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环保:资本冲动遭遇制度冷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00:55 北京现代商报

  “环保总局将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团结系统内外有志于环保的所有科技工作者。”这是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上周五对外透露的新消息。此番“环保联手科技”被视为我国环保产业化“换血”的大动作。因为周生贤斩钉截铁宣布此次“势如破竹的历史性转变”将对30多年来的环境法律规章进行一次全面清理。

  目前,虽然来自国内外的投资不断涌入我国环保产业,但遭遇制度缺失这盆当头冷
水,造成环保与产业有名无实的联姻现状。

  商家例说

  “缺资金,空有环保成果有何用?”

  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了多年的王先生,多年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环保研究,和同事研究出的新型循环有机饲料,近日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门的审批成为环保科技示范产品。不过,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却运营越来越困难。

  “很多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们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永利告诉记者,虽然他们曾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2005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A类)”公司。但王永利常常感受不到自己是一个从事环保产业的公司。“公司并没有因为是环保企业而获得过什么优势,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难以开拓市场,空有一个环保成果又有何用?”

  该公司研制的“有机废弃物发酵菌曲”采用微生物发酵,将人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食用菌废料、农作物秸秆、糖厂滤泥等废物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料。但在市场销售的时候,公司只能说自己卖的是化肥,因为国家对有机肥料并没有严格定义,如果说自己是普通肥料,又无法享受化肥类产品的政策优惠。

  “谁都知道化肥是有毒害的,现在人们都喜欢吃有机、绿色食品,我们研制的产品正是‘零污染’肥料,但却要把自己打上重污染的化肥头衔才能正常流通。”王永利无奈地表示。

  这个尴尬例子并不在少数,环保产业距离真正的产业化、专业化路途尚远,很多企业不过是有名无实地顶着一个“环保”的大帽子。

  

环保:资本冲动遭遇制度冷水
“企业不惧污染,缺乏环保理念!”

  像京圃园这样的环保企业还算是幸运的,毕竟他们还在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着,但很多环保企业常常发展不了多久就消失了。加拿大留学结束回国创业的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经历。

  2000年,这位“海归”曾意气风发地要办一家全国性的污水处理环保公司。他认为,水处理市场在城市的利用空间很大,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一定有市场。

  奋力拼搏了几年,如今,张先生的公司因为没有项目而名存实亡,“我的公司并没有得到我理想中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他解释说,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对他的环保理念没有什么兴趣,很舍不得投资上百万、上千万建个污水处理厂,很多地方政府领导想要马上投资马上就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张先生感觉中国企业的水污染很严重,而且国家对此也很重视,于是,他转向做企业污水处理。但他又一次失败了,很多企业宁愿被罚款,也不愿建污水处理设备。“这很畸形,企业根本不担心污染,这在国外是无法理解的,归根结底,是我国的环保法制建设不健全。”张先生谈到这里显得很是痛心疾首。

  他认为,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环保市场环境,主要是人们还缺乏环保的理念,而法律也没能在环保领域树立它的权威。张先生告诉记者,过一段时间他就出国了,令他遗憾和伤感的是不能在自己的祖国发展自己的事业。

  政府展望

  我国将实现环保产业多元投融资

  “十一五”期间的目标是:我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15%至17%的增长速度,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到8000亿至10000亿元左右。

  为推动环保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家环保总局表示,将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创建多元化的产业投资环境;加大各级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制定和完善扶持环境服务业发展的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

  环保总局有关领导还特别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规模,环境保护投资总额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3%,比“十五”期间提高0.1个百分点。国家将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燃煤电厂脱硫等八大重点环境保护工程,总投资约3336亿元。

  专家评述

  制度缺失

  造成环保投入流失

  中国环保资金并不少,“十一五”期间,我国污染治理投资总需求为1.3万亿元,平均每年需求26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除了国家和企业的投入外,国外相关环保产业的资金也在不断涌入我国。而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把钱用到什么地方?怎么用?别让钱都打了水漂。

  在没有完成“十五”污染治理目标之后的5年里,1.3万亿元是否能保证“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比“十五”削减10%?我国的环境问题能否有显著的改善?一些环保专家一直对于环保投入表示十分担忧。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就对此表示了质疑。他认为,遏制环境污染,在大量资金投入之外,必须完善制度,并结合市场发展环保产业。“十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达到8388亿元,较“九五”期间的3600亿元翻了一倍多。虽然环保投入增长了,但环保目标无法完成,污染越治越严重。

  我国如今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造成环保资金无法合理利用,相关产业难以顺利发展。毛如柏表示,只有制度的保障,包括资金投入在内的各种社会环保投入才有保障。比如,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确保政府环保投入的刚性;环保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能促进民间资本、非政府组织资金不断向环保领域汇集,使市场机制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确保环保资金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效益。

  环保涵盖宽泛

  阻碍政策细化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环保产业总体年均增长速度约达25%,已经形成门类齐全、领域广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0年公布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中对环保产业的定义是:“环境保护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这个广泛的定义,环保产业几乎可以覆盖所有产业部门,只要某种产业体现了环保要求。这样大帽子扩容了环保产业的内涵,但同时也给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细化、具体产业发展的规划都造成了困扰。环保企业技术开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备、环境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缓慢……环保政策的难以细化直接导致了环保法纪执行难的问题。

  “认真反思过去的教训,关键不是思路不正确,而是有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长期得不到落实。”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坦言,现实生活中,经济与环保一重一轻、一前一后的矛盾相当突出,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指导”将成为环保总局新的工作重点。

  

环保:资本冲动遭遇制度冷水

  

环保:资本冲动遭遇制度冷水

  

环保:资本冲动遭遇制度冷水
环保:资本冲动遭遇制度冷水

  李烝/制图

  他山之石

  环保概念

  成为股市新宠

  在新加坡,水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新加坡缺水,每日用水依赖马来西亚进口。Hyflux是新加坡最大的一家水处理上市公司,该公司股价最近两年内上涨了180%左右。

  据星展银行北亚区副总监方秀雯透露,Hyflux在股市的优异表现,使得中国不少中小规模的中国水处理企业也争相赴星洲上市。2004年,Hyflux有80%销售额来自中国,中国本土企业在这方面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据估算,全球水处理市场价值高达6000亿美元,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大公司都已经将业务扩展到这一领域。

  专业人士也提醒说,对于仍然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上市公司,股东们也要加以监查,因为它们可能会为此付出更高代价。

  垃圾发电打造

  环保产业新热点

  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夏青6月初曾表示,在国外许多国家,垃圾发电、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垃圾发电在国际上已成为保护资源且拉动环保产业的重要项目。

  在日本已建有1700家垃圾发电厂,在维也纳光市区就有9家。美国1990年已发展到400座焚烧厂,焚烧率达18%,到2000年提高到40%。

  据测算,在我国城市垃圾的比例中,塑料占到了8%-9%,玻璃占到了4%-5%,纸张占到了2%-3%,如果将其中的有机可燃物加以燃烧,一吨城市垃圾的热能相当于半吨煤。

  商报记者 朱裴/文

  王晓莹/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