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建立联合治疗网络体系
患者进行脑卒中康复治疗
6月24日是世界脑卒中日。近年来,脑血管病(即脑卒中)发病率在全球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最近召开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各国专家和学者一致指出,脑血管病不仅需要全社会长期预防,而且医护人员要联合建立脑卒中治疗网络体系。
每21秒有一人死亡
据统计,我国脑血管病患者已达700万人,其中2/3留下不同程度残疾,并在五年内有1/3患者复发。在我国,每12秒钟就有一位新发的脑血管病人、每21秒钟就有一人因脑血管病死亡。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已对国民健康形成极大威胁。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说,突发脑卒中时,失去时间就意味着失去生命。据他介绍,如果出现下面症状,就要高度警惕可能是脑卒中的预兆:突然一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突然一侧手、脚、面部发麻(木) 或伴有肢体无力;突然说话舌头发笨、发声不清楚;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心慌出汗;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等。王拥军说,脑卒中病是急症,病人最好在发病三个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一旦发病,患者家属要紧急拨打120急救车,运送患者到具备神经科条件的医院就医,切忌自行驾车送患者到医院,以免路途中出现意外,延误治疗。
王拥军告诉记者,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健康教育针对性不强,不少中老年人对脑卒中的预防措施、治疗手段以及突然发病如何处理缺乏常识。甚至有些媒体借助商业机会虚假宣传、炒作,误导了公众。因此,近年来,我国脑卒中病患者不断增加,并且正在向低龄化方向发展。
要长期排除危险因素
脑卒中大致可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主要表现为病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王拥军说,脑卒中病可由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造成。因此他认为,预防脑卒中要长期排除危险因素。
首先,人们应掌握健康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他分析说,合理膳食总结为“十个字”,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指每日一袋牛奶;“二”指每日25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三”指每日三至四份高蛋白食品;“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指每日五百克蔬菜及水果。“红黄绿白黑”则指每天适量喝红葡萄酒、绿茶,吃些黄色蔬菜、绿色蔬菜、燕麦片以及黑木耳。
适量运动。每天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做40分钟快走运动,建议以每分钟走120步的快步走为宜。
心理平衡指,正确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顺境时要助人为乐,逆境中要自得其乐,平日里要知足常乐。
其次,脑卒中病的预防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人们可多参加一些正规的健康活动,比如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北京市脑血管防治指导办公室等机构举办的各类咨询活动,或去正规医院请医师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王拥军特别强调,切忌使用一些商业厂家推销的药品、保健品和治疗器械。
联合构建治疗网络
预防脑卒中,除注意排除危险因素外,构建脑卒中治疗绿色通道和联合建立脑卒中治疗网络体系,是各国专家和学者关注、讨论最多的话题。
王拥军介绍说,治疗脑卒中的关键在于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协同作战。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治疗,才能降低这种疾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而绿色通道有一套完善的救护体系,它涉及发病、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延误都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只有联合治疗,才能使脑卒中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国际复苏学会将这一救护体系概括为7D系统:Detection(发现)、Dispatch(派遣)、Delivery(转运)、Door(门-急诊)、Data(收集资料)、Decision(临床决策)、Drug(药物治疗)。7D系统环环紧扣,患者家属、转运医师、急诊医师、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医师的密切合作尤为重要。
他认为,我国应把有限的卫生资源重新组合,打破各医院现有科室划分的概念,在医院内部联合构建脑卒中治疗网络体系,有效防治脑卒中。
王拥军说,所谓“联合建立脑卒中治疗网络体系”,不应仅仅理解为医院内部联合构建抢救绿色通道,还应包括跨国籍联合,即联合全球脑血管病专家共同总结脑卒中研究与治疗经验和发展方向;跨学科联合,联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神经放射科、介入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内分泌科等多科室的专家,共同参与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其次,还应有各级别医院专家、三级甲等医院专家和基层社区医院医师的联合,以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与医务人员的联合。
曾亮亮 朱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