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利空传言挑动股市脆弱神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 01:05 北京现代商报

  似乎应了“久盘必跌”的那句股市名言,连续8日在1750点附近盘桓的深沪股市终于在重重“利空”打击下,选择了暴跌作为回应。

  而对于此次股市深幅回调,市场上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猜测。

  100亿神秘资金功成身退

  在所有利空传闻中,央行收回百亿元救市资金的说法无疑最具神秘性。本周初,有媒体报道2005年中管理层为使股权分置改革得以顺利实施,以证券抵押方式向各大券商发放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这笔贷款直接用于券商在证券市场上操作。

  坊间猜测,流通股本高达28亿元的中国石化,从2005年6月的3元价位启动,呵护股指一路走上1700点,便是这笔神秘资金的功劳。因为按照中国石化的流通市值,要完全操控其走势至少需要100亿元以上的资金,就资金量而言,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券商具备上述实力。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石化,才使得沪深两市大盘每每在关键时刻总能转危为安。

  如今,央行收回这笔贷款的消息传出,从侧面反映出管理层的态度,即

股权分置改革已接近尾声,市场的涨跌今后要依靠其自身的运作规律。

  加息预期震撼股市

  有消息称,鉴于日本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达到25年高点,日本央行今日召开会议决定升息的几率因此升高。

  “日本一直被看做是全球升息潮中最坚固的堡垒,一旦该国迈开加息步伐,必然会对国内货币政策产生触动。”一位外汇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日本加息成行,与其一水之隔的中国央行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

  “国内加息肯定在短期内对股市有负面影响,一方面加息会提高上市公司的借贷成本降低利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将改变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使大量资金流出股市。”某基金经理表示了上述担心。

  而坊间流传,本月15日,央行有可能启动加息政策。

  新股发行又创新纪录

  据统计,从下周二到下周五(7月18日至7月21日),短短4天内,将有5只新股先后进行网上发行。由于新股资金需在5日内循环,因此上述5只新股的申购资金将肯定无法套期使用,使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面临自中行以来的又一次全面检验。

  资深市场人士张红记表示,参考6月初中行发行前期市场的表现,本次股市的大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还来自于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频繁操作。“央行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将使股市的后续资金面临衰竭,而这正是机构投资者最为担心的。”该人士表示。

  商报记者 张景宇

  各执一词

  克服恐慌心理 静待大势转暖

  沪指昨日小幅低开,10时20分出现加速下跌,最终演变为跳水行情。昨日股指跳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新股扩容消息的影响,大秦铁路与工商银行即将登陆股市的消息不仅给市场带来沉重的资金压力,更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说明目前的股指处于相对高位,此前曾有报道称:2006年上半年沪深股市的涨幅列全球股市之首,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点位将被管理层视为高位,新股发行规模的扩大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二是超级大盘股的领跌作用,中石化、G长电、中国银行等指标权重股集体下挫,这几只股票的跌幅均在3%左右,从而带动股指的下跌。

  三是近期获利盘的一次集中消化,近日股指虽然站上1700点,但如果剔除中行上市抬高指数的影响,实际上大盘一直在五六月份形成的指数高点位置进行横盘整理,积累的获利盘在不利消息影响下形成集中抛售。

  面对当前的跳水行情,在投资策略方面,投资者需要认识下跌的性质、理性应对下跌行情。只有在正确认识下跌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克制恐慌情绪,并尽一切可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虽然昨日的下跌走势,无论是从跌幅还是从K线形态上,都和6月7日的大幅跳水颇为相似。但是,两次下跌的性质有明显区别。本次下跌前技术指标的顶背离特征更加明显,量能明显小于前期筑顶时的成交量,显示上攻乏力,行情在短期内难以立即改观。

  另外是要保持镇定,惊慌失措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引发不理智的投资行为。在跳水行情中,投资者账面损失较大,有的投资者急于挽回损失,会增加操作频率或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摊平。这种做法不仅徒劳无功,还会造成亏损程度的加重。在大势转弱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少操作或尽量不操作股票,静心等待大势转暖,趋势明朗后再介入比较安全可靠。

  大时代投资 王瞬

  

利空传言挑动股市脆弱神经

  上证综合指数

  颠覆惯性思路 转向保守投资

  昨日沪深股市突然暴跌,对于牛市的判断需要重新思考。专家建议,如果股市步入中期调整行情,那么投资者已经习以为常的很多投资习惯都要被颠覆,投资策略应该从激进型转为保守型,满仓操作也应该转为半仓操作,持有的股票型基金也应该换成指数型基金。

  不要满仓操作易于理解,保守投资也能够接受,为什么要把股票型基金转换成指数型基金呢?凡是对指数基金有所了解的投资者都知道,指数基金具备跟踪指数的能力,指数涨多少,基金净值就涨多少,可谓“赚了指数就赚钱”。一般而言,在市场上升趋势确立的大背景下,指数型基金是分享牛市收益的最有力的工具,这一点已被成熟市场的实践所证实,这也正是指数基金对投资者有较强吸引力的原因所在。但是在前段时间投资者看着股票型基金净值疯狂飙升,对指数型基金的投资价值开始产生怀疑,每天一大批“牛股”不断在眼前飞来飞去的,如果纯粹跟踪指数,而不去捕捉这些牛股,岂不可惜。

  那么,在目前对后市行情缺乏把握的情况下,有没有这样一种基金,既可以确保获得与大盘涨幅同步的收益水平,又能把握抓取“牛股”的机会,获得超越大盘的超额收益呢?指数增强型基金正是这样的一种投资品种。

  指数增强型基金是在纯粹的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对组合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以易方达上证50指数基金为例,该基金凭借易方达基金公司在市场热点研究上的优势,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基金合同赋予的增强空间进行组合优化。今年上半年,易方达50指数基金除获得与指数同步的38%的收益,还把握了强势股机会,另取得了约5%的超越指数涨幅的收益,这样的成绩在牛市中可能并不显眼,但是到了平衡市或者调整市将会给投资者带来稳健的超额收益。

  此外,随着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指数有较大影响的大盘蓝筹自然受到青睐,存在交易性溢价的机会,指数型增强基金也会更加值得投资。

  商报记者 周科竞

  

利空传言挑动股市脆弱神经

  深证成分指数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