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房屋装修你纳税了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 07:45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房屋装修你纳税了吗

  如今,家居装修已逐步成为市民仅次于买房的一大消费支出。但是,恐怕许多人还不了解,为市民装修房屋的公司和个人也需要依法纳税,业主也有配合税务人员征管的义务,记者为此采访了海口市地税局建筑安装分局有关人士。

  究竟该交几种税

  据省地税局有关人士介绍,装修行业属于建筑业,根据我国税法对建筑业中装修子目录的规定,凡是为家庭居室和营业用房装饰装修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义务人,(即装修企业或个人)其应当交纳的税项有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费共四种。据介绍,装修企业或个人应按照装修房屋总造价的3.3%交纳营业税及其附加。另外,还要按照企业或个人所得缴纳3.6%的个人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装修征收营业税的征税标的是整个房屋装修的造价,而不仅仅是纳税人从业主处收取的费用。海口地方税务局建筑安装税收分局征管所所长黄开献告诉记者,由于目前装修方式基本分为包工包料和仅包工不包料两种方式,因此,过去有明明是包工包料的装修公司在申报纳税时,为了少交税款,将包工包料说成包工不包料。所以,国家税务总局为堵塞税收漏洞,修改后的条款规定,“纳税人从事装修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有原材料与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也就是说,无论是包工包料与否,装修公司所应纳的营业税均应以装修房屋的总造价为标的来纳营业税。

  举例说,假如一套房子总价装修为8万元,工钱2万,材料钱6万,以包工不包料的方式,那么装修公司不应该只按2万来纳税,而应该按照工程总价8万元来纳营业税。

  税款流失亟待堵塞

  据省地税局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大多数纳税人的认知相对较差,加上少数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薄弱,许多本应该纳税的税款流失较为严重。尽管相关征税部门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加以征缴,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效果却十分不理想。

  据介绍,造成征缴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大困扰装修行为隐蔽性强,对于家庭装修来说,相对分散,施工周期短。往往快的个把月就完工,征收人员尚未发现,施工人员就清场完工了。还有,纳税主体资质不明,有相当的纳税人没有经营资质、往往稍懂一些装修行业的流程和经验,就可以拉一个草台班子。有些装修人员根本无证无照,即便征管人员能够遇到正在装修的工人,装修人员往往推脱说工程负责人不在,由于无证无照,税管人员也无可奈何。等征管人员下了通知后,几天内往往就逃之夭夭了,根本找不到人。另外,家庭房屋装修往往造价不高,业主付款也往往不索要发票,连工带料也就数万元,按税率来说也就两三千元,征收的税额不大,但同样也要耗费税务员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往往还不理想,因此,由于隐匿、分散、征管税额小,存在同样的征管对象下,征管成本较高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在海口市内,仅仅做到了大型办公、娱乐、临街普遍装修征税的征管,但家庭住房装修方面,尽管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效果不佳。

  据今年海口市人大会议部分代表提出的测算,海口市每年新进入市场的住房一万套左右,应该如果都装修的话,估计有5000万元左右的税款流失在外,尽管这是一个相对理想化的测算,但即便是打个折扣,也会有2000万元左右,对政府税源是个相当大的损失。

  年内将出台新措施

  从我省装修市场的现状来看,存在着相当一批尚未办理工商和税务登记的地下公司及个体装修业主。哪里有新住宅建成,哪里就有他们出没的身影。另外由于收入不纳税,因而装修成本低、收费少,对正规的家居装修业构成了冲击。加之装修家居多是以现金交易,市民一般不索要发票,这些都给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因此,可以说只要堵住了“马路游击队”的行业准入的源头,就可以有效的遏制装修漏税行为。

  据海南省装饰协会监管中心主任张希瑞介绍,该协会将出台装修标准合同,以规范目前鱼龙混杂的装修市场。今后,我省将以标准合同的形式对省内装修市场进行清理和整顿,此举将有效的禁止一批无证照的“马路游击队”进入装修市场。据了解,装修标准合同包含了施工、验收规范、收费标准,也有利于业主作费用参考。另外,该措施也将对装修的偷税漏税行为作出有效的监控,装修公司不纳税,就无法签订标准合同,就无法施工,这对于行业内,可以做到有效监控。

  另外,据记者了解,国家税务总局也有望在年内将出台建筑安装营业税税收管理方面的文件,其内容之一就是确定业主为扣缴义务人,因为,在征税环节中,装修“马路游击队”流动性强,但是业主是相对固定的,便于征收和查询。据省地税有关人士介绍,过去也曾想通过业主代为扣缴,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司法解释,因此,无法强求业主代为征税。该人士提醒广大装修中的业主,作为公民有义务配合税务部门征税,因此,通过业主来配合装修公司征税于法、于情、于理也说得通。相信通过全省各职能部门的综合治理,装修“游击队”偷漏税款的现象能够得到逐步遏制。

  (图为:为市民装修房屋的公司和个人也需要依法纳税。 本报记者宋国强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