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百年老店索斯比 “优质策略”打天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9:18 经济参考报

  与国内拍卖行单纯追求成交量相比

  

百年老店索斯比“优质策略”打天下

  位于伦敦市中心新邦德大街的索斯比拍卖行总部。

  

百年老店索斯比“优质策略”打天下

  “中国艺术品在索斯比一直有很重的分量。”索斯比拍卖行欧洲及亚洲区副主席司徒河伟说。

  “中国艺术品在索斯比一直有很重的分量。”索斯比拍卖行欧洲及亚洲区副主席司徒河伟说。

  作为此话佐证的是不久前的一场拍卖会:号称“世界第一”的伦敦索斯比拍卖行,在7月上旬举办了两场“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其中“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一)”的成交额约合7006万元人民币。

  “在全球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中国的艺术品国际化程度很高,不但受中国人追捧,也早已是西方藏家的投资对象。”百年老店索斯比从伦敦发家,逐步走向世界,近年来对亚洲及中国市场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而其一贯秉承的“优质策略”则成为这家“老字号”的立命之本。

  260年前英国书商创立索斯比

  1744年,也就是乾隆九年的3月11日,书商出身的塞缪尔·贝克在伦敦举行了一次图书拍卖会。他怎么也想不到,此次图书拍卖竟然在260多年后造就了一家世界顶尖的拍卖行。

  当时,一些稀有图书的拍卖仅为贝克先生带来了几百英镑的进项,但是有谁会想到,到2006年7月,在伦敦新邦德大街索斯比拍卖行总部,一部《莎士比亚特大装剧本集》竟然拍到了280万英镑。

  从贝克的图书拍卖开始,这个日后成为索斯比的拍卖公司的规模和拍卖领域不断扩大。

  贝克先生的公司已从原来的图书拍卖拓展到各种古董、艺术品、甚至经典房产,并在全球拥有100多间办公室。

  贝克当年的公司是与另外两个合伙人合办的。其中一位合伙人是他的侄子乔治·索斯比。1778年贝克去世后,索斯比家族控制了这家公司。此后80多年时间里,公司就以“索斯比”的名字不断进取,拍卖的图书有的来自英国王公贵族的图书馆,甚至还有法国皇帝拿破仑流放时随身携带的书籍,而公司业务也从印刷业扩展到钱币、奖章等众多领域。

  到1917年,公司从创办时所在的惠灵顿街,搬到了现在索斯比总部所在地——伦敦市中心的新邦德大街。也许是新址的好风水给索斯比带来了运气,但更多人认为是索斯比公司掌门人彼得·威尔逊的个人眼力和胆略,使公司业务自上世纪30年代有了飞跃性发展。

  威尔逊对印象派绘画的拍卖大力促进了西方艺术品在拍卖市场的人气,索斯比也由此为西方现代艺术打开了国际市场。在西方绘画拍卖的巨大成功推动下,1955年,索斯比在纽约开设了分店。1964年,索斯比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艺术品拍卖行——帕克·波纳(PARKEBERNET)公司。

  “印象派”拍卖带动索斯比步入国际市场

  威尔逊先生力推公司的艺术品拍卖,在他的引领下,索斯比也步入国际市场。

  威尔逊主持的索斯比最令人称道的一次拍卖是1958年的哥德史密斯印象派油画拍卖会,当时,公司推出了七幅非常精美的印象派画与现代画。这次拍卖会成为索斯比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华盖云集,盛况空前。丘吉尔夫人、作家毛姆以及1400位身着晚礼服的各界名流和藏家都赶到现场。拍卖的七幅油画在21分钟内被“抢购”一空,塞尚的《穿红背心的少年》落槌价达到78.1万英镑,堪称当时的艺术品“天价”。

  随后,在1967年到1969年的三年时间内,索斯比陆续在巴黎、洛杉矶、休斯敦、墨尔本、佛罗伦萨、多伦多、苏黎世、慕尼黑和爱丁堡等地开设了拍卖行。1977年,索斯比在公司业务鼎盛时期择机上市。当时,公司股份认购踊跃,竟超额22倍被认购,上市18个月内,公司股价翻番。

