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5月31日发布的2006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调整全球经济失衡要充分考虑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而其中提高美国的储蓄率最为关键。
央行表示,对解决全球经济失衡来说,提高美国储蓄率、加快日本和欧洲结构改革、健全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体系,三者缺一不可。“其中,采取有助于提高美国储蓄率的政策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央行称,中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增加进口、开放市场以及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等综合政策措施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通过这些组合措施,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为平衡地发展。
央行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
2005年,美国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7257亿美元,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千亿美元的规模。其中,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1142亿美元。
央行分析说,从储蓄视角看,中国及亚洲一些国家有着非常高的储蓄率,过多储蓄没有全部转化为投资,对应为贸易顺差。美国由于过度消费,国内储蓄短缺,不得不引入国外过剩储蓄,从而造成了巨额贸易赤字。
央行还指出,中国在对美国有较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有较大逆差,中美贸易不平衡实际上是亚洲与美国贸易不平衡的集中体现或结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