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图文]化工界排演豪华阵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7: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图文]化工界排演豪华阵容

  

[图文]化工界排演豪华阵容

  巴斯夫、陶氏、拜尔、杜邦等国际化工界为首的几大企业,正在中国市场调整完善战略布局。它们根据自己与消费品厂商不同的特点,实施着各自的投资发展计划,并开展了
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

  巴斯夫:中国是实现企业战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

  两周前,今年元旦刚刚就任、作为负责亚太地区业务的巴斯夫董事会新成员的薄睦乐博士,在北京与媒体见面时表示,对巴斯夫来说,中国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他介绍说,目前中国是巴斯夫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2005年,公司在中国取得了约为28亿欧元(超过285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已经拥有16个全资子公司和8家合资企业。

  薄睦乐博士指出:“包括石油和

天然气业务在内,巴斯夫2005年全球的销售额为427亿欧元(5590亿人民币)。巴斯夫在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化学品业务达到全球销售额和收益的10%。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在中国可赢利的增长归于以下5个成功因素:广泛的产品范围、贴近客户、创新能力、基于世界级的技术以及建立最佳团队。”

  薄睦乐博士对他所说的5个因素做了详细介绍:“首先是广泛的产品范围。自1996年以来,我们的销售额以每年平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我们的化学产品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体育用品和休闲装备,如滑板、滚轴溜冰鞋、滑雪板和跑鞋,如涂料和辅簧、清洗剂、婴儿纸尿裤和

液晶屏幕。消费品则更多,从化妆品、光盘、燃油添加剂以及生产纸张的化学品等。总而言之,巴斯夫的产品无处不在。这意味着中国的巴斯夫客户既来自于纺织、电子和玩具等成功的出口导向行业,也来自于建筑和汽车等国内导向行业。因此我们处于优势的市场地位,在中国以超过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增长。

  第二,也是在中国我们获得未来成功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贴近客户。2005年,巴斯夫大中华区的本地生产比例已达34%——使我们拥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例如,我们在上海和南京进行了巴斯夫在亚洲最大的两项投资,这些生产基地为我们帮助服务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优势。

  第三,我们非常重视技术和地点。因此我们尽力将我们的最新技术集中于南京和上海具有战略优势的生产基地。目前南京主要进行基础石化产品的生产,基于世界级技术,我们将拓展产品范围,进入特殊化学品领域。我们在中国创新的两个支柱是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强大的工艺开发能力以及与中国的创新平台的紧密联系。就在不久前,我们在上海举行了一次纳米技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亚洲各地的近100位专家学者参加。请相信我,在创新领域巴斯夫必将取得更多的成就。举个例子,到 2005年底,巴斯夫与超过35所大学和研究院所共同合作了51个科学项目,我相信这些项目将为中国市场提供我们主要的创新理念。

  第四,我们并不认为中国是旧产品和旧技术的“倾销场”。我们引入中国的都是最新的产品和最先进的技术。从2001年~2005年巴斯夫在中国投资约20亿欧元(210亿人民币),以扩大我们的本地生产设施。如果加上与合作伙伴的投资,这一数字将会翻倍,约为40亿欧元(420亿人民币)。这些投资使巴斯夫成为中国化工行业最大的外国投资企业之一。

  第五,也是最后一点,我想强调的是巴斯夫始终在努力建立业内最佳团队。最终一切都取决于人才!优秀人才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在此我可以骄傲地说,不管是论文化还是论敬业精神,巴斯夫在中国都拥有最好的团队。”

  对于巴斯夫品牌的影响力,薄睦乐博士认为:“值得欣慰的是,在亚洲巴斯夫是一个受人尊敬、羡慕的品牌,这使得我们能够吸引优秀毕业生和市场中最优秀的人才。”

  他特别对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描述:“我们在中国市场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我们的客户更成功、更有竞争力,同时降低在整个价值链中对环境的影响。巴斯夫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我们寻求环境与社会和经济的平衡。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强调全面的环境法规,同时对行业进行重组。我们是在与政府官员、代理机构和合作伙伴就项目进行探讨时注意到这一转变的。巴斯夫推广其全球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标准。我们最近完成了一项对南京项目全面的、独立的环境影响评估,此项评估由德国技术合作署(GTZ)执行。结果于2005年底向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发布,之后又在上海举行的全球契约高级会议上做了汇报。该项研究表明,巴斯夫及其合作伙伴在EHS(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起到了典范作用,对合资企业超越国际标准给予高度评价。我们深信中国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以上5个可赢利增长因素的结合:广泛的产品范围、贴近客户、创新能力、基于世界级的技术以及建立最佳团队,将确保巴斯夫成功。”

