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500万吨最大炼油合资项目可能落户广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09:35 金羊网-新快报

  广州与惠州、茂名等六市竞争科威特1500万吨炼油项目,选址结果很快公布

  ■新快报综合报道

  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金额的中外合资项目,投资金额达50亿美元的科威特1500万吨炼油项目,一直是广东省内六个城市极力争取的对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广东省委常委
、常务副省长钟阳胜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些话,使科威特炼油项目的选址之谜,更趋于明朗化。

  作为广东省石化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的钟阳胜,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能源市场走势”专题讨论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最终获得科威特炼油项目这一中国有史以来最大金额中外合资项目的城市,位于珠三角地区,而且“在珠三角市场的中心”。正式的选址将很快公布。

  上图:这是去年8月15日广东出现的排队加油场面。科威特炼油项目落户广州,将使广东地区特别是广州的成品油供应得到有力保障。

  炼油项目六城激烈争夺

  在确定以广东为范围后,科威特炼油项目的选址,一直是扑朔迷离。

  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广东凭借其地理区位和产业基础,提出了承接世界石化工业转移、打造“亚洲石化生产中心”的目标。广东省提出,准备在“十一五”期间投资1800亿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工业体系。到2010年,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将达7300亿元,炼油能力将达65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将达440万吨/年。加上连续两年“油荒”的现实,更迫使广东希望在原油供应规模和炼油、石化产能两方面都有所突破。去年12月,正在科威特访问的钟阳胜与科威特能源大臣法赫德签署了有关上述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后,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石化基地所在地,广东至少有广州、惠州、湛江、茂名、珠海及汕头6个城市在争取该项目落户本地。

  就算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之前,选址仍然不见有明确的结果,本月17日,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光荣公开表示:尚未收到广州市提交该项目落户广州南沙区的环保评估申请。原定今年上半年敲定的科威特炼油项目的选址问题,突然就出现了新的变化。

  此前,广州市有关人士称,科威特方面和中方潜在的合资者———中石化都已同意让该项目落户广州南沙,而国家发改委评估之后,也同意这一选址。

  如果赢得这场竞争,广州将拥有广州石化和南沙石化两个千万吨级以上的炼油项目。对于科威特炼油项目,广东省还希望它能带动一个年产100万-200万吨乙烯的下游项目建设。

  中石油中石化打第二仗

  在选址确定之后,进行第二场争夺战的,无疑将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之间展开。

  在华南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中石化,去年底就科威特炼油项目与科威特石油公司进行多次密切接触。在广东市场有超过一半市场份额的中石化,在当地政府中无疑有更大的游说力量,在谈判中也更具优势。一旦成功,中石化还可依托当地现有的条件,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照目前的情势看,中石化无疑占有较大的优势。

  在广东地区相对弱小的中石油,在这场竞争中之所以竭尽全力,很重要的一点,当然就是希望以此打破中石化在广东的垄断。

  对炼油项目也曾虎视眈眈的壳牌和BP公司,虽然也作过不小的努力,但已经无法成为主角。但作为跨国石油企业,它们依旧有从中获利的空间。此前壳牌已与科威特石油公司签署的一份合作意向书称:“双方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共同发展下游业务的机会。”根据广东的石化产业规划,“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将建设5个石化基地,新建或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及一大批下游化工项目。5个炼油项目中,广州石化、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石化这3个项目都属于中石化的扩建项目,最近刚刚动工的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则是中海油为中海壳牌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的上游配套项目。

  广州供应获有力保障

  广东油气商会有关人士表示,炼油项目一旦落户广州,将对广东特别是广州地区的成品油供应,形成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有关人士表示,最近两年出现的成品油供应紧张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台风影响成品油运输造成的。虽然目前广东省有关方面完善了成品油的储备机制,但受成品油本身特性以及资金等方面的影响,成品油的储备也就只能有10天左右。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长达半年以上的石油战略储备相比,经济水平已经相当发达的广东省,成品油的供应链条依然是脆弱的。

  有关人士分析说,无论出现何种情况,作为加工地,广东省特别是广州,无疑最容易首先得到满足。广东省之所以大力发展该项目,很大程度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1500万吨最大炼油合资项目可能落户广州

  [小资料]科威特炼油项目

  据报道,科威特炼油项目总投资50亿美元,科威特石油公司、一家中国石油企业和一家国际石油公司组成其董事会,共同在广东投资建设一个年加工1500万吨原油(日加工30万桶)的炼油厂,原油由科威特供应。该项目预计于2010年建成投产。该项目如能顺利实施,将取代此前投资43亿美元的惠州中海壳牌项目,成为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声音]石油业对内开放刻不容缓

  石油不仅是经济发展必需的战略资源,同时也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如何保证石油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的供应,不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是有关部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面对能源的持续紧张、油价的不断攀升,以及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虎视眈眈,政府相关部门在加速培育中国大型国有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同时,更应加大力度对内开放,让民营石油企业获得生存、发展、壮大的机会,这对提升中国石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从成品油批发这一个单独的个案来看,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根据入世承诺,200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将对外资开放成品油批发市场。毫无疑问,外资进入成品油批发市场,将给中国石油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此,商务部于去年6月2日下发了《成品油批发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这个征求意见稿一经下发,立即在民营石油企业当中引起强烈反应。因为根据这个征求意见稿,申请设立成品油批发企业的申请主体,注册资本应不低于1000万元,须在中国境内从事两年以上成品油零售业务,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样的条件,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都不是问题,反而是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大部分无法达到规定的条件,将被无情淘汰。相关信息显示,不久前,这个征求意见稿又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件,条件反而更高了。

  这样的规定,对民营石油企业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不但对民营企业而言不是好消息,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未必有利。

  因为在成品油零售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对外开放之后,进口权的对外开放以至于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这种开放,带来的必将是激烈的市场化竞争,而市场化竞争的背后,是中国石油市场控制权的争夺,是中国经济发展命脉的争夺。相关规定通过提高门槛,剥夺了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力,无论是从国民待遇的角度看,还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看,都是不可取的。

  中国改革开放28年了。28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民营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给他们平等的机会,他们就会迅速地发展壮大。若干年后,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必将出现可以与跨国巨头一较高下的优秀企业,成为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企业。有关部门应该清楚这一点。

  距离成品油批发的对外开放还有不足8个月的时间。中国民营石油企业面临的,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窘境。对内开放,实在是刻不容缓了。

  (据《中华工商时报》)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