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图文]食糖和酒精质量出现“不适应症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7: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新标准提升重要指标检测标准

  

  食糖和酒精质量出现“不适应症状”

  

[图文]食糖和酒精质量出现“不适应症状”

  据国家质检总局6月份公布的对食糖产品质量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显示,近4成食糖不合格,包括二氧化硫超标、色值超标、蔗糖分/总糖分不合格、菌落总数超标、电导灰分不符合标准、还原糖分超标、混浊度不合格、干燥失重超标、标签标识不规范等9大质量问题。cnsphoto

  从7月底举行的全国糖业质量工作会议上获悉,在刚刚结束的2005/2006榨季,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完成了11个省、自治区的246家制糖企业的655个食糖样品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的分析检验,以及6个省、自治区的94家酒精生产企业的181个食用酒精样品的质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面对去年刚实施的新食糖卫生标准和新的食用酒精国标GB10343-2002,两种产品的质量都表现为稍有下滑。

  食糖出现微生物超标

  优质白砂糖、碳法一级白砂糖近5年来合格率一直保持100%。生产这两种产品的企业大部分是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质量一直都很优秀和稳定。顶级的精制白砂糖合格率也继续保持100%。

  占白砂糖总产量90%的亚法一级白砂糖的合格率和前几年一样,仍没有达到100%合格,并且合格率从上个榨季的99.78%下降到98.88%。这里面有亚法生产工艺、原料、设备的原因,更有企业生产管理的原因。

  赤砂糖的合格率下跌得较为严重,从94.12%下降到83.33%,主要是总糖分这个指标拖了后腿,而微生物超标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近年南方甘蔗糖厂开始生产绵白糖,起步时用白糖加工,现在有些已直接用甘蔗一步生产,质量还不是很稳定。南方气候潮湿,绵白糖易吸潮滋生细菌,本榨季一级绵白糖半数不合格,就是由于微生物超标,因此南方甘蔗糖厂生产绵白糖一定要注意储运问题。

  数据汇总发现,影响食糖合格率的指标主要有总糖分、色值、浑浊度、二氧化硫、不溶于水杂质、菌落总数、酵母菌等项目,与上个榨季相比,多了总糖分、浑浊度、二氧化硫、微生物指标。而其他指标,如电导灰分、还原糖分、粒度、砷、铅等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合格率均达到100%。

  本榨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微生物指标,共有两个白砂糖、两个一级绵白糖菌落总数超标,三个赤砂糖酵母菌超标,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菌落总数、酵母菌属于微生物指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食用卫生、安全。微生物指标可反映食品被污染的程度,其中菌落总数可用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造成微生物超标的原因很多,生产工艺、生产环境、人员卫生、包装容器、商品运输等都可能引起细菌污染。

  色值是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色值是衡量工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也是白砂糖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由于其反映着白砂糖外观的第一印象,在白砂糖贮存过程中会不断升高而格外受产糖、用糖企业及消费者的重视。

  二氧化硫是容易导致产品不合格的另一主要因素。二氧化硫既是漂白剂也是防腐剂,但它也是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的主要成分,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食品企业尤其是国外大饮料食品公司,都在严格控制使用含微量二氧化硫的食糖。

  本榨季二氧化硫含量达标情况还是不错的。由于去年刚实施新的食糖卫生标准,一级、二级白砂糖二氧化硫指标从40mg/kg、50mg/kg修订为30mg/kg,使今年有4个样品的二氧化硫含量超标。业内人士指出,历次新标准的出台、指标的提高企业都会感到压力,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企业只有依靠先进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才能获得新生。

  食用酒精质量下降1.19%

  自从食用酒精新国标GB10343-2002执行以来,多数企业相当重视,自觉执行新标准,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有所回升。然而普通级食用酒精产品合格率今年有所下降,由去年的97.28%下降到今年的96.09%,不合格的项目仍是正丙醇、氧化时间、酯与甲醇等4项。

  经过两年的新国标适应期,各项指标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与过去的合格率相比仍有距离,有些新指标如正丙醇等,企业还没有建立分析监控手段,杂质含量根本无从知晓,这些都导致了合格率上不去。

  正丙醇项目是本榨季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中最为严重的,共有3个样品不合格,其中最差的高出普通级食用酒精正丙醇含量指标4倍多。正丙醇是衡量工艺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水平。因为正丙醇本身具有毒性,在极低浓度范围内对人体是安全的,如超出范围则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

  在实行食用酒精新国标之前,正丙醇项目是没有单独列出来的,只是作为杂醇油项目的一部分,并且旧标准检测杂醇油项目所用的化学法不能够定量测出其含量,而新国标则把正丙醇及异丁醇、异戊醇项目单独列出来,检测方法也改为采用气相色谱法,可分别准确地测出其含量。

  由于正丙醇和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的沸点接近,所以要分离出正丙醇,提高乙醇纯度,对食用酒精生产企业的工艺和生产水平就有了较高要求。一方面,一些食用酒精生产企业本身的生产工艺水平低下,无法有效控制正丙醇含量,另一方面,大部分食用酒精生产企业没有购买气相色谱仪,无法监控这一关键指标。因此历次检查中不合格生产企业主要就在这个项目上栽了跟头。

作者:张晓航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