪联标准工作组成立,并发布了闪联品
牌。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指出:“闪联标准制定工作标志着中国企业在贯彻国家标准战略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并开始重视和运用技术标准手段增强企业的联合和市场竞争力。”
□ 2003年10月6日,闪联标准工作组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领导下,在自主制定标准的同时,积极与国内相关标准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并且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当中。
□ 2004年1月9日,闪联标准工作组与国际相关标准组织DHWG在东京会议和拉斯维加斯会议上,围绕标准的知识产权管理、技术框架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研讨,并达成共识。
□ 2004年3月31日,闪联标准工作组正式将《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调服务协议标准1.0版(意见征求稿)》提交信息产业部报批。
□ 2004年7月26日,闪联标准工作组根据《2004年电子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召开《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行业标准》(送审稿)专家审定会,与会专家一致通过。
□ 2005年4月12日,首次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章程》,选举孙育宁为理事长,杨楠为秘书长。
□ 2005年6月29日,《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简称“闪联标准”)1.0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闪联标准成为中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技术标准,率先占据了中国未来信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 2005年7月12日,闪联标准工作组在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举行了闪联标准的颁布仪式。同时,作为闪联产业化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包括联想、TCL、康佳、海信、长城在内的闪联主要成员,联合发布了闪联产品的全新品牌标识。
□ 2005年8月30日,由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主持,在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召开了闪联标准符合性检测系统的科技成果鉴定会,并通过信息产业部鉴定。该检测系统将适用于各类具有闪联功能的产品的标准符合性测试。
□ 2005年11月17日,闪联与日本、韩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标准组织签署协议,就标准间的互相操作问题及跨地区家庭网络标准组织成立事宜达成意向。
□ 2005年12月18日,由联想、TCL、长城、长虹、创维、海信、康佳、中和威8家国内主要的信息技术领先企业联合出资设立的企业联盟——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是国内第一个致力于推动和落实闪联标准产业化进程的企业实体。
□ 2006年3月29日,闪联与日本、韩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标准组织签署协议,正式联合成立了亚洲第一个跨地区的家庭网络标准组织亚洲家庭网络标准委员会(Asia Home Network Council)。
□ 2006年5月初,闪联向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交国际提案,并快速进入议事日程。
□ 2006年7月31日,闪联递交给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国际标准提案获得了各国专家的认可,并以绝对高票数正式被ISO/IEC新项目提案立项。在投票大会上,美、英、法、德等11个国家明确表示将参与闪联标准的制定工作。
8月15日,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裁、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在京宣布,闪联递交给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提案已经获得了各国专家的高度认可,并且以绝对高票数正式被ISO/IEC接纳。虽然标准还处于立项阶段,但意义非同小可——这是中国标准第一次以企业联盟的形式站在国际舞台上。
记得2003年闪联标准工作组成立之初,孙育宁曾明确表示,做标准肯定不是一二年就可以实现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曾想,闪联标准的发展速度超乎寻常。先是国内受宠,成功晋级行业标准,随后走出国门,与日韩标准组织签署协议,如今又进军国际市场,成功获取一纸珍贵的国际通行证。短短3年间,闪联标准已完成了众望所归的三级跳。
市场激活行业标准
正如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所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标准是一种发展秩序和规则。通常情况下,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个企业,标准影响的却是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已是3C产业的共识。
