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学生“知识消费”别进误区(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11:30 今晚报

  

学生“知识消费”别进误区(附图)

  虽然尚在暑假期间,但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学前“知识消费”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大热点。各类书店、图书市场、课外培训班甚至是数码产品卖场等全都开足马力,迎接由广大学生和家长构成的消费大军。就在“知识消费”热潮中,诸多误区的形成也给消费者们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开学买书有点盲目

  为新学期做准备,提前进入状态,成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们“知识消费”的主要理由。但这其中,对学习、教育类图书的盲目消费现象比较明显。记者日前在本市某大型书店里采访时看到,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对教辅类图书情有独钟。一位消费者手中抱着一大摞“学前教育读本”对记者说,自己的孩子马上就要读小学了,所以想给他提前充充电,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仔细看一下这位家长选购的图书,从天文到地理,从英语故事到历史小说,几乎是“全面教育”,先不说这些书对刚上小学的孩子能有多少帮助,就说开学前的这十多天的时间,恐怕也来不及吸收这么多的知识。

  家长包办不太可取

  除了盲目买书的消费者以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家长全程“包办”也是知识类消费的一大误区。无论是中小学生的教学辅导书、课外读物还是工具书、练习册等等,有些家长总是喜欢以自己的观点“包办”,而不去考虑一下孩子的实际需求。一位正在选购中学生课外辅导书的家长认为孩子不会买,所以就自作主张,选了几家“不错”的出版社的辅导书给孩子。可是家长们的选择就真的准确么?一位高中学生告诉记者,因为学校的要求,还有各个出版社的侧重,很多家长都不了解,单纯靠家长自己的主观判断,有时候买来的书一点都不实用。再加上很多参考书都在封面上做一些夸张的宣传和介绍,很容易误导家长们,白花冤枉钱。

  电子产品不能迷信

  在本市和平区某中学读书的张同学,前些天在一家大型书店花六百多元购买了一部“会说话”的学习机,张同学反映,商家推荐时承诺“两个月显著提高所有科目成绩”。事实上,这种承诺是不负责任的“噱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如今大多数书店和图书市场还有数码产品卖场,电子学习机、电子词典等都成为商家的主打,但记者采访的多位中学教师都提示说,这些产品只能是学习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过分依赖甚至“迷信”。对中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提高平时上课和自己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想在极短的时间迅速提高所有科目的成绩,是不切合实际的。与其花几百上千元买一个电子产品,还真的不一定比自己多下功夫见效快。 曹 铭摄影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