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布莱尔的十年之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10:58 新京报

  英国地产高烧不退

  布莱尔夫妇在1997年搬进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时候,他们以61.5万英镑的价格卖掉了他们原来在伦敦北部的别墅。结果不久前,这座别墅的卖价飙升到了160万英镑。不过,更令布莱尔烦恼的是,英国房价已经“高烧”了十年,伦敦市中心的房价8年内竟然涨了180%。已经有媒体戏称,“有些英国家庭甚至已经决定住到法国的加来海峡,每天穿越英法海底
隧道,去伦敦上班。”

  2006年6月5日,伦敦房地产公司“发展证券”的调查发现,与2001年28%的拥有率相比,伦敦金融城45%的办公写字楼都是外国公司持有的,面积达324万平方米。“发展证券公司”的调查报告说,“总的来说,伦敦金融城很容易受到重大经济震荡的影响。”

  伦敦平均房价突破30万英镑大关

  英国房价在走出1996年的房地产泡沫低谷后,英国的房价开始以每年8%的涨幅回升。这本是布莱尔执政以来值得自豪的政绩。不过从2001年之后,即使在全球房价普遍上涨的大环境下,英国每年20%的房价增速也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

  今年3月,英国房价大幅上升1.1%,年率上升5.3%,为近10个月来最大年率涨幅,平均单位房价(由房产总价除以供给建筑面积)达到16.2083万英镑,较去年同时期高出8000英镑。4月,上升幅度为2%,再次让所有人跌破眼镜。伦敦的平均房价已经突破了30万英镑大关,这已经超出了一个英国普通人二十年的年均收入。

  需求旺盛、供给不足是过去十几年来推动英国房价一直呈上升势头的重要因素。与其他经济强国相比,英国的住宅不仅陈旧且新建房屋少。逐日增长的出生人口和外来移民给英国的房产市场带来了很大压力。2001年,在房地产价格上升最快的时候,英国新建住房却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少的。

  富翁翻番,穷者“大逃亡”

  与法国人喜欢租房住的习惯不同,英国从历史传统上就是一个人人都希望拥有私人住宅的国家(与中国70年土地使用期限不同,英国的私人住宅是指拥有完全产权的土地和房子)。英国人有一句俗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英国历届政府也都鼓励人们拥有私人住房。

  而在英国房地产市场上,99%以上的人购房时需要申请银行贷款。据统计,以房屋贷款为主的英国个人债务以每月70多亿英镑的速度增加,债务总额目前已达到1860亿英镑。而电视上、地铁里最多的广告是房屋贷款,带照片的售房广告更是充斥地方小报并不断被送上门来。

  已经拥有住宅的人们还会选择继续贷款买房。对他们而言,只需要付出很低的利息,再加上25年的还贷期,投资回报率是远超过成本的。他们利用房价升值赚钱,还可以把房子租出去。即使不做装修的住宅,价格在15年之内至少翻了1.5倍,有些环境好的小区甚至翻了2—3倍。近年来,依靠投资房地产成为百万富翁的人数大大增加。现在英国有42.5万名百万富翁,而2001年的数字为23万。这也不难想象,为什么已近70%家庭拥有私人住宅的英国仍会保持如此活跃的房地产发展状态。

  不过,尽管每届英国政府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作为目标,但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反而因房价被抬得过高,买房无望。房价的增长是平均收入增长的5至6倍,很多普通家庭根本无法承担每月高昂的供房费用。依靠公共部门工资生活的护士、教师和消防员等正被挤出城市中心。今年年初,由英国哈利法克斯(Halifax)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3年间,那些买不起第一套房屋的护士的比例已经从55%上升到了93%.

  政府调控———有效?无效?

  目前,英国房地产规模达6万亿美元,其运行状况对这个国家整体经济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而1987年的利率调整几乎将房地产行业推向了灭亡。为了遏制当时的发展热潮,从一位数的房贷利率一举调整为两位数,大量的人因无法支付贷款而被迫卖楼。提高利率对英国经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使银行出现大量呆坏账,进而使经济出现停滞。

  布莱尔政府当然不会忘记当年的“痛”,对调息十分慎重。英格兰银行以每次0.25%的小幅度加息,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5次微调,把银行利率从3.5%提高到4.75%.对于供需矛盾,政府建立房地产投资基金,并拿出更多公共土地用于房屋建筑。同时,针对首次购房的年轻人、低收入人群和护士、教师、消防队员等公共岗位服务人员,英国还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政策,包括建设6万英镑以下的低成本、小户型住房。

  据统计,英国人在英格兰地区的第二房产为29.8万处,苏格兰为2.6万处。预计到2015年,英国人的第二房产将达40万处。这些度假屋往往一年中闲置6至8个月。

  相对以前鼓励购置第二房产提供50%税率优惠,布莱尔政府正考虑开征空置税,并建立全国第二处房产登记制,制定对第二处房产的新交易税率。

  调整初有成效,2004年10月份英国的房屋价格按月度调整跌幅为0.4%,这是自2001年来房价首次下跌。

  到底泡沫存不存在?

  英国最大的房屋按揭贷款机构之一哈利法克斯银行(HalifaxBank)公布今年四月份房价再次上涨了2%,这是两年来布莱尔政府开始政策调整后增长最高的一个月。

  问题由此而生:到底房地产市场是否过度繁荣?如果是过度繁荣,调整后它为何再次复苏?如果又回到了过度繁荣中,还会有多久结束?英国金融专家开始了又一轮争论。

  英格兰银行行长King认为,这主要取决市场参与者的态度。观望后的买家得出结论,之前金融专家关于房价会下跌30%的预言并没有发生;而卖家也很乐观:需求旺盛和供给不足房价怎会不高?3月份,房屋销售年率上升了40%.同时在去年年底,英国政府又一次将房贷利率下调至4.5%.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之所以能在近十几年使经济保持稳步增长,主要是靠消费拉动。

  英国人敢于借贷消费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房地产的不断升值。英国大多数经济学家曾把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列为影响2005年经济增长令人担忧的主要因素之一。

  布莱尔在最近几年,一直危险地走在“下台”的边缘。

  不管其他因素,单从房地产的角度来看,似乎政府的调控作用极其微乎。

  编译实习生 殷洁

  

布莱尔的十年之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