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券 > 正文
 

财政部新推电子式储蓄国债下月开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08:59 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陈光 苏曼丽)财政部昨日宣布,酝酿了3年之久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以下简称储蓄国债)将于7月初发行。与以往发行的国债不同的是,储蓄国债将只针对个人投资者发行,机构投资者不允许购买。据银行界人士透露,目前储蓄国债的利率和发行量都还没有公布,过几天财政部会召集各家承销银行进行公布。

  7家银行办理储蓄国债业务

  据财政部负责人介绍,储蓄国债利率固定,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发行利率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税后收益,在储蓄国债到期前的整个存续期内,面值稳定并随着时间增加而自然获取利息,没有价格涨跌波动风险。

  财政部负责人表示,自2003年起,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了储蓄国债的研究,本次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选择部分商业银行为试点,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发行储蓄国债。

  据介绍,储蓄国债将通过经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确认代销试点资格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已经开通相应系统的营业网点柜台销售,目前除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只开通了部分分行,其余5家银行绝大部分分行都可办理该项国债业务。

  储蓄国债的收益情况如何?财政部解释,以1万元为例,在银行存入3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后扣除20%利息税,存款人实得利息777.6元;如果购买票面利率为3.14%(低于储蓄存款名义利率0.1%)的3年期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储蓄国债,每年可获得利息314元,三年总和为942元,高于存款利息164.4元。如果计算国债利息重复投资收益,储蓄国债的累计收益还会更高。

  投资者应抓紧时间开户

  据财政部介绍,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需要在一家承办银行开立或拥有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已经在商业银行柜台开立记账式国债托管账户的投资者不必重复开户。

  昨日起,投资者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上述七家承办银行柜台办理开户。开立只用于储蓄国债的个人国债托管账户,不收取账户开户费和维护费用。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的同时,还应在同一承办银行开立一个人民币结算账户(借记卡账户或者活期存折)作为国债资金账户,用以结算兑付本金和利息。

  中国工商银行理财规划师魏鹏昨日告诉记者,目前工商银行规定想要购买储蓄国债的投资者必须在6月26日之前到工商银行开户,工商银行将把开户情况报向财政部加以统计。但是目前储蓄国债的利率和发行量都还没有公布,过几天财政部会召集各家承销银行进行公布。

  据魏鹏介绍,昨日已经有少数投资者到营业部打听有关储蓄国债的问题,但是由于是新品种,未来市场状况还得取决于国债的利率和投资者对储蓄国债的认可程度。

  记者昨日同时从农业银行客服中心了解到,在代办银行开户之后,消费者在该国债正式发行之日仍然需要到营业网点排队购买国债,不同的是以往每买一次国债都需要新开设一个账户,而电子式国债只需要开设一个账户,以后的每笔交易都将录入该账户中,实现电子化的操作。

  ■背景

  为何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

  凭证式国债1994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发行,对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投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投资品种。

  由于凭证式国债采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这种方式难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发行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导致凭证式国债发售进度的透明度不高,且发行额度在不同银行、不同地区间的调剂比较困难,常常出现部分地区的投资者买不到国债,而另一地区的银行尚未完成发行任务的情况。

  在兑付时,投资者需到柜台办理业务,逾期兑付无额外利息收益。随着国债发行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如何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构建发行品种更加丰富、债权管理更加科学、购买兑付更加方便、任务调剂更加灵活的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国债发行新体系,显得越来越紧迫。

  ■答问

  新模式提高国债发行效率

  财政部、央行相关负责人详解电子式储蓄国债

  为丰富国债品种,改进国债债权管理模式,提高国债发行效率,方便国债投资者,财政部将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昨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储蓄国债(电子式)相关事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付息方式多样

  问:即将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与以往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相同之处在于:1.都属于储蓄国债,均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2.相同期限的凭证式国债和对应品种的储蓄国债(电子式),收益水平基本相当。

  3.都免缴利息税。

  不同之处在于:1.申请购买手续不同。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可持现金直接购买;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需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并指定对应的资金账户后购买。

