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超市散装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 02:57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不同品种鱼龙混杂销售人员违规操作

  超市散装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忧

  卫生部门提醒:消费者要注意食品销售环境,谨防病从口入

  卫生部制定的《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已实施两年多,但记者在我市多家超市走访发现,散装食品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的问题仍旧存在。不仅如此,不同品种的散装食品混在一起,没有封盖的敞开销售,销售人员随意抓取现象依然普遍,散装食品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管理规范早已出台

  《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明确规定,直接入口的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必须有防尘材料遮盖,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能被消费者直接触及,并具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散装食品销售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操作时必须戴口罩、手套和帽子。消费者购买散装食品时,禁止自取或品尝。散装食品要标明出厂日期,禁止消费者触摸,同时应由专人负责销售;禁止将不同生产日期的食品混装销售等。但我市部分超市并没有切实地执行。

  速冻食品敞开供应

  在景田某超市,记者看到速冻食品冷柜里摆设的水饺、汤圆、馒头、鱼丸等食品,塑料袋全部敞开着,表面没有任何覆盖装置,柜台上贴的价签,内容包括品名、价格、单位、规格等,但对生产厂家具体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未作任何说明。更严重的是,同样品牌、不同馅料、不同生产日期的汤圆、鱼丸等,也经常由于各种因素而被混在一起,让消费者难以区分。超市的工作人员称:“我们出售的散装食品都是超市统一进货,有关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说明都在食品的外包装箱上,拿到柜台上卖的时候没办法标明。”

  一位正在挑选食品的文小姐表示:“我常来这里买散装汤圆,挑的时候主要是看看封口处标签上的保质期,没问题就买。”记者随后采访的几位顾客也表示,在购买前会看看包装袋封口处的标签,而对产品具体的出厂日期和保值期很少注意,“一般的散装食品都没有这些说明,想看也没处看”。该超市的工作人员称:“封口处的标签是过秤的时候电脑打印出来的,是按照事先输入的数据,根据包装日期显示的,并不是生产日期。”

  散装食品随意品尝

  《规范》虽然规定在购买散装食品时,禁止消费者自取或品尝,以免造成二次污染。而记者在市内多家超市看到,不少零食都是敞开销售,顾客购买时也完全是“自助”式服务。

  在红荔路,一家超市正趁着“六一”期间做零食促销活动,记者看到,话梅、山楂片、地瓜干、杏仁等十多种散装零食盛在透明的玻璃筐里,没有任何遮盖物,柜台被家长们围得水泄不通,有的顾客一边挑选,一边给身边的小孩尝尝,觉得买多了,又直接用手把零食抓回筐里。一旁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戴帽子、口罩及手套,一边聊天一边往容器里加货、包装食品。

  

卫生部门的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食品的保存环境是食品是否安全的重要条件,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当对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环境等信息加以注意,谨防病从口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