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农民工住进了免费公寓(经济视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 01:5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农民工住进了免费公寓(经济视点)
环卫工人邓小明正在做饭。

  本报记者 余继军摄 8月30日中午12点,记者来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长滨路高架桥下的民工公寓,刚刚下班的环卫工人左茂平正在吃饭。记者在他的“家”里看到,房间虽小,但“五脏俱全”。8平方米的房间里放着一张上下铺,旁边的桌子上还摆放着电视机和一些生活用品。左茂平对现在的居住环境非常满意:“虽然窄了点,但住在这里不用交房租,厨
房、厕所都有,生活很方便,比以前住的地方好多了。”

  左茂平的邻居共有10人,他们都是重庆渝中区菜园坝环卫所的环卫工人,也都是周边区县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前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家”,街边、工棚、危房,什么地方都住过,不但居住环境很差,有的还要缴纳很高的租房费用。今年初,渝中区环卫局为了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投入3万多元修建了这个60多平方米的民工公寓。公寓有6个房间,配套有厨房、

卫生间,还有一个活动房,左茂平他们从此在城里安了“家”。

  重庆市渝中区环卫局团委书记洪银明介绍说,渝中区环卫局共有9个环卫所,2000多环卫工人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周边区县的进城务工农民。他们工作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每月只有五六百元,不可能花很多的钱去租房住,每年因为无法解决住宿问题等原因而辞职不干的环卫工人很多。

  近年来,渝中区环卫局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多渠道地解决下属环卫工人的住宿问题。有的是利用辖区内城市高架桥下的空地来修建简易公寓,有的是在新建公共厕所和垃圾站的楼上设置房间来安排工人居住,还有的将空置的办公用房用来改建成民工公寓。改建后的公寓还全部购置了床、桌子、电扇等基本的生活设施,农民工只要带上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就可以入住了。洪银明说:“像左茂平他们住的那样的民工公寓,渝中区环卫局已经修建了50多个,1700多名环卫工人住上了免费的民工公寓。”

  石板坡消防右沟的公共厕所是今年新修的,为了解决环卫工人的居住问题,修建时就在公厕楼上加盖了3个房间,现在这里住了15个环卫工人。来自忠县的戚华英说:“住在这里不用交钱,还可以洗澡、做饭,和在家里生活一样的方便!”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现在城市居民对进城务工农民仍存在一定歧视。渝中区环卫局菜园坝环卫所所长付俊兰说,今年3月,当部分环卫工人准备搬入一座建在公厕楼上的简易公寓居住时,遭到了附近居民的阻拦,认为他们素质差、影响形象。有的部门在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时也并不热心。付俊兰希望所有政府部门和城市居民都来关爱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进城务工农民,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本报记者 余继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