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炉在即 金融衍生品渐行渐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8:54 新京报 | |||||||||||
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将率先上市
今年,一些主要的金融衍生品将陆续在国内推出,由此理财机构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也将成为可能。资料图片
“中国将成为继法国、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家之后,又一个拥有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家。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就证明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大门已经开启。”在本月初举行的“金融衍生品在中国”高级论坛上,全球金融期货之父、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做了上述发言。 随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开业的步伐日益临近,中国的衍生品投资市场即将面临关键性的转折,更有人将2006年称之为“中国金融衍生品元年”。 据了解,今年一些主要的金融衍生品品种将陆续在国内推出,由此机构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也将成为可能。有消息称,落户上海的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期货交易所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成立。而在众多品种中,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作为两个最普及的产品,先期推出的可能性最大,这也将为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债券提供有力的工具。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这两个肯定是未来衍生品的主要品种,至于谁先上要看整个市场的需要。国债期货虽曾长时间存在过,但也有过深刻的“反面典型”,而股指期货经验相对少一些,但目前市场呼声很高。 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当机构拥有了更多的金融资产管理工具后,能设计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例如有了利率期货后,银行就能做更长期的结构性产品,收益率就会提高;一些股票型基金由于许诺了保底,就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对冲股票组合的风险。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将给我们的理财产品带来更大的变数。 虽然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距离正式推出已为期不远,但另外一个重要品种———货币型衍生品还遥遥无期,这主要在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汇率管制,汇率弹性过小,衍生品市场迟迟发展不起来。去年,我国在汇率改革之后,在机构中(银行间)先后推出了远期、掉期等衍生品。近期,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ME)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签订了协议,未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会员可以进入CME进行货币衍生品的交易。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张光平表示,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有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场内衍生产品尤其是场内外汇衍生产品严重缺位。外汇交易中心和CME协议的签订,使得国内银行可直接参与交易国际上流动性很大的外汇类和利率类产品,获得市场经验,为今后推出人民币本币与外币的衍生产品做好充足的准备。 本报记者张诚 股指期货呼之欲出 中国曾在1993年出现过股指期货交易的试点,但由于当时条件不够成熟,这一试验中途“夭折”。经过证券市场多年的发展,目前推出股指期货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该品种的出现将为今后其他金融期货和期权的推出打下基础。 全球金融衍生品之父、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荣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日前曾表示,中国已经具备了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中国推股指期货关键在于三个因素,一是专业的人才队伍,二是非常完善的交易系统,三是结算机制。兴业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员张光磊表示,虽然国内推出股指期货的基本条件已具备,但要真正上市交易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应进行必要的宣传,培养股指期货的专业人才。本报记者赵侠 ■市场观察 “打包”衍生品抢占先机 金融衍生品市场刚刚起步 目前,我国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虽刚刚起步,但各种外币衍生产品其实已经深入我们的理财生活了。目前在各家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中,不少都包含着金融衍生品方面的操作。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购买银行打包设计的产品是享受这一工具的最好途径。 此前,国内银行曾出售过一些简单的衍生产品,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外汇期权产品。据农行上海分行资金交易员余屹介绍,在期权买卖中,买入期权者可以获得一定的期权费用,但承担着无限的汇率损失风险,而卖方虽然支付期权费用,但锁定了汇率风险。投资者只能作为买方,银行作为卖方。这样可以看出,投资者虽获得了一定的期权费用,但却面对无限的汇率风险。在2004年,这种外汇期权业务刚刚兴起之际,不少消费者由于对这一产品不熟悉,就和银行进行了交易,不少初涉者蒙受了重大损失,现在这种单纯的期权交易已成为了“昨日黄花”。 2005年之后,各家银行开始大量发售保底型外币理财产品,这些打包型理财产品虽然包含着复杂的衍生操作,但整个交易规则简单明了,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例如现在银行频频推出的各种挂钩型理财产品,其实就是衍生品的一种,这其中既包括挂钩海外股票市场指数的、也包括挂钩新兴市场债券的,合理的设计打包不但不会放大风险,还会锁定风险,因此普通消费者无需对衍生品抱有恐惧心理,特别是购买这种“打包”的产品,不但不复杂,反而清晰明了。 由此可见,金融衍生产品虽然在国内还是刚刚起步,但规模销售则早已兴起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外资银行。目前即使是在中资银行中,绝大部分产品也都是由外资银行的资金结构部门设计出来,然后进行分销的。 关于我国银行业可以推出哪些金融衍生品,银监会业务创新部主任李伏安基于外资银行的经验提出,除了与恒生指数等挂钩的股指衍生品外,还可以推出与商品期货指数挂钩的产品,如与国际石油资源、水资源挂钩的衍生产品。此外,下一步应大力发展人民币本身的衍生产品,以及基于人民币和外币之间关系的证券化产品。 本报记者张诚 ■相关新闻 权证组合套利避险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而创立的各式权证,使衍生品开始进入普通投资者的视野。 正股+认沽权证可锁定风险 目前,我国的权证市场正呈现加速扩容的态势,权证市场的投机成分已有所减少,回归了其避险套利工具的“本来面目”。据新时代证券的资深分析师刘波介绍,如果构造等比例的股票和认沽权证组合,投资者的最大风险就可以被锁定,一旦未来股票下跌,投资者在股票上的损失可在认沽权证上得到补偿。如果能在组合中引入适当比例的定息产品,如国债,就可将风险降到零。 市场期待非股改备兑权证 据悉,目前上证所正在制订权证发行信息披露文件,为市场扩容做准备。下一步的创新重点就在于推出由券商而非股改公司发行的备兑权证,标的亦由股票拓宽至ETF.由于ETF以追踪指数表现为主,因此这其实意味着在股指期货、期权出台之前,市场亦可通过ETF权证的形式对股票指数进行部分对冲,规避风险。 投资者需提高鉴别水平 西南证券分析师李明表示,在比较成熟的权证市场,权证是由券商发行的,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权证的条款。如果此次推出的备兑权证具体条款是由发行商自己决定的话,那么投资者将有更多的选择,投资者要掌握不同权证品种的特点才能选出适合自己投资的产品。本报记者赵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