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今起贷款多掏利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9:52 沈阳今报

  

今起贷款多掏利息

  今报讯(首席记者刘洋)昨天18时01分,一则“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消息登上央行官方网站,今天开始,金融机构5个年限级别贷款利率分别上调,其中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由6.12%上调至6.39%。

  政策重点

  贷款利率上调0.27%%

  中国人民银行上次调整贷款基准利率时间为2004年10月29日,上次调整时,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8%。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5.58%提高到5.85%。值得一提的是,除了5年以上贷款外,其余各档次贷款利率调整的幅度与上次相同,5年以上贷款利率此次调整0.27个百分点,上次调整0.36个百分点。

  另外,上次央行调整贷款利率的同时,还调整了存款的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1.98%提高到2.25%,但此次央行却未对存款利率进行调整。

  政策动向

  房贷咋定央行未提

  央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一事,关系到每个贷款买房市民的切身利益,商业房贷利率以及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是否也从今天开始进行上调,昨晚央行并未提及。“根据以往的经验,央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时都会对房贷利率的调整做出规定,我们也得等央行的政策。”昨晚,沈阳市交通银行的相关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辽宁其他银行的相关人士也纷纷做出上述表示。

  加息预测

  房贷走向三大猜想

  仍下浮10%

  昨晚沈阳银行界资深人士表示,此次央行虽未提及房贷利率,但根据以往的规定,房贷利率是参照贷款基准利率而定,在房贷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此次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后,房贷利率也肯定会上调,但仍可能保持在基准利率下浮10%的水平。即:5年以上房贷利率下限为5.75%,3-5年房贷利率下限为5.51%,而现行的房贷利率下限5年以上为5.51%,3-5年为5.27%。新房利率马上执行

  之前央行公布房贷利率后,自执行之日起,新办房贷业务均按照最新的利率标准计算。这也就意味着,今天之后新向银行申请房贷的市民,将可能被银行按新利率收取贷款利息。老房贷明年执行

  之前申请房贷的市民,今年内仍会按5年以上5.51%、3-5年为5.27%的贷款利率向银行还贷。但根据经验,明年1月1日起,原房贷客户将按照新的利率标准还贷。

  固定利率房贷现优势

  在央行调整贷款利息后,惟一不受影响的房贷客户是那些选择固定利率房贷的市民。目前,招行和光大银行都在沈阳推出了固定利率房贷业务,银行与借款人不管基准利率如何调整,都以约定的利率偿还银行贷款。招行此前推出的3年、5年和10年三个期限的固定贷款利率分别定为5.91%、6.03%和6.39%,而对该行信誉优良的客户,三个固定期限利率则可优惠到5.61%、5.73%和6.09%,利率水平均低于今起调整的贷款基准利率。

  专家解读

  将抑制

房价过快增长

  这次央行调整人民币贷款利率,是我国今年首次实施紧缩货币政策,专家认为,在一季度我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的时候,央行当机立断采取加息措施,有助于抑制投资冲动,对物价、尤其是房价的过快增长也将起到缓解作用。

  数字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了一定过热迹象。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达到10.2%,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大幅反弹,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27.7%,同时,货币信贷发放增长迅猛,一季度增加了1.26万亿元,超过全年预计发放数量2.5万亿的一半。而截至去年底,全部贷款中,约有14.84%用于

房地产贷款。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1.84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8.9%。这也成为房价过快增长的一个原因。专家认为,此次央行加息,对抑制经济过热,以及房价过快增长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室副主任牛犁说:“一是央行发出了明确的调控信号,对配合发改委,抑制经济过热会起到明显作用;二是加息必然导致房贷利息成本的上升,对投机性、投资性购房需求会起到抑制作用,当然,也提高需求性购房者的利息成本。”据央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