  2.债权记录方式不同。凭证式国债债权采取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的形式记录,由各承销银行和投资者进行管理;储蓄国债(电子式)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采取二级托管体制,由各承办银行总行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管理,降低了由于投资者保管纸质债权凭证带来的风险。

  3.付息方式不同。凭证式国债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储蓄国债(电子式)付息方式比较多样,既有按年付息品种,也有利随本清品种。

  4.到期兑付方式不同。

  凭证式国债到期后,需由投资者前往承销机构网点办理兑付事宜,逾期不加计利息;储蓄国债(电子式)到期后,承办银行自动将投资者应收本金和利息转入其资金账户,转入资金账户的本息资金作为居民存款按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5.发行对象不同。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对象主要是个人,部分机构也可认购;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发行对象仅限个人,机构不允许购买或者持有。

  6.承办机构不同。凭证式国债由各类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组成的37家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的营业网点销售;本次发售的储蓄国债(电子式)由经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确认代销试点资格的7家已经开通相应系统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销售。

  收益可预知

  问:储蓄国债(电子式)与记账式国债有什么区别?

  答:1.发行对象不同。记账式国债机构和个人都可以购买,而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发行对象仅限个人。

  2.发行利率确定机制不同。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利率是由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投标确定的;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发行利率是财政部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的。

  3.流通或变现方式不同。

  记账式国债可以上市流通,可以从二级市场上购买,需要资金时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卖出;储蓄国债(电子式)只能在发行期认购,不可以上市流通,但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提前兑取。

  4.到期前变现收益预知程度不同。记账式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到期前市场价格(净价)有可能高于或低于发行面值。当卖出价格高于买入价格时,表明卖出者不仅获得了持有期间的国债利息,同时还获得了部分价差收益;当卖出价格低于买入价格时,表明卖出者虽然获得了持有期间的国债利息,但同时也承担了部分价差损失。

  因此,投资者购买可流通记账式国债于到期前卖出,其收益是不能预知的,并要承担市场利率变动带来的价格风险。而储蓄国债(电子式)在发行时就对提前兑取条件做出规定,也就是说,投资者提前兑取所能获得的收益是可以预知的,而且本金不会低于购买面值(因提前兑付带来的手续费除外),不承担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而带来的价格风险。

  因此,储蓄国债(电子式)适合注重投资安全、收益稳定的投资者购买。

  投资安全性好

  问:与其他非国债投资品种相比,储蓄国债(电子式)有什么主要优点?

  答:1.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由于储蓄国债(电子式)是财政部代表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是以国家信用为保证的,到期由财政部还本付息,其信用等级最高。

  2.利息免税,收益稳定。

  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固定,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发行利率高于相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税后收益;在储蓄国债(电子式)到期前的整个存续期内,面值稳定并随着时间增加而自然获取利息,没有价格涨跌波动风险。

  3.购买方便,管理科学。

  本次即将发售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在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万多个营业网点销售,城乡居民可就近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债权,并可以通过电话进行债权查询和复核查询,管理更加科学、债权更加安全。

  4.变现灵活。储蓄国债(电子式)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按规定提前兑取;投资者在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同时,即获得了一个优良的融资工具,当需要小额贷款时,可用储蓄国债(电子式)作为质押品,到原购买银行质押贷款。

  实行二级托管

  问:怎样对储蓄国债(电子式)进行债权托管和债权查询?

  答:储蓄国债(电子式)实行电话复核查询下的二级托管体制。一级托管是指经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为承办银行开立代理总账户,总量记载所有在该承办银行托管的投资人的国债债权。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对一级托管账户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负责。

  二级托管是指承办银行为投资人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明细记载在该承办银行托管的投资人的国债债权。承办银行对二级托管账户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负责。

  投资人在购买储蓄国债(电子式)后,可以通过在柜台打印对账单或者拨打承办银行客户服务电话查询自己的债权变更情况,部分承办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还将为投资者提供专用的国债账户折,可以记录和核对债权变更情况。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复核查询系统(拨打电话:010-66005000),对其前一日的国债持有余额进行复核查询,查询系统每日0时至17时开通。

  本报记者 陈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