  陶氏:在中国成立首个陶氏中心的含义

  与其他主要行业不同,国际化工界的大公司都来自欧洲和美国,日本企业则不在第一阵容里,其他国家的企业就更靠后了。总部在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是另一家具有领导地位的全球企业,也被看作是巴斯夫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2005年陶氏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达23亿美元(不包括合资企业的销售额)。大中华地区已成为陶氏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该公司提供的数字表明,陶氏目前在大中华地区的投资已经超过5亿美元,未来将继续积极评估不同的投资机会,比如在江苏张家港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投资的可能性。陶氏在张家港已设有世界级规模的胶乳、环氧树脂和聚苯乙烯生产厂。另外,陶氏在2004年12月与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合作就有关煤制烯烃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有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2005年8月,陶氏宣布在中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首个陶氏中心, 占地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新的陶氏中心最初将包括一个先进的研发中心和一个全球信息技术中心,今后还计划增设其他服务和支援设施,到2007年新增职位达600个。

  公司还参与了当地政府的可持续发展计划。陶氏在2005年年初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并于同年10月与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署了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示范合作项目意向书。

  拜尔-朗盛:中国市场销售额飙升40%

  迄今,拜尔与杜邦公司仍被视作化工企业,但已经不是传统的含义,它们正处在业务转型时期。作为一家以研发为基础、以发展为导向的全球化企业,拜耳的核心优势集中于医药保健、营养品和高科技材料等业务领域。它的化工业务已经转给朗盛公司。

  2004年拜耳公司剥离其化工业务,组建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朗盛。朗盛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品供应商,总部位于德国勒沃库森。它在全球拥有1.83万名员工,分布在18个国家的50个生产基地。朗盛的产品系列包括高性能橡胶、工程塑料、化学中间体以及高性能化学品的5000多个品种。

  今年初,在亚太地区不断的经济增长驱动下,公司在该地区的销售猛增了21.2%,达到3.03亿欧元(去年同期为2.5亿欧元)。中国市场的业务发展迅速,销售额飙升了40%。亚太地区在集团销售中所占份额从去年同一季度的14.5%上升到今年的16.5%。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制造公司,朗盛公司去年在亚洲的投资比上年增加一倍,今年又有3个新项目在中国投产,还在无锡和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公司首脑贺德满博士不久前发表谈话,认为2006年对朗盛而言仍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继续实施重组措施、建立高效负责的团队、尽快地摆脱在行业内排名靠后的局面……

  杜邦:对华投资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

  对于杜邦这家著名企业,近期虽有些负面消息,但各种业务仍按照一年前宣布的计划进行。去年5月,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基于过去20年的健康发展,杜邦公司对华投资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多个生产设施投资项目已启动或正处于商务洽谈阶段,将在公司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当时,杜邦公司副总裁、杜邦大中国区总裁、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博伟先生说:“2004年标志着杜邦公司投资现代中国20周年。我们高兴地看到,得益于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以及人才优势,杜邦在中国的发展健康高效,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杜邦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在2004年1月公布的‘新杜邦’战略更是把中国明确为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市场,对杜邦实现全球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唐博伟先生还指出,“杜邦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战略投资阶段,一些大规模的重点项目已经启动或正处于具体谈判阶段。

  据了解,杜邦在中国的项目,包括2004年初收购中国生产经营实体面材的企业——广州蒙特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杜邦工程塑料部与民营企业无锡市兴达尼龙有限公司组建全球合资企业、杜邦氟产品部门在江苏常熟建设综合性氟产品生产基地的项目等,都顺利实施。特别是杜邦公司在山东省东营市经济开发区兴建一个世界级的钛白粉生产设施项目,已经在2005年11月完成了项目落实的关键步骤。按计划,该独资项目将于2010年投产,投资超过10亿美元,它将成为杜邦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投资项目。此外,杜邦在上海设立的综合性研发中心,也已于去年投入运行。

  从公司高层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今后杜邦中国业务的发展策略是——利用杜邦全球的科技成果服务于中国的客户和市场;贴近客户和市场,把握中国新兴市场、地域和行业发展机会;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和运营效率,以及扩大和发展本地人才储备及加速管理团队本地化建设。该公司对外宣布:杜邦完成了在公司发展的第三个世纪建设一家最具活力的科学企业的结构性转变。另外,旨在推动公司未来发展的各项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提高措施也开始取得实质效果;在中国、印度、中东欧地区和巴西等成长市场中的发展令人振奋,业绩创历史新高并与长期发展计划相一致。

  杜邦目前在中国拥有32家独资及合资企业,产品和服务涉及化工、农业、食品与营养、电子、纺织、汽车等多个行业。迄今为止,在华投资超过6亿美元,拥有近5000名员工。

  无论国际市场如何变化,这些庞大的化工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事业已经不能停滞,它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实现已有的战略计划并制定出更大更新的蓝图。

作者:王从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