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交强险”费率方案即将敲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 08:54 经济参考报

  保监会多方征求意见

  费率迟迟未能确定使人们忧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能否在7月1日如期实施,来自中国保监会的最新消息称,该强制保险的关键问题正在解决。

  记者28日从中国保监会获悉,最近,保监会连续两日在京召开了由相关部委、专家
学者及消费者代表参加的交强险征求意见会。

  

“交强险”费率方案即将敲定
据悉,保监会向与会代表通报了自《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颁布以来“交强险”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并就“交强险”责任限额、基础费率测算及与交通违章挂钩的费率浮动机制等焦点问题听取了各方意见。

  各项准备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3月28日,国务院颁布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并定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规定了保监会8项事权,主要包括:核准经营资格;审批条款费率;核查经营情况;与公安部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监制保险标志;制定责任限额;配合财政部制定救助基金办法;违规处罚。

  此后两个月来,保监会积极会同相关部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要求,组织全行业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行业协会还牵头抽调各中资公司精算骨干组成了专门的项目组,以市场上主要公司2001至2003年的经营数据为基础对费率进行测算,形成了几套定价方案。

  保监会党委要求全行业从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既考虑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又兼顾国情及社会承受能力,求真务实地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社会管理等功能,真正将“交强险”制度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平台。

  听取多方意见 斟酌费率方案

  眼下,离7月1日“大限”只有30多天的准备期,保监会征求意见会在这个节骨眼召开,预示着交强险制度很快将破壳而出。

  会上,“交强险”的基础费率即价格问题和责任限额即赔偿问题仍是讨论的焦点。大家认为,“交强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选择,迄今世界上还没有类似我国同时对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先例。因此,在制定责任限额、基础费率及具体的费率浮动机制时,既要注意借鉴国际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国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社会诚信水平亟待提高等现实情况,在制定中将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紧密结合。

  “首先限额不能定太高,提供一个基本保障即可,否则相应的费率也会抬高,消费者承受不起!”有代表说,“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对一些贫困地区尤其广大农村地区,应考虑‘交强险’实施的条件,把握好时机。”

  对“交强险”应予财税政策支持

  与会代表也指出,由于强制保险不允许保险公司进行风险选择,即不得拒绝承保(包括对高风险车辆),且在经营上实行不盈不亏原则,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因此建议国家有别于商业险种,对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给予相应的财税政策支持。

  “国家还应广开救助基金来源渠道,不能单靠‘交强险’保费收入中提取,否则将来一旦赔破了,‘交强险’制度则难以为继!”

  另外,还有代表提出由于交强险制度广覆盖的特性,因此建议保监会在具体审批保单条款的时候,力求保单通俗、简明。

  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将认真听取、采纳社会各界意见,积极稳妥地会同相关部委做好各项工作,“尽快审定费率方案并请示国务院同意后批复公司,以便留出一定的时间,使行业完成系统调试、单证准备等新旧险种衔接工作”。

  【相关文章】

  “交强险”:一项全新的保险制度

  强制保险业务暂不对外资开放


 本报记者:毛晓梅 赵江山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