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部分降价药被下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 02:39 海峡都市报

  

部分降价药被下架

  抗生素药品降价了,但有断货的可能 新华社发

  N本报记者 章微 李雅

  本报讯 国家发改委宣布8月28日起调整99种抗微生物药品的零售价格,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30%,降价金额为43亿元。这是发展改革委今年6月份调整抗肿瘤药品价格后的第二次药品调价。

  这两日,记者走访福州部分医院、药店时发现,虽然这两天大多数医院如期执行了新的价格,但降价药有断货的隐患;而部分降价药在药店被下架了。

  【药店】

  部分降价药进货价高于“限价”

  昨日,记者对榕部分药店采访时发现,由于此次降价幅度较大,一些平价的大型连锁药店出现了部分调价药品进货价高于“限价”的尴尬。目前这些药品已经暂时被下架了。

  “进价都4.30元,可发改委限价是3.90元,赔本的买卖怎么做?”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平价连锁药店副总经理说的是规格为150mg×10粒的利巴韦林胶囊。该经理称,利巴韦林是临床常用的抗

病毒药物,平时药店的售价为5.10元,销售量还是可以的。可如果按照这次规定的最高零售价3.9元执行,药店肯定是亏本,因此这个药品已经暂时下架了。

  据了解,榕城的其他药店也纷纷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下架停售现象。

  【医院】

  降价药有断货的隐患

  昨日在某三甲医院门诊部,来复诊的江依伯还是感到

药品降价了。他告诉记者,3天前拿的“红霉素肠溶微丸”是21.4元,而刚拿的“红霉素肠溶微丸”是19.5元。

  医院药剂科主任告诉记者,这次涉及降价的99个药品,医院在使用的有90%以上。一周之前,医院在接到降价通知后,就把医院药品和降价的目录进行对比,调整高于国家最高限价的药品价格。因为有很大一部分药品之前的售价就比国家发改委最高限价低,所以这次只调整了20个药品,比如利巴韦林颗粒剂就从过去的16.5元下降为6.2元,降价幅度62.38%;“奥硝唑胶囊”也由原来的39.2元下降为21.1元,降幅为46.17%,这20种药品总体降价幅度为20.57%。

  记者发现不少药品降价后的价格比药品的招标价还要高。对此,药剂科主任无奈地说,按照以往降价的经验,这样的药品不久就要断货了。目前已经在和供货商协调,要求降低进货价,要是供货商不愿意,医院也没办法往里头贴钱,只好断货,改别的药替代。

  【业内】

  改变包装变相涨价

  药品“空降”主因

  一位业内人士说,不管是医院也好,药店也好,当进货价高于售价,有些药品就会在降价后“人间蒸发”,这是市民感觉不到降价的最主要原因。而之后药厂改变包装,规格一变就不在降价之列,变相地进行涨价。有的则在药品内增加无关痛痒的成分,再当成新药申报,这也是国家药品降价令屡屡“空降”的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降低药品零售价格并不是解决

药价虚高的治本之策。根治药价虚高,应该一边着手制定一个合理的定价体系,从源头上砍掉药品的虚高水分,一边着手从医药体制上来治理,尽快推进体制改革、实行医药分业经营、加大对医院的财政投入等。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