  但到上世纪80年代,索斯比被一个投资集团收购,重新沦为私人公司。到80年代末,拍卖市场狂涨,新闻媒体也大加报道。1988年,索斯比再次抓住机会上市。上市后的第二年,公司在伦敦和纽约的拍卖竟然创出了11亿美元的纪录。

  从伦敦到香港屡创中国瓷器世界拍卖成交纪录

  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艺术品已活跃于欧美市场,伦敦和纽约已成为中国艺术品海外拍卖交易中心。当时,日本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十分活跃,在世界各地拍卖会上频出风头。1969年,索斯比曾试探性地在东京举办过一次拍卖活动,但由于日本拍卖市场排外性甚强,很难打入,因此索斯比把眼光转向香港。

  在多次与香港大收藏家及传媒沟通后,伦敦索斯比总部终于同意约翰·汤姆森提出的建议,在香港设立分公司。1973年,索斯比香港分公司成立。比起伦敦有近三百年历史的“老铺”,香港索斯比无疑算是“小字辈”,不过它在中国艺术品拍卖方面的地位却举足轻重。

  1973年的首场拍卖设在当时新开张的文华酒店,出乎意料的是,香港的鉴藏家对索斯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首拍大获成功。从1976年开始,香港索斯比每年便定期举办春秋两届拍卖会,并迅速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第三个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

  香港索斯比最引为骄傲的是它30年来的瓷器拍卖,屡创中国瓷器世界拍卖成交纪录。在公司成立之初,香港索斯比拍品主要为宝石、铜器及陶器,但近年明清官窑瓷器精品已成主角。

  1980年收藏家仇炎之过世后,他的收藏被索斯比公开拍卖。其中一件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以打破当时中国艺术品世界纪录的500万港元成交,引起全世界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关注。如今,这件珍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展览。1999年,仇氏旧藏的另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在索斯比再次突破中国瓷器拍卖价,以2917万港元售与英国古董商。

  此外,索斯比亦很懂得调整策略以适应多变而复杂的市场。例如,在大名家精品之外,他们也选择一些名气稍逊的画家精品推向市场,如俞明、贺天健、萧谦中、祁昆等,这些画家的作品如今在国内亦为市场肯定,这其中也有索斯比的功劳。1994年索斯比办了一场成扇拍卖,一时间市场纷纷追捧,直至今天扇面与成扇仍为藏家所津津乐道。

  以“优质策略”攻占亚洲艺术品市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拍卖蔚然成风,货源及货品质量成为各拍卖行竞争的关键。索斯比将收货策略调整为“量少质精”,并且追求专题、专场拍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许多专场至今仍被藏家提及,如《简氏斑园收藏》、《张徐雯波藏大千书画》等。

  在索斯比的“优质政策”和亚洲、俄罗斯买家的追捧推动下,国际艺术品市场日渐繁荣。2005年,索斯比拍卖行创出15年来最佳业绩。去年,索斯比拍卖的艺术品总金额为27.5亿美元,收入5.135亿美元,盈利达6300万美元,同比增幅高达85%。而从今年拍卖市场的行情看,艺术品价格还在继续上涨。

  伦敦索斯比在7月12日举办了两场“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其中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一)”的成交额约合7006万元人民币,总的上拍数量为163件,成交率为63%。相较于国内拍卖行近年来动辄80-90%的成交量,这个数字并不那么“好看”,但索斯比对“质”的追求却是刚刚起步的国内拍卖市场值得借鉴的,与质量相比,成交率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正像索斯比欧洲及亚洲区副主席司徒河伟强调的,“与同行相比,索斯比更重视服务的质量,公司希望以高质量的服务和高质量的拍品在竞争中领先。”


 本报驻伦敦记者 马建国 文/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