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空调内销首度集体下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9:41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最严重的跌幅高达44.52%,四家销量保持增长的企业广东占三席

  “2006冷冻年,将成为中国空调市场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昨天下午,一不愿具名的知名品牌空调老总颇为感慨地对记者说道。

  赛诺、中怡康和中华商务网等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除少数几个品牌外,今年国内空调销售首度出现集体下滑局面,个别品牌的跌幅甚至高达44.52%。

  主流品牌一同下跌

  前几年以来一直火爆异常的中国空调市场,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赛诺市场研究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包括窗机、挂机和柜机在内的国内家用空调,累计销量达1547.5万台,同比下降5.07%,其中6月份比去年同期下跌了7.76%。

  来自中怡康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空调销量前20名的品牌中只有格力、格兰仕、海信和华凌四家保持增长,其余绝大多数国内空调品牌销量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下跌,小天鹅下跌44.52%,新科下跌38.83%,奥克斯下跌33.44%,新飞下跌30.62%,科龙下跌10.76%。春兰、长虹、海尔等主流品牌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空调内销首度集体下滑

  图:虽然国美、苏宁等大卖场采取了各种促销手段,但国内空调今年内销集体下滑之势,已是难以逆转。

  中华商务网的数据也反映出集体下滑局面。从去年8月到今年6月内销统计显示,长虹下跌31.75%,科龙下跌39.14%,奥克斯下跌21.82%,春兰下跌13.98%,海尔下跌8.21%。

  与调查机构统计相比,来自苏宁、国美几大家电卖场的反馈情况稍好一些。苏宁电器白电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空调销售一直是不温不火,直到7月份广州地区出现“炎夏”后空调销售才出现了一轮“井喷”。而据广州国美的统计,上半年的空调销售与去年没有多大变化,7月的空调销售额则比6月份增长了6.8%左右。但有专家指出,国美和苏宁占全国家电市场的份额还不到20%,因此相信调查公司的统计数据更为全面。“去年下半年为传统的空调销售淡季,今年上半年则应该是空调旺销的关键时刻,然而国内市场却出现了整体大幅下滑的现象,这预示着空调业寒冬已提前到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告诉记者。

  竞争比拼综合实力

  在整个空调业销售呈一边倒的下滑趋势中,来自中怡康和中华商务网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格力、格兰仕、海信都保持了增长势头。其中,格兰仕空调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幅高达23.32%,在全行业中连续两年增长幅度最高。

  对此,有专家分析,一直以来,格力抛开家电卖场自建渠道的分销方式倍受争议,然而在2006年空调市场变数增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格力却可以在自有渠道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在价格、渠道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整,成为自己的一个独特优势。海信空调的增长则主要因为变频空调市场的整体上涨。

  对于空调新锐格兰仕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产品差异化、渠道深度分销、营销手段创新无疑是其三大撒手锏。格兰仕集团副总裁、格兰仕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曙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产品、营销、生产、品牌等综合实力的火拼成空调行业竞争关键。

  陈曙明还告诉记者,经过近两年大浪淘沙的市场竞争,绝大部分空调厂家都已被淘汰出局,目前市场上留存的空调品牌都是具有一定综合实力且在某方面有独特优势的厂家,因此想凭借单方面的优势制胜可能性很小,市场竞争已进入胶着状态,在这种胶着中,“木桶效应”将会显现,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将不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空调竞争已经进入综合实力比拼的阶段。

  空调需求出现断层

  对于今年空调业产能急剧扩张、市场销售却出现集体“滑坡”的情况,陆刃波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原材料大幅飙升导致的空调价格上调,抵消或延后了一部分的空调需求;另外国家宏观调控后房地产业降温,也对国内空调销售造成打压。

  陆刃波说,今年是原材料涨价最惊人的一年,其中铜价更突破了8.3万元/吨的历史性大关,同比一季度涨幅达130%,铝价同比一季度涨幅达50%,塑料等有幅度达40%以上,再加上5月初压缩机生产企业联盟集体涨价,平均提价幅度在15%以上。这对于空调业来说可谓是“致命考验”。“中国空调市场出现需求断层,是空调市场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家电行业营销专家沈闻涧对记者说。据其介绍,近几年来中国空调市场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然而发展至今,各品牌着力经营的城市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近两年来,空调厂家都将眼光转向三、四级市场。

  “然而,三、四级市场的开发不会立竿见影,是需要时日来培养的,这就导致空调需求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沈闻涧分析道,“在一个既定甚至萎缩的市场面前,空调行业的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因此,2006冷冻年许多空调品牌销量出现大幅下降也是很正常的结果。预计不少二、三线品牌在下一个冷冻年度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掉。”

  相关报道:空调整机成本上涨两成

  新快报讯 今年年初铜、铝、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扬,导致空调整机成本上涨20%。

  双重压力下,空调价格今年5月起就出现了大面积的涨价趋势。业内人士称,空调行业2004年市场集中度已经相当高,如今正走向整合。从去年9月份开始,一些著名品牌早就开始涨价了。

  据了解,空调制造企业近期的原材料采购价与2004年10月份相比,钢材涨了70%,塑料涨了73.9%,镀锌板涨了39%,铜每吨上涨1600元。而钢材、铜、塑料等主要原材料占空调整机成本的三分之一,空调整机的制造成本预计上涨20%。

  业内人士分析,2001年以来,连续三年空调价格一路下跌,平均每年下降6%到7%。在原材料价格连年上扬的压力下,2004年年末,就有个别空调企业大喊涨价,但跟风涨价的厂商并不多。到今年年初,国家空调能效新标准强制实施,空调市场准入门槛提高以后,以美的、科龙、志高为代表的空调厂商纷纷推出节能新品,将市场定位逐渐转向中高端产品。因此,今年空调涨价就成了必然趋势。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