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生活 > 正文
 

中国游艇消费经济开始搏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9:34 经济参考报

  

中国游艇消费经济开始搏动

  专家预测,游艇业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又一个消费“制高点”。(本报资料照片)

  “千万别再以为驾船出游只是富豪一掷千金的奢侈玩意儿。”酷爱运动的上海白领
苏小姐说,驾艇遨游是暂时逃避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好方式。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技巧,扬帆水上、任意东西,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成就感。

  苏小姐如今算得上是水上游艇运动的“铁杆”。每隔一周她就会搭乘俱乐部的大巴前往上海的淀山湖驾帆启航。

  作为新兴的生活休闲方式,时下,上海的众多游艇俱乐部纷纷打出年费2500元至3500元人民币的旗号,用“以租代售”经营进行引领,迅速受到爱好驾驶帆船和摩托艇的都市年轻人追捧。

  同样的风景线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旅游大潮中也能看到。与往年不同的是,游艇运动成了今年新热点。汕头、重庆、湛江、珠海等地推出的“游艇游”项目吸引大批游客蜂拥而至。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每天接待游客甚至高达一万人次。

  发源于17世纪英国贵族的游艇运动,在中国曾经历1995年、2002年的阶段性舆论热潮,因被视为“奢侈运动”而未发展起来。2006年再次升温,并未作为“显摆工具”出现,而是呈现朝平民化方向发展的迹象。“这使游艇消费回归到‘休闲健身运动方式’的本质,是中国游艇消费经济‘最好时代’到来的有力信号。”有关专家称。

  支撑专家上述判断的还有“来自政府的积极变化”。长期以来,海洋经济的定义基本上限于传统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水产养殖业。如今,更多的地方打破了传统海洋经济的局限,将游艇经济业纳入其中。

  记者最近在沿海省市采访时,当地的政府官员都滔滔不绝地介绍发展游艇消费经济的设想和规划,对游艇消费的“力挺”态度愈发明显。三亚市“

十一五”规划提出把三亚建成世界一流的“游艇基地”。今年初,深圳将游艇制造业列为该市优先发展的行业之一。珠海已确定游艇工业为该市特色产业,并将平沙游艇工业区打造为我国第一个游艇工业聚集区。上海市发改委正在制定“上海游艇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将游艇及相关产业作为该市鼓励和促进的产业发展重要方向。

  与此同时,游艇领域的投资也正“风生水起”。一个个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游艇会所纷纷建立。目前,中国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已在浙江舟山普陀区落户。投资50亿元的华鲁国际游艇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青岛即墨温泉镇。珠海游艇工业区内已有11个游艇制造和配套项目落户。一个能同时容纳900艘游艇、功能齐全的国际游艇码头正在厦门何厝香山选址。

  按照国际经验,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目前我国沿海多个城市达到游艇经济的这一临界点。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董事长辛华龙说,目前我国富裕群体数量在逐渐增长,商务活动频繁,游艇消费作为单一公众消费和商务事业消费的市场前景都很广阔。据了解,青岛一家国际游艇俱乐部开发的泊位还没有完全竣工,售价在10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的游艇泊位就已被预订出60%。

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徐培华还认为,国内消费结构正在升级,休闲正逐步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目前,我国对陆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达饱和状态,景观水系资源的发展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亮点。游艇对个人而言,不再仅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更代表全新的生活理念,由游艇带来的水系资源休闲市场需求巨大。

  专家还指出,游艇背后蕴藏着的长长的产业链带动能量同样可观。来自国际游艇设施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游艇年消费额高达400亿美元,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海岸线、6500个大小岛屿和24800个湖泊,“水上市场”潜力惊人,而游艇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说明了我国游艇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全球著名的高档游艇生产销售公司德国圣汐公司经过两年调查,乐观地作出预测:中国游艇市场即将繁荣起来。中国游艇经济的开发前景,也增强了对海外客商的吸引力。“这正是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最好的时机。”法国船艇工业联盟常务理事史澜博说,他们已在上海投资游艇。

澳大利亚冒险鸭公司布莱恩普利斯考特在九个月里曾跑了八趟中国,意在参与中国游艇市场。最近,美国塑胶联合集团与温州港务集团在温州洞头合资开发游艇会所,将发展公众型和私人型相结合的游艇旅游。在2006年已签约的青岛旅游大项目中,澳大利亚诺克顿国际集团投资的世界之星国际游艇俱乐部计划于年内动工建设。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游艇业发展因起步晚,目前还存在诸如后勤保障差、产业法规稀缺等一些制约环节,但肯定会得到完善。

  游艇业在国外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专家预测,中国游艇经济开发已经启动,游艇业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又一个消费“制高点”。


 本报记者 黄庭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