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要做家电零售业的秦始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15:26 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张春蔚 2006年7月31日,黄光裕和陈晓再度出现在媒体面前。就国美和永乐合并后的经营策略、品牌定位、苏宁、大中等几个媒体关心的焦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针对此次国美并购永乐,在媒体见面会上,黄光裕和陈晓一再重申:合并使双方成
黄光裕认为,在永乐之前国美和鹏润是双品牌,现在是三个品牌,如何区分定位现在还在研究中。未来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确实存在双寡头的品牌,而这两个品牌应该是国美和永乐。 这个说法与此前苏宁总裁孙为民所提及的新国美和苏宁两大寡头的说法不同 陈晓透露中国家电零售业可能会进一步地整合。国美、永乐前期和苏宁、大中都有这方面的探讨。“我们这两家已经先走一步,我们希望他们也能够跟进,但实际上我们想可能不会那么简单。” 两位企业家表示,如果国美和永乐最终合并成功,将来新公司的总部仍设在北京,在北京总部统一规划下,会有很多个品牌共同运行。国美和永乐两个品牌将根据各自的个性进行区分和调整。在人员上,双方的管理人员将打乱目前的建制统一任用。 调整后,有些国美的门店可能会挂上永乐的牌子,而有些永乐的门店同样可能会挂上国美的牌子。除了在总部层面双方会合并操作外,国美和永乐在各地的管理机构则将分开存在和运营,在同一个地区既会存在国美分部,也会存在永乐分部。黄光裕表示,除了国美和永乐两个品牌外,双方合并后的公司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还可能有其他厂家继续加盟。 在国美永乐的并购传出不久,苏宁首先宣布了重心转入上海的计划。同时在7月27日启动了人才战略,向永乐的员工招手,苏宁提出将以高出目前市场20%-30%的工资水平储备人才。 这次挖角事件,将双方矛盾升级。黄光裕认为:目前的工资水平是永乐高于国美,国美高于苏宁,很难想象苏宁的高工资是怎样的高法。 7月28日,苏宁宣布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的8亿元的首批贷款已经启动。 对此黄光裕表示出自己的担忧:国开行的这批500亿元的贷款,最初的动议还是来自国美。但是贷款条约过于苛刻,尤其是不适合零售企业的特点,国美一直没有介入。对这批资金,国美曾经提出过150亿元的申请,首批核准给国美的贷款额度是20多亿元。 “抵押条件要求很高,企业的资产完全被锁死。”黄光裕认为:这种封闭贷款性质的资金,贷款时间长达7年以上,资金不一定能充分使用,还要支付4点几的利息,在不划算。 但在目前的状况下,对现金的期望和储备还是让苏宁做了后手的准备。黄光裕在最近的几次媒体见面中,都谈到:“价格战将一直存在。” 黄光裕没有排除在半年之后开始新一轮的并购。媒体将此理解为是对苏宁的宣战,但国美并未作出解释。 大中电器的归属是当下家电行业最大的疑问。陈晓表示:“双方的协议至今并未解除,双方的管理委员会也依然存在。” 对于双方以后的合并结果,陈晓表示,由于目前忙于同国美合并的事情,因此还没顾得上关于大中的事情,到今年10月份左右,待同国美的整合告一段落后,则会继续同大中商议解决办法。 黄光裕也认为,大中虽然同永乐只有一纸合约,并未真正履行完合并手续,但是如果大中和永乐都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公司,合作不应该出现变化。 “从我的角度来看,现在过程里面可能有一些争议,可能各自有一些想法,我觉得无非就是一个利益的问题。”黄光裕认为,“大家看问题要看最终的结果,要看本质的问题。除非他说我今天就要自己做了,我觉得可能要考虑一下。” (P1173373) ■记者观察 在最近半年的家电连锁行业采访中,来自四大连锁厂商内部一个高调的说法是:重回社会专业分工的合理化。 这个说法的背后是黄光裕希望让家电制造商退出国美卖场的销售前台,而完全交由渠道商自己经营。比如每个家电品牌的每类产品在一家门店一般是2个业务员,每个月每人2000元—2500元的收入,意味着一年的工资支出在5万元以上。四大连锁企业超过1000家门店就是超过5000万元的费用支出。 “这笔费用,能不能交给渠道商?我们完全能以更便宜的成本完成更大的销售额。”国美新闻发言人何阳青曾对记者表示。这样的观点孙为民在今年的国美论坛上也同样提及。 但是家电厂家不会甘心这样简单地屈服。恰恰是厂家的自建渠道成本大大低于连锁商家的渠道,才使得格力这样的商家不买国美们的账。 国美并购永乐,将其市场占有率从9%扩展到14%,如果再能合并苏宁和大中,国美就将有2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那么在国美与上游家电厂商的博弈中,黄光裕完全可以改写流通渠道的问题——逼迫厂家交出自己的渠道,退回到生产流程,不再涉及主流渠道销售。 正是这样一个大一统思想,使得黄光裕频频在并购市场上举牌。 这样的措施,在美国和日本一些成熟的市场上已经是行业规则。面对百思买超过20%以上的利润,何阳青认为:“厂家生产产品交给我们销售,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毛利啊。” 能否将上游生产厂家逼回到生产中去,放弃已有成熟的渠道网络———这挑战着国美,也挑战着中国的流通业格局。 (P1173374)
国美掌门人黄光裕CFP/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