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图文]大学,你准备好了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8: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长期以来,大学都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在创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国情对大学的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文]大学,你准备好了吗?

  大学一直被看作是培养人才的神圣殿堂,人们也因此用象牙塔来形容大学,但教书
育人并不是大学的惟一重心,科研与教学一起,构成了大学发展的两大核心。随着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口号的提出,“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被摆在了空前的高度。而一直从事科研项目和基础研究的大学,也应摆正位置,进入角色,有所作为。

  研究型大学的重大使命

  今年1月闭幕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担着重大使命。

  大学的科研,有别于专业科研院所,主要由大学的二级单位,也就是各个院系来承担。同时,很多科研项目是在各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完成的。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大量的研究生也在科学研究中承担着很多相对简单的事务性研究工作。

  大学的科研,不仅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承担了“973”、“863”、“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大型科学研究项目,同时还积极鼓励教师自由探索、发挥兴趣所长,申请国家基金项目。此外,大学还开展同企业之间的一些合作项目,在生产、服务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持。

  大学的科研硕果累累,一些研究成果不仅帮助国家弥补了科研空白,还使我国在一些领域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著名的军队综合性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一直坚信“国家和军队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一直将科学研究作为学校进步的不竭动力。由他们研制的“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使我国成为继美、日等少数国家之后,能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而国防科大在1992年研制成功的“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更是填补了我国面向大型科学工程计算和大规模处理的并行巨型计算机空白。

  大学的一些科研成果还应用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为国家建设做出直接贡献。

  刚刚于今年7月1日通车的青藏铁路是国人的骄傲,而北京科技大学有幸成为塑造这一奇迹的团队成员。针对建设过程中高寒缺氧的难题,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制了青藏铁路风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并成功应用,填补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术的空白。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一天认为,青藏铁路建设中创造的高原制氧和供氧系统、高原病防治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参建人员的健康。青藏铁路建设实现了参建人员高原病零死亡,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

  国家充分意识到了大学的科研实力,对大学的科学研究给予大力支持。据统计,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1所高校已经分别获得了超过5000万元的“863计划”科研经费,而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内的另外38所大学也分别获得了超过1000万元的“863计划”科研经费。在1998年到2004年间,全国40所高校共承担“973计划”项目达101项。

  企业搭台,大学唱戏

  大学科研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许多大学和企业都在寻觅良机,实现合作。

  主管科研的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柳贡慧认为,就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而言,在过去,国家政策并不明确,现在国家提出了“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并且鼓励产、学、研的结合,这在政策上给予了合作的保障,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也将更进一步。

  中国石油大学因其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与产业的结合非常密切。中国石油大学一直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分别成立了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参与到了多个由中石油、中石化投资的项目之中,不仅参与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还解决了许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在生产进度、技术创新以及服务等方面为石油、石化系统提供强大支持,为石油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部汪处长对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也持相同的态度。他强调,大学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应缺位,而是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利用企业搭建的有利平台,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的合作。

  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首所航空工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该校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在立足于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同时,注重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就在今年夏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重拳出击,于7月5日与联想集团共同成立高性能计算应用联合实验室,并于7月18日同中国铝业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汪处长介绍说,这两项合作是学校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针的重要举措。合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顺畅转移,促进企业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提升。

  创新,大学不能缺位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大学不能缺位,而应利用自身优势,扮演好科研带头人的角色,协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大学培养出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其次,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科研成果有可能带来的就是某一领域的革命性成果。

  在大学自身的优势之外,国家的政策优势也为大学的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家明确提出“要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政府部门也正在积极搭建有利于大学与企业互动的公共平台,加速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成果转化与共享。

  在谈及未来大学的科技创新时,柳贡慧副校长说:“在未来的科技创新中,大学应该在重大技术、高新技术上发挥人才作用,积极加入到国家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中,并且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同国家、地方的一些重点企业密切合作,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 司 丽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