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上市引发蓝筹股下跌
从中长期来看,权重蓝筹股并不会因为中行上市而失宠
■市场观察
周三,超级航母中行正式登陆A股市场,作为两市最大的权重股,其最终定位以及盘中走势无疑成为所有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尽管中行的最终收盘仅为3.79元,较发行价上涨23.05%,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从51.06%的高换手率、始终平稳的走势以及对市场总体影响来看,巨无霸中行应该说已成功在A股市场着陆。从大盘先跌后涨的总体表现来看,市场对于3.80元的定位基本认可,从而有效缓解了由于过高定位对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大盘中期的稳定。
权重股成为主要做空动力
虽然周三大盘总体跌幅并不大,但还是令市场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权重板块的整体,这是导致周三大盘出现深幅调整最主要的动因。
首先,从市场主要分类指数表现来看,沪综指周三以1755点开盘,收盘1718.56点,剔除中行对指数的影响,全天实际下跌15点左右,跌幅不到1%,而深成指收盘下跌1.25%,中小板指收盘甚至收红。不过,代表基金重仓权重板块指数的沪深300跌幅为1.28%,上证50跌幅为2%,而且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达到3%,远远超过大盘平均水平。
其次,从具体权重股的表现情况看,以G招行、G民生以及G中信为代表的金融股无疑是对市场信心打击最大的品种,收盘平均跌幅超过4.5%,G华夏、G中信最大跌幅一度超过6%;主要权重股中石化继周二大跌3.19%后,周三收盘再跌2.47%,盘中跌幅也超过3%。50板块中,除了不到10只的个股小幅收红外,几乎全线飘绿。
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行上市在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的同时,对于机构在其他权重股的配置也会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二是来自市场层面,机构对中行上市后的市场走势一直存在分歧,部分认为中行上市可能意味着大盘将进入新一轮调整,从而选择了对重仓品种进行卖出操作。
权重板块不会就此失宠
不过,中行上市对权重板块的影响只在于短期,从中长期来看,其对市场带来更多的将是正面影响。
首先,从中行的定位来看,周三中行A股3.79元的收盘价较当天H股每股3.55港元仅高出5%,处于明显的合理范围。按照机构对中行2006年每股收益0.137元的预测计算,其对应的市盈率约为28倍,不仅明显高于G招行等现有的银行股,同时也大大高于基金重仓的权重板块,目前上证50、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5-18倍。因此,从估值角度而言,目前的权重板块仍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其次,从当前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蓝筹品种的数量依然稀少,虽然下半年仍有一些大盘股将逐步登陆A股市场,但短期仍然无法改变大盘蓝筹股供不应求的格局。
再次,从资金面角度来看,市场过去所面临的供大于求格局在2006年将出现全面改观。特别是随着股改的深化、制度的不断创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资金看好并逐步进入A股市场。因此,对于扩容以及大盘股的发行,投资者完全不必要过分担心,只要定位合理,市场稳步走高仍将是主基调。
综合来看,基金重仓的权重板块由于总体估值合理且成长性优良,在当前基本面以及资金面均向好的有利背景下,并不会因为中行的上市而失宠,短期的下跌只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低位介入机会。
北京首放
中国银行5分钟K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