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小吃宴遭遇酒吧文化隔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 01:45 北京现代商报

  一个什刹海,似乎成了两个天堂。然而,“脆弱的商业生态往往是不能承载太多元素的”。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在什刹海的融合与博弈上成了一个谜。

  什刹海已经成为京城最香的一块饽饽,大家纷纷期待依托这里的资源。而这里的生态环境在看上去的优雅浮华之下,究竟是怎样的一番状况?依托浓厚文化的经营者到底私藏了几块奶酪?什刹海的未来定位到底情归何处?

  

小吃宴遭遇酒吧文化隔阂

  什刹海的新“9点半”现象

  晚上9点半,酒吧街:夜未央,酒正酣;晚上9点半,小吃宴:食客散,门欲关。

  老北京传统小吃入驻什刹海半月时间里,晚上9点半,成了小吃与酒吧在这里欢畅的临界点。如果你晚上9点半刚刚来到这个夜的天堂,那么品尝小吃的念头必定要被打消,因为这里已经关门。“7、8点钟的时候,小吃就已经全卖完了。”“连炒菜也没了。”跑堂的伙计告诉那些慕名而来的食客。

  小吃宴开业第一个星期,下午3点多的时候,门外就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发号发到好几百号。下午5点钟小吃宴一开门,食客蜂拥而入,许多没有座位的食客端着碗坐在走廊的木凳上吃,剩下的一些人端着碗站着吃。到了晚上7、8点,小吃宴陆续开始收拾店铺,有的则留下准备明天的料。

  “为什么不开得再晚一些?”记者询问月盛斋的老板时,被告知:“备不过来料。”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来到月盛斋的门脸前,希望老板再卖一些。老板放下手里的活说:“今天再卖,明天我就没得卖了。”当记者不解地问她为何不多请几个伙计,延长营业时间时,老板没有说话。老板并不声张的言语里彰显出这样一个事实:1天的毛利已经达到了2600元,“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怏怏地离开小吃宴,穿过一条僻静、漆黑的路,一刻钟以后,我们来到了后海那片喧闹的酒吧街。看看表,晚上9点半。小吃宴已在这一时分落幕,酒吧伙计的邀客声,隔岸两街的音乐声,零星几位泡吧族手中酒杯的撞击声……揭示着,这里才刚刚开始!

  消费路径入“歧途”

  一位从良乡特地赶来小吃宴的老大爷,晚上6点钟如愿找到座位,开始品尝“一辈子的记忆”。大爷前半生一直住在前门大街,店店相邻的破旧的小吃门脸记录了他人生的痕迹。他在小吃宴颇具代表性,这里的许多顾客都是看到报纸后慕名而来的“老北京人”,尤其是前门大街的小吃门脸拆除以后,老北京传统小吃的“归宿”一直让这些老北京人惴惴不安着。寻访小吃宴,实际上更是寻访一种害怕流失的记忆。

  英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泡吧”族,所谓“泡吧”,就是在一家待一会再换一家,一整夜游走在喜欢的音乐里、气氛里。英子30岁,是北京一位高层白领,有幸福的家庭与爱情,然而这并不影响她抛开男朋友与家人、朋友,独自“泡吧”。与陌生人聊天,有选择地聊天,无回避的话题,转身以后变成陌路……

  记者观察到,从小吃宴出来的顾客们,还有来晚了扫兴而归的顾客们,并没有和记者一样顺着望海楼旁的小路取径酒吧街,而是驾车或乘的士打道回府了。

  相反,小吃定位的救世主们——高消费的国外旅客,却在这里找不到踪影。她们甩着轻盈的金色的、红色的或是棕色的头发咯咯地笑着,与对面的穿着纯棉T-shirt的他们吸吮一种名叫“埃及水烟”的东西,注意力不在酒、不在烟、或许也不在身旁的人,而在这种昏暗的神秘的气氛里,在他们(她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实,英子并不完全算是泡吧族的代表,仅是一种极致的表现。大多数人在这里调侃友情或享受寂寞,或挥霍青春。重要的是,他们(她们)与小吃宴的Fans格格不入。

  地处什刹海的小吃宴,相对于这里既成的现代酒吧文化,可谓芳心不在家!

