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粮老大“变脸”入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7:55 经济参考报

  在东北尤其是吉林农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上被农民冠以“粮老大”的称谓。每逢粮食收购时期,农民排着长队到粮库送交公粮、“爱国粮”的场面已成农村一道景观。然而,近年来,“粮老大”却受到了来自“内忧”和“外患”的挑战。

  内忧:数百亿欠款拖累企业

  

粮老大“变脸”入市
由于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等原因,多年来,吉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拖欠了农业发展银行数以百亿计的贷款及利息。由于拖欠巨额贷款及利息不还,银行当然要采取限制措施督促企业还债,这就难免对企业继续收粮产生影响。

  在全国第一产粮大县榆树县,县粮食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全县粮食系统拖欠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及利息即财务挂账多达约40亿元,其中17.8亿元是政策性亏损,其余的20多亿元是经营性亏损,如此巨额资金县粮食系统是不可能偿还得了的。

  据这些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关人士分析,全省粮食系统拖欠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及利息估计有数百亿元。巨额贷款及利息都是怎样形成的?舒兰县粮食局党委副书记刘俊杰分析说,政策性亏损都是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国家请客,粮食企业出面埋单。”

  外患:各路购销主体“杀入”市场

  作为产粮大省,吉林的粮食商品量目前已达到了200亿公斤左右,再加上早在2004年吉林省就在全省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基本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

  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后,吉林省又制定了较为宽松的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吉林省规定,凡年经营粮食50吨以上,自有资金5万元以上,并且具备与粮食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仓储设施和检验手段,申请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取得收购资格后,即可入市收购。年经营量不足50吨的,不需办理任何手续。

  短短几年时间内,全省经批准取得收购资格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已发展到了950多家,占全省粮食经营企业的50%以上。到2005年12月下旬,吉林省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加工转化企业收购粮食26亿多公斤,占到了同期全省粮食收购总量的35%以上。

  入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选择

  尽管有“内忧”、“外患”,但吉林各级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稳定老客户、启动新客户。通过委托收购、代购代销、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开始收粮。“变脸”入市,争抢粮食收储主渠道的地位。

  虽然从‘计划主渠道’转变为‘市场主渠道’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但是企业一旦改制成功、轻装上阵,还会成为粮食流通市场上的主力军。”东丰县第二粮库主任周建校说。

  榆树市刘家粮库的企业账户已经被法院封了近三年,农发行的贷款更是没有指望,粮库主任辛治君并没有看出有多么着急。“自2005年12月初开始,企业开始‘变脸’入市,已经收了1.3万吨新粮,现在企业不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目中无人了,我们只要能够收进新粮、盈利,哪怕给销区的企业打工也行。”辛治君说。刘家粮库目前跟大连金信集团合作,由金信集团出资收购,刘家粮库负责场地、收购、存储等,目前生意做得很有起色。


 本报记者:齐海山 翟景耀 王晓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