从数字电视到DVD,3C产业专利风波不断,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被广泛认同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IT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属于信息产业领域的制高点,谁能在此占据一席之地,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标准的制定已经成为其应对加入WTO后新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单纯的专利已经不能满足竞争发展需要,构建以标准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国家也正从事类似标准制定的工作,众多发达国家和国际顶尖技术企业联盟都在设备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的标准上不遗余力地加大投入,试图解决这一信息设备之间应用割裂的问题。所以,闪联标准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以联盟形式制定标准是一次全新的大胆尝试,因为国内之前并无相关经验和做法。国内3C产业巨头之所以联手,就是试图通过群体优势力量及资源优化整合,打造中国标准,以求掌握数字家庭国际化市场的主动权。闪联标准的推出与广泛推广同样意味着,国外厂家如果要进入国内市场必须考虑与闪联标准的融合,只有与闪联标准有接口或者融合,它才能被市场所接受。
谈到闪联标准今后的发展,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清涛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闪联标准好比3C产业的高速公路,路修好了,只期待着车水马龙的那一天。虽然目前这条高速路上只有68辆车通行,但都是国内外数一数二的实力派。同时,随着闪联标准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进入这条产业高速路的企业与日俱增。而闪联标准也随之不断升级,从最初比较关心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到现在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产业链。据介绍,闪联标准的最新定义是指通过定义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支持各种3C设备职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实现3C设备+网络运营+内容/应用的全新网络架构,为未来的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内容/应用提供商创造出健康清晰的盈利模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娱乐方式。
产业逼出国际标准
就在我国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和数字音频标准(AVS)在国际上频频碰壁之时,同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产业标准的闪联却是一路绿灯通行。在成功获取国际通行证之前,闪联标准已于去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也是中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技术标准。今年3月再传捷报,闪联与日本、韩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标准组织签署协议,正式联合成立了亚洲第一个跨地区的家庭网络标准组织“亚洲家庭网络标准委员会”(Asia Home Net?鄄work Council)。
3年来,这个最初由联想、康佳、TCL以及长城、海信等5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组织,至今已经有68家联盟企业(今年以来平均每周增加1家),且涵盖中国信息和家电产业链上下游重要企业,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标准工作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大。
闪联标准的快速成长让联盟成员欢欣鼓舞。作为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公司的八大股东之一,中和威软件公司的发展与闪联休戚与共。该公司CEO王志伟告诉记者,闪联标准的闪电速度是产业“逼”出来的。3C融合在即,如果标准速度太慢,就无法跟产业同步,更无法与市场衔接。刘清涛也认为,闪联标准一路发展得益于市场巨大的驱动力。数字家庭大势所趋,3C融合迫在眉睫,闪联标准的发展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数字家庭中实现互联互通是闪联的目标所在。目前,一些国际3C产业巨头纷纷力推数字家庭解决方案。刘清涛认为,这些企业实力雄厚,产业链较长,优势突出,但他们所制定的解决方案只适用于单一品牌的产品。因为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一个家庭通常不一定会购买同一品牌的产品。而闪联标准的最大意义是,在数字家庭中让不同品牌的不同产品之间实现互联互通。简单来说,在标准作用之下,不但闪联产品之间都能实现互联互通,而且各种产品的操作和使用都非常简单。
此外,闪联标准跨3C行业,它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以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记者在闪联公司的标准结构图上看到,闪联的标准架构非常充实,一些国内外较先进的业界技术标准都是闪联标准的参照对象。在这些基础上,闪联制定了六大标准,其中,基础协议和设备认证标准已经得到信息产业部的批准,成为行业标准,此次在国际上立项的也是这两项标准,其他4项标准正在进行之中。
闪联标准加速推进之下,产业化进程也在全方位跟进。到目前为止,闪联联盟企业已经推出了闪联电视、电脑、笔记本、投影机、打印机、手机、DMA等多款闪联产品。闪联企业联盟涵盖中国信息和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企业,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标准工作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大,目前闪联联盟厂商覆盖国内计算机产业50%、家电产业80%和手机产业50%的市场份额。但闪联要想形成产业标准,市场形成规模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把闪联这一标准推广出去,也是闪联成为国际标准的必经之路。闪联标准产业化包括制定闪联标准、开发闪联基础协议平台、产品开发平台、测试认证平台、闪联芯片和闪联产业推广平台等工作。闪联标准产业化的成功将在3C融合领域彻底打破新的国际标准垄断,极大提升我国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带动计算机、通信、家电、网络、集成电路、内容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家中国企业联合发布闪联品牌。武仲林 摄 作者:刘伊婷 王 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