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介入收藏 小人书价格提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 09:18 经济参考报 | |||||||||||||||
8月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商户带着数以万计的连环画聚集北京潘家园连环 画交易会,图为潘家园旧货市场专门经营连环画的商户杨东福在售卖连环画。 曹滢 摄
收藏界的“新宠”连环画(俗称“小人书”)近年来可谓红透了半边天。北京潘家园连环画交易会继4月份首次举办后,于8月10日再次登场,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商户带着数以万计的连环画聚集于此,小小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成为中国连环画收藏交易的又一“人气旺地”。 昔日不值几文的连环画,如今成为继瓷器、书画、钱币和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与古玩等其他收藏品相比,由于小人书价值的判断标准要相对明晰,赝品也容易辨认,加上近年来升值速度快,风险小,回报大,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进入连环画收藏。因为看好升值前景,除了职业藏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正逐渐成为连环画收藏市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第二会场”每天成交三四十万元 在潘家园现代收藏大厅,10日上午九点刚过,商户们就摆开了架势,摊开了各自的藏品。他们中有专门经营古玩、连环画的商人,也有纯粹的连环画爱好者。 辽宁鞍山的退休工人杜先生和老伴带了两千多册连环画来,他告诉记者,全国各地的交易会他大都去过,但最爱跑的还是北京,“这里藏家多,见得东西也多,销售快。”来自山东的梁先生是铁杆儿“连藏者”(业内对连环画收藏爱好者的简称),据他讲,他收藏的连环画已有1000多册。“我喜欢连环画,因为翻看它们的时候就能找到儿时的记忆和感觉。” 事实上,许多真正的收藏交易大户,在交易会前就已经开始私下“看货”了。据说业内有这样的习惯,嗜书如命的藏家们生怕好东西被别人先买走,于是早早来到交易城市,交易会场附近的宾馆基本被他们包下来,成了交易会的“第二会场”。一位圈内人告诉记者,这次交易会开幕前一个星期以来,藏家之间的交易量每天已经达到三四十万元。到了“正日子”,大宗的交易多已完成,剩下的主要是一些业余爱好者们来淘淘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今年4月潘家园旧货市场举办第一届连环画交易会,一位大连藏家带来的八箱连环画在那次活动上引起轰动,收入100多万元,轰动一时,也因此吸引了更多藏家赶来参加第二届交易会。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北方地区最具人气的连环画交易场所。 13日活动结束后,不少藏家又要赶往武汉参加14日举办的另一场交易会。每年仅春运结束后到四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大城市就有六七场交易活动,从天津到广州,从上海到武汉,连环画交易会、展销会、拍卖会一场连着一场。有人估算,目前全国专门从事小人书收藏、交易的人至少有三四万之多。 老版连环画藏家趋之若鹜 中学老师王云带着儿子专程从北京郊区的顺义县赶来,想为儿子淘一套《东周列国》。王云说,虽然现在书店里也能买到新出版的连环画,但总觉得现在的绘画粗糙了许多,对于正在学绘画的儿子来说,他更愿意花比新书贵几倍的价格去买那些老书,让儿子在娱乐中受到更好的艺术熏陶。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连环画被业内称作“老版”,是现在连藏界最被看好的品种。老版连环画以“南顾北刘”为尊,国画大师顾炳鑫用笔沉着,线描飘逸,北京的刘继卣的《大闹天宫》及《筋斗云》等几册《西游记》系列,极富民族艺术特色,在技巧上更是炉火纯青。记者在一位藏家手中看到画家王叔晖的《孔雀东南飞》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笔触流畅细腻,人物形象生动丰满,显示出绘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老版作品大多取自古典题材,出自名家之手。有很多作品在历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奖。上世纪50年代三民出版社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红楼梦》全套13本,目前市价是20万元,另一版本是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价格只有五六万元一套。两者虽然差价如此之大,但都是令藏家趋之若鹜的“宝贝”。 专家介绍,连环画的价值一方面由出版年代、是否是名家名品决定,另一方面,藏品的品相、版次、稀缺性也会对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品相主要指连环画的新旧程度,比如是否有书钉锈迹、污渍、卷角、印章等,一本九品、即九成新的连环画,价格只能达到全品的一半。 企业家收藏只求品质不问价格 在缺乏电视、广播,没有网络和MP3的年代,连环画成为许多孩子的启蒙读物和重要娱乐项目,《三国志》、《水浒》、《西游记》这些经典作品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家庭保存的连环画陆续被当成垃圾扔掉。上世纪80年代新华书店清理书籍时,一批滞销的连环画被集中处理,打成纸浆,存世的数量不到十之二三,此后连环画出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书店中已经难觅踪影,激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结,并由此走上收藏道路。 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享有“小人书大王”之称的收藏家于登云告诉记者,他十多年前进入连环画收藏界,起先是到废品收购站批量收购各种旧书,当他偶然听说北京一位藏家的连环画卖给外国人卖了5000元,才开始留心连环画,专门买卖,进入了最早一批连环画交易人的行列,这时他手中的存书已经达到了6000多册,其中不乏老版的《渡江侦察记》、《赵一曼》和《山乡巨变》这样的精品。 对于登云这样的商人来说,手中的藏品总是在不断流动,通过买进卖出让自己的东西去粗取精。但随着近两年来一些名品珍品市价奇迹般的飙升,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人也动了“奇货可居”的念头。于登云现在开始收藏一些他认为有潜质的东西,比如1979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三国演义》,现在市价是3500元一套,买家来问了几次,他始终没舍得出手,“估计这套书过不了多久就会到上万元。”于登云说。 在连环画市场上,另有一批人则是“职业藏家”,专藏不卖。他们的关注点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书,这些书大多存量比较多,鲜有名家名品,因此市价并不高,每本大约在五到十元之间,这样的收藏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抱着日后价格能翻番心态的人也大有人在。 另一种就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家,近一两年逐渐成为连环画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有的自己直接挑选鉴赏,有的请专人经营,专收20世纪70年代和老版书,而且往往只求品质,不问价格。正是他们提升了连环画收藏的价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藏家认为,连环画收藏热中也存在相当程度的“炒作”现象,应当提起业内的警惕。一位藏家说,连环画属于古玩,既然“玩”,首先判断的标准就应当是其艺术价值。但现在一些人过于追求某些标识的奇特,或者某一缺本等等,以至于一些藏品价格远远高于其自身的艺术价值,这样就偏离了收藏本身的意义,失去了审美功能。 本报记者 曹滢 实习生 龚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