  小吃“高端梦”难圆

  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会长、京城九门传统小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侯嘉认为,境内外旅游的高端消费人群是传统小吃的“救世主”,爆肚冯的传人也对高端客户定位充满信心,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什刹海本身的商业生态,带来了天然的消费市场。

  据记者观察,目前传统小吃的消费者以中老年居多,而且都是散客,年轻人也大都是陪老人来的。“现在还看不到有国外旅客和酒吧街的消费者向这里流动。”到小吃宴来考察的一位餐饮业人士认为,以目前的情况看,小吃宴还很难沾到现有的消费市场的光。“别看小吃宴在什刹海酒吧街附近,但是与酒吧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他表示。

  夜晚,在酒吧街银锭桥畔的烤肉季与酒吧一样灯火通明,其也是北京传统老字号,目前已经和身旁的酒吧“相依为命”。烤肉季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经常光顾的还是附近泡吧的人,而且有一半的人在这里刷卡消费。除了与酒吧相对近的距离以外,烤肉季的营业时间、菜色也给酒吧一个互补的填充。

  

小吃宴遭遇酒吧文化隔阂

  赵振超/图

  旅游团给小吃带来新机遇

  根据西城区对什刹海风景区的规划,这里除了整治违章建筑以外,还要发展特色餐饮业,扩大旅游规模,来构建什刹海特色商业街。小吃宴能够在孝友小学搬迁的基础上伫立在孝友胡同,也是应和了特色餐饮业的目标。

  据相关人士透露,西城区旅游局已经与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形成一份协议,将小吃宴作为北京城的特色旅游景点,通过与旅游团的合作,直接将目标客户群“引领”到小吃宴这里。“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传统小吃的目标客户定位是一种很好的保证。”该人士表示。

  业界:融入原有商圈方解“近渴”

  小吃宴的红火,证明老字号的捆绑经营是成功的,但是也表现出什刹海原有商业生态的独立或者说不相容。与周遍酒吧相比,小吃宴更像“世外桃源”,安静、深沉,无需服务生的邀客,经常光顾的80%是11家小吃从四面八方带来的回头客。

  对于小吃宴能否在火爆之后长期保留旺盛的人气,继续给什刹海商业生态圈增加掘金源,分析人士提出,传统小吃借力酒吧消费群体还需要下功夫与这里的地域特色融合。否则,即使保留原有的回头客,身处什刹海这样一块宝地如果不“自动”地吸引酒吧客流过来,也是有些遗憾的。

  什刹海周边胡同一家小吃店老板担心,价格相对高、分量相对小,光顾小吃的消费者到底能“不远千里”来几次?如果酒吧街客流这个“近水”也能解了传统老字号的“近渴”,小吃宴红火的持续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营业档案

  小吃宴:

  开业时间:2006年6月30日

  营业时间:11时-13时30分 17时-21时30分

  顾客群:(试营业期间)大多数中老年人(80%以上回头客)

  少部分年轻人

  平均年龄:45岁

  销售量(每天):

  羊头马:30个羊头(13元/一个羊头)

  月盛斋:50-60斤牛羊肉(周末/每天) 50斤面(炒疙瘩6元/份)

  小肠陈:100斤料(10元/份)

  豆腐脑白:3桶豆腐脑(3元/碗)

  抽查老字号情况(21时):小吃宴里所有店铺营业结束,月盛斋、小肠陈、羊头马、豆腐脑白几家清理铺面、备料;1-2桌散客就餐,每桌4-5人

  酒吧:

  开业时间:2000年(第一家酒吧入驻)

  营业时间:16时至次日凌晨4时

  顾客群:年轻人及外国人

  平均年龄:30岁

  销售量(平均):

  一个夏天:6万元(毛利)

  抽查酒吧情况(21时):

  飞鱼酒吧:3桌客人,每桌3、4人 一半中国人一半外国人 流行音乐

  火凤凰酒吧:3桌客人,每桌2人 中国人:westlife演唱会

  无名酒吧:3桌客人,每桌7、8人 全部外国人,无音乐无空调

  李烝/制表

  专家观点

  成功的商业生态往往是脆弱的

  北京二外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戴斌认为,传统小吃加入什刹海,看上去是给这里增添了一种商业和文化元素,但是小吃与酒吧的客户群完全不一样,外国人、年轻人、现代生活方式的白领构成了这里原有的生态结构。小吃宴是否会与先入为主的酒吧文化相冲突,现在还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小吃应该考虑与地区的融合,并从营销手段和定位上考虑传统以外的新的元素。

