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数字电影走向大众(新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0:15 人民网-市场报

  

中国数字电影走向大众(新锐)
中国数字电影走向大众(新锐)
我国第一部全数字电影音乐短片《青娜》。8月25日,“第四届数字电影论坛”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成功召开。这一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领导以及Doremi、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索尼广播电视专业设备公司、美国科视数字系统公司、环球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DTS公司等众多知名厂商参加的高端论坛,代表们的发言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着中国数字电影发展的方向。而“高新科技再也不是奢侈应用的代名词”,是人们体会最深的一点。

  能上能下

  数字电影并非高端消费

  什么是数字电影?所谓数字电影,即是脱离了胶片,以数字文件的方式来存储和放映电影。目前数字电影的主要形式有两种,高端的数字影院可更好地展现视听效果,而低端数字电影放映则针对农村和社区,它强调的是存储的方便性,因为放映所需要的数字文件较小,所以也具有更强的流动性。

  在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在“发展数字电影,加快产业进程”的讲话中指出,电影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电影作为当代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工作的有力组织手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是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村电影工作,多次针对如何让农民看到好电影、改革完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加大扶持力度的问题作了批示,要求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张宏森表示,广电总局加大了发展农村数字电影公益事业的力度,主要从行业管理和技术标准两个层面进行引导和规范。目前的中国数字电影正在向着农村普及的方向上发展。早在2005年7月,广电总局制定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就规定:符合《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暂行技术要求》的数字放映设备,只能在县城以下(含县城)的专业放映场所或者县城以上流动放映场所、非专业放映场所使用,不得在县城以上城市专业电影院(厅)使用。因此我们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业内会把“农村数字电影的发展政策与动态”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据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数字电影院线主要有中影、星美的高端数字影院和时代今典的中低端数字院线组成。高端院线又主要建立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较为发达的城市,但是正是由于高端数字电影放映机的价格昂贵,因此推广普及较为困难,票价也比较高。而中低端院线由于低廉的造价,可以用经济票价来吸引中低阶层的观众。所以,面向城市社区、县城以及农村的中低端数字院线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可以预计未来中低端院线的发展速度将会超过高端院线。

  技术上升

  低成本也能有高效率

  流畅的画面、逼真的音响……论坛现场放映的几部数字电影的音像效果令在场的观众震惊不已,而更令大家惊讶的是论坛上专家对数字电影“低成本高效率”的介绍。

  最基本的一套流动放映设备有多大?一幅3.6米宽的银幕、两只音箱、一台投影仪、一部存储影片的服务器和一张储存有解密密码的IC卡,这套设备的总价只有2万元,用一辆

摩托车就可以驮着跑,可以轻而易举地流动放映。这是什么概念?在服务器的硬盘里,能够储存15到20部左右的影片,如果把这些影片制作成胶片拷贝,那么同样一辆摩托车连这些拷贝都运不走。

  低成本高效率的特征体现在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各个环节。过去电影界有个剩余拷贝的概念,比如一个16毫米的胶片电影拷贝制作成本大约是2200元人民币,技术上可以放到200场,如果放了50场就没人看了,那么剩下的150场的成本就固化在拷贝上,这就是剩余拷贝。数字电影因为使用硬盘来存储数据流,可以删除和重新存储,因此没有这个负担,也避免了运输片源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这些都直接降低了成本,也使影片的更新速度更快。在农村、厂矿,院线向放映者所收取的费用一般一场只有50至100元,老百姓也就因此有可能看上便宜的电影。

  其实,高科技的应用并不是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它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而此次论坛集中于对数字电影的普及推广,其目的也正在于此。相对于数字电影而言,它本身就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回报”的优势,而面向于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观影条件欠佳的偏远城市和山区农村,数字电影无疑可以把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那么,一旦中低端的院线在我国发展起来,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享受到数字电影的乐趣。

  权威发布

  “中国电影10年内废除胶片”

  “中国电影将在未来5至10年内完成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过程的战略目标。”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的发言明确了中国数字电影发展的方向。

  其实,早于2004年,数字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发行量就突破亿元,而时至今日,中国数字电影从拍摄、放映数量到票房产出,都不断创造着崭新的纪录。国内针对数字电影的发行、运营网络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数字影院的建设也正在加速展开。目前中国数字影院(厅)的数量已达200多座。预计在3至5年内,中国数字影院的数量将翻几番,如此乐观的前景和高速的发展无疑是惊人的。

  众多国际知名厂商对中国数字电影论坛的热情,无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数字电影光明的前景。相对于数字电影未来命运的讨论,此次论坛已经不再涉及“能否发展”的话题,“如何发展?怎么才能快速、高效地将数字电影普及开来?”是摆在很多厂商面前的首要问题。

  数字中间片的应用、数字拍摄的技巧手段、数字电影院线的经营模式等,众多崭新的话题吸引着业内人士的积极参与,其专业度与实用性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厂商都是很好的借鉴。作为一个新兴或是亟待发展的产业,数字电影的科技含金量迫使各方厂商必须加强专业化的纵深研究,因为也只有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技术,才能真正做到应时而需、物尽其用。来自此次论坛一段描述数字中间片工作的话是这样说的:“以前的电影只有需要特效的部分才被挑出来数字化,而今天,整部都将被数字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影。而数字中间片的过程正是提供给导演和制作者超强的控制力,通过色彩协调和特效处理把握他们工作的效果和艺术感觉,让他们在电影的最后一道处理工序上游刃有余,无所不能。”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今日之数字电影已绝非潮汐之势的来去匆匆,它更像是一股永不言退的强劲风浪惯性冲击着中国电影的未来之堤……

本报记者 王立嘉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