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改革系列谈(一)
【开栏的话】 这几年,我一直在摸索,如何把专业性很强的社会保障,用通俗的语言去解读,以被大众所认识、所理解。我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社会保障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人都拥有知情权、评判权;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以民意为决策依据,才会避免走弯路,才不会“好心办错事”;大众的广泛参与,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
和发展的希望所在。
作者简介
高书生,1961年生人。国内社保领域知名学者。曾在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体改办等单位任职。目前从事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参加过国家社科基金“九五”和“十五”重点项目及其它多项课题研究,参与多项改革方案的研究和制订工作。2002年提出社会保障改革设想,世界银行对其做了时限为75年的精算验证,认为切中了现行制度存在的缺陷,大多数建议均比较合理。。
自1998年我国出现通货紧缩趋势之后,学界和政界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要把社会保障改革同居民未来支出预期联系在一起,其用意是撬动社会保障这一杠杆,改善和稳定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以促进即期消费、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发展。
但是,宏观经济学界在对社会保障改革推进速度的认识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保障改革太慢了,其依据是,由于社会保障不完善,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不确定,因而不敢增加即期消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保障改革太快了,其依据是,由于社会保障改革总的趋势是要降低养老和医疗保险福利待遇,使得居民的未来预期是个人支出要增加,因而不得不拼命攒钱,也不去增加即期消费。
事实上,上述两种观点都抓住了要害,所不同的只是指向或针对的人群不同:
认为社会保障改革太慢,所指向的是过去不曾被社会保障所覆盖的人群,这一人群将来的养老和医疗完全靠个人及家庭负担,一旦负担不起就会落入贫困;
认为社会保障改革太快,所指向的恰恰是过去曾被社会保障所覆盖的人群,主要是国有单位的职工,这一人群过去在养老、医疗等方面都享有很好的待遇,但在改革中却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减,一旦被下岗分流,过去积累的社会保障权益又有可能不被认可。
社会保障改革和发展的一举一动,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很窄,不要说现在的老年人中仅有1/5能领取退休金或养老金,就是在庞大的劳动力大军中,已被社会保险覆盖的比例也不算高。养老保险号称参保人数最多,目前已有1.6亿多参保人员,扣除离退休人员4100多万,在职人员参保的也不过只是1.2亿多,即使只把2.7亿城镇从业人员做分母,覆盖比例也很低。
所以说,在我国,发展是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目前的数亿青壮年人如果能被社会保障所覆盖,并确信二三十年后年老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有病时不仅能得到及时救治,也不会因负担一定的医疗费而贫穷,这样的社会必定是令人向往的,生活在这样国度里的每个人的心态也都将是平和、安逸的,消费岂能不被启动、内需岂能不被扩大。
然而,在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发展次序上,改革却被排在了首位。被改革的对象,恰恰是过去已被社会保障所覆盖的人群;改革的总趋势,又是养老和医疗保险福利待遇下降;改革的结果,就是过去享有社会保障的人群不敢大胆消费,相反却拼命存钱、攒钱以备将来之需。更令人深思的是,社会保障改革给予人们一种强烈的信号:改革就是国家“卸包袱”、群众“掏腰包”。
事与愿违。这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方案制订,大都是在1993年和1994年两年间完成的。当时的宏观经济大背景是通货膨胀很严重,治理通货膨胀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包括我在内,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主张对个人收入实施合理分流,控制通货膨胀先要制止消费基金膨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保障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方案制订,自然而然地被打上治理通货膨胀的烙印。按照制度设计,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将从80%左右最终降至58.8%,医疗保险待遇从90%左右降至60%左右。
在很短几年时间内,宏观经济环境就从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而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制订的社会保障改革方案,偏偏是在通货紧缩到来前后集中实施。要论证社会保障改革和通货紧缩之间的相关性,是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撑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居民,特别是过去曾被社会保障所覆盖的人群,随着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未来支出预期变得不再稳定了。
社会保障改革,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并扮演着非常尴尬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