  “商业生态是很脆弱的,如果承载的元素太多,过于集中,有时会适得其反。”戴斌分析道。他建议,从现代旅游资源升级上考虑,小吃宴应该塑造能够自动吸引什刹海原有消费群的能力和要素,在原有商业生态圈中的借力不一定会支撑长久的成功。

  “小吃宴现有的成功也不一定基于什刹海的区位环境。”饮食业内人士分析,前门古貌流、传统小吃搬迁、11家老字号聚集,这些元素对目前小吃宴的火爆,可能做出了更好的解释。目前来看,小吃宴位置上在什刹海,内涵上却像是独立的。

  记者手记

  小吃宴

  什刹海“新派”风景

  狭长的孝友胡同因为小吃宴的存在变得热闹起来,每天小吃宴开门营业前胡同里 “排长龙”等待的人群,使这个几乎隐藏在什刹海中的小巷凸显了出来。现在的胡同游已经把小吃宴作为其中一点,时不时会有黄包车出入这里,并守侯在胡同里积极邀客。如果说胡同游是什刹海地区的商业特色之一,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小吃宴已经在无意中融入了这个商圈,它现在已经是什刹海中黄包车夫介绍的又一景点。

  小吃宴入驻什刹海,其与什刹海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对于已经形成的什刹海商圈,小吃宴可谓已经进入其商圈范围,小吃宴能否在这块被称做“龙脉地段”的宝地与酒吧互助共荣?或井水不犯河水,在这里独自开辟出符合自己特色的一派天地?亦或与酒吧展开激烈的竞争?

  当小吃宴还只处在试营业阶段,当一切关系还不明朗,我们只能看到在夜幕降临时,小吃宴已悄然退出这个什刹海大舞台,9点半现象看来只是个现象,但它又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老北京的传统小吃终究与什刹海商圈有些格格不入,它自身的特质阻碍了它融入这个商圈,使之与酒吧隔离开来。

  地理位置上的相隔,经营理念上的差异,运作手法上的不同,使小吃宴更像是一片海洋中的孤岛,它能否在这片“海”中生存下去,将值得每个人期待。

  经营之道

  城市价值观是

  “哄抬”还是“禁锢”?

  “开店不在于挣多少钱,把我的手艺拿出来玩玩就行了。”什刹海一位经营南味臭豆腐的李老板笑着告诉记者。许多老北京传统小吃的经营理念,虽然并不完全与之吻合,但也掺杂些这样的意味。谁使得老字号不热衷于增加伙计、扩大门面、多卖多赚?“皇城根下的城市价值观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意经。”北京餐饮界一位老师傅点出了这些难解的现象。

  豆腐脑白的老板看一个小姑娘在他家的肉卷果前犹豫着,于是说:“拿一个尝吧。”羊头马伙计收拾余料时,对来晚的食客说:“要不嫌弃,您就来两块吃;南味臭豆腐的老师傅,放下手里的活出来开导一位情绪低落的街坊……

  一种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价值观,在他们的生意经中流露。有人说,懒惰挡住了他们的财路;也有人说,正是没有规模化才构成传统小吃的强烈吸引力。

  相关链接

  小吃发展

  借力北京特色街

  □ “厂甸”庙会:

  厂甸庙会是北京最热闹的庙会。每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至十五开市,各种摊点云集在以厂甸为中心的“十字”形大街,出售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的同时,少不了各地,尤其是老北京风味小吃的参与。

  点评:借传统佳节之气,发扬传统文化及老北京风味

  □ 王府井商业文化街:

  位于东长安大街上北侧北京饭店旁的王府京大街,已有百年的历史,不到一公里长的大街上商家云集,传统老店、时尚名牌一应俱全,素有“金街”之称。主路边有供游客休息、聊天的露天咖啡座;东华门小吃一条街令王府井的夜生活更加热络,这里自然、纯朴的氛围正是老北京的美食风情的代表。如今,逛东华门夜市已经成为来京旅行团夜间活动的保留节目。

  点评:借繁华之气,现代与传统并存,吸引不同消费群

  □ 隆福寺民俗商业街:

  隆福寺商业街是在老北京庙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现该街已成为京城商业密集的购物中心之一。大街西部经营传统小吃等,在这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品,可以吃到多种北京地方风味小吃,可以看到北京的民间戏曲。

  点评:借聚集之气,各种民俗传统商品相融合,互相提升价值

  商报记者 王晓然 邓琳/文

  暴帆/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