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提及“细节”这个词多少显得有点庸俗,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不经意中道破真相,唯细节最堪回味。比如说,最近刚刚结束的第25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就是如此。
内地名导黄建新、香港电影界大哥成龙和台湾导演侯孝贤共同颁发最佳影片奖,差
不多可以说是本届金像奖中最耐人寻味的一幕。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成龙第一个发言,大意是说,拍电影能不能冲出亚洲没有关系,恶评如潮也没有关系,最要紧是能把人吸引到电影院来。黄建新接过话头,磕磕绊绊地把得奖和票房这一对矛盾共同体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一番。唯一一个自始至终不吭声的是侯孝贤,甚至在成龙递过得奖名单希望由他来宣读时,侯大师也只肯开拆,不愿宣布。
想来,这一幕场景中三位大腕的表现,恰好是三地电影各自处境的绝妙写照:香港电影秉承一贯以来的“市场至上论”,近年来境况不佳,香港影人喊出的口号也是坦坦荡荡的“救市”,拿奖再多也养不了家、糊不了口,成龙之辈心知肚明;内地电影人逐渐明白了上述道理,只是观众心理难以揣测,电影人本身也放不下身段,于是乎不得不在挣钞票和装深沉之间徘徊;台湾电影实在早已揭不开锅,在一个尽人皆谈票房的大气候下,底气着实不足,痛定思痛,还是少说多做为好。
至于杜琪峰导演的《黑社会》成为本届金像奖最大赢家,囊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编剧四大奖项,这个结果同样是意味深长。
不言而喻,黑帮片向来是香港本土电影的一大重镇,兜兜转转,香港电影的“救市”行动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话说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电影每年的产量在200多部,高产时突破300部。再看眼下,香港电影产量逐年滑坡,2005年大概也就是50部左右。今昔对比,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难怪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文隽会在媒体面前说出这样的丧气话:“办金像奖不是因为影片多,需要发奖搞搞热闹,而是因为它已成为香港电影人拍电影的动力。即使电影数量减少,花再多的钱,都要办金像奖。”
这倒是大实话。金像奖不是奥斯卡,即使得奖,也完全无助于票房大卖。因为,港片通常在开拍期间已在卖片花,发行上则是电影公司和院线按一定比例分利润,该赚能赚的钱早就进了腰包,抱个奖杯回家,纯粹属于精神方面的鼓励。
回到金像奖本身,在颁奖典礼上,曾志伟、杜汶泽和毛舜筠三位主持人的荤笑话颇受外界批评。文主席为此辩护说:“除了可能有些道貌岸然之士会觉得黄段子较多,有失斯文之外,他们的台词,实在精彩纷呈。”
口不择言、敢想敢说,其实是香港电影自来的风格。前不久找来一堆许冠文自编自导自演的老片子,此君乃是香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搞笑片巨擘,曾为嘉禾力挫当时的影界老大邵氏立下赫赫战功。许冠文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人物,时至今日,很多港片的骨子里仍旧残留有许氏喜剧的东西,即使很多桥段略嫌粗俗无聊。
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对港片有一个考评:尽皆疯癫,尽皆过火。在香港电影曾经的黄金年代里,恰恰对这八个字执行最力。列位看官,疯癫过火、恶搞得理直气壮,恰是港片屹立于世界电影之林的看家本领,一旦舍己之长,邯郸学步,港片又哪里还称其为港片?
本报记者 周之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