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图文]春风沐浴“南方奶牛之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 04:1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春风沐浴“南方奶牛之乡”

  浙江金东积极发展乳品加工和奶牛养殖业带动新农村建设

  

[图文]春风沐浴“南方奶牛之乡”

  李子园公司检测中心利用先进设备对奶牛场送来的每一批原料牛奶进行全项目检测。曹吉根 摄

  浙江省金华市有着“中国南方奶牛之乡”的称号,曾经一度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几十年来,当地的奶牛养殖随着本地乳品加工业一道起起落落,特别在本世纪初出现发展停滞,“南方奶牛之乡”的称号几乎不保。2003年,国家对乳制品行业从QS准入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新政策进行规范,使得金华乳制品加工业逐渐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当地奶牛养殖业也随着渐渐兴旺了起来。金东区是金华奶牛最重要的养殖基地,养殖总量占到了全市的60%以上。早春二月,当地政府看到了牛奶新政给奶牛养殖带来的无限前景,明确提出把奶牛养殖作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来带动奶牛养殖业发展。

  复原乳现形南方奶牛迎来发展新机遇

  早春二月,江南还是春寒料峭,但是在金华市金东区3000多户奶牛养殖户的牛舍里却是一片热气腾腾,养殖户们忙着为新一年的好年景做准备。乡村干部们给奶农们带来了好消息,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奶牛养殖作为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主要抓手,刚刚结束的金东区“两会”也提出要着力构建“强龙兴农”平台,引导龙头企业在乳制品等优势产业上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带动当地奶牛养殖业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金东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毛英告诉记者,自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乳制品行业实施QS准入制度后,通过当地政府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范、监督和引导,金东区的乳制品加工业开始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在关停一批生产条件差、质量水平低的小企业的同时,壮大了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加工企业,全区出现了17家有一定规模的乳品加工企业,其中最大的龙头企业李子园还进入全国液态奶加工十强的行列。去年年底国务院有关复原乳标注新规定的实施后,当地原料鲜奶的加工量开始出现明显增长势头,乳品加工业对奶牛养殖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据了解,从去年12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等5部委要求各地抽调专家组成液态奶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液态奶监督检查,凡是生产过程中添加了复原乳的,必须如实按有关规定标注。这一措施使得当地新鲜奶源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价格也由当初低谷时候的每公斤4.2元,上涨到了每公斤4.6元到4.8元。

  原来,由于乳制品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价格战不断升级,为维持利润水平,许多企业逐步选择使用复原乳,生产加工液态奶,一些企业生产的超高温灭菌奶和调味奶,“复原乳”的掺入比例最高可达60%,一些风味酸牛奶几乎全是由复原乳加工而成。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奶源基地,却是“鲜奶”生产大户。

  这些由进口奶粉还原的牛奶却打着鲜牛奶的旗号直接挤占了真正鲜奶的市场,严重影响到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据业内人士介绍,2004年我国共进口14.5万吨奶粉,如果全部用来生产还原奶,可生产120万吨,相当于30万头牛的产奶量。以每个农户饲养三头奶牛计算,大约有10万农户失去了饲养奶牛的收入。

  在经历了几起几落后,现在终于可以“牛”了,因为国务院这个新规定的实施,把乳品工业的发展和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给金华牛奶产业二次创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龙头劲舞李子园助奶农建美好家园

  说到金东奶牛,就不能不提到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金东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该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了20多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5个鲜奶收购站,联结了3.5万头奶牛,与两万户农户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大龙头联结小龙头、多龙头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公司年鲜奶采购量占了金华市的三分之一,带动当地大批农户养牛致富奔小康。

  在李子园公司第一牧场的一间牛舍里,澧浦镇青年农民池广跃正和妻子一起细心照料着自己的100头奶牛。记者看到,整齐宽敞的牛舍里,一头头奶牛或悠闲地吃着草,或安然地趴在地上休息。奶牛饮水由自动饮水装置提供,挤奶机挤出的鲜奶则通过不锈钢管道直接输送到大型贮奶罐里。

  池广跃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和父亲一道养殖奶牛,养了几十年,最多的时候也就二三十头,直到加入了李子园的奶源建设工程,奶牛的数量一下子增加到了100头。他的两个妹妹和妹夫也加入李子园的牧场,各自饲养了100头奶牛,如今这100头奶牛每年能给每个家庭带来十几万元的纯收入。

  按照李子园“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的经营管理模式,小区内的场地、设施都是由企业出钱建设的,养殖户无偿使用,同时公司派出技术人员为养牛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但养殖户也要遵守两条协议:一是按李子园的企业标准进行养殖,确保奶源质量稳定性和卫生安全性,二是生产的牛奶全部由李子园公司以保护价收购,确保奶农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搞养殖。优厚的服务条件吸引了池广跃和他的两个妹妹家,他们毫不犹豫就同李子园公司签了10年的养殖协议。

  几年来,李子园公司在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上先后投入了上亿元资金。奶源产量、质量的同步提升,每年为公司加盟奶农增加经济收入上千万元,同时优质奶源也提高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塑料瓶装奶单品销售位居全国首位。

  正是在龙头乳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下,金东奶牛养殖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单家独户的散养向规模养殖发展,奶牛科学饲养水平不断提高。据介绍,金华市已建成和在建的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小区共有89个,进场饲养的奶牛达到2.78万头。

  技术扶持金华奶牛增量又提质

  “新新鲜鲜李子园。”李子园牛奶依托南方奶牛基地的优势突出自己的新鲜特色,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技术力量帮助奶牛养殖户不断提高奶牛养殖质量,提高金华原料奶的质量水平。

  金华虽然素有“南方奶牛之乡”的美誉,奶牛存栏数已占浙江全省的1/2强,但历史上多数奶农采用的粗放管理、单一饲料和手工挤奶的生产方式,造成产量低、奶质差和污染严重。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从2003年开始积极实施“金华奶牛种质改良及乳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联合金华市畜牧兽医局和浙江大学等单位建设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提升金华奶牛质量。

  奶牛良种选育和疾病防治是该项目实施的核心内容之一,市畜牧兽医局按照项目要求,选用年产奶10吨以上的良种奶牛冻精液与良种母牛选配,先后建立了有48个供精网点和年供精7.6万支的统一供精中心,培育了高产奶牛核心群1200多头;全面推广应用胚胎移植技术,目前已有96头奶牛移植了胚胎,其中39头移植成功,有14头受体牛已产出胚胎奶牛15头。浙江大学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金华奶牛乳房炎和热应激等疾病发病情况,研制出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盒及奶牛酮病检测技术。

  过去金华奶牛食用的基本上是干草。用干草喂养所产的奶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不如用鲜草和优质牧草饲养的水平。从2001年起,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指导企业和农户开始实施优质高产牧草生产技术研究推广项目。李子园在所有养殖小区推广干草、鲜草和精饲料混合饲养新技术,这些食用多源平衡饲料的奶牛,鲜奶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超过国家优质奶标准4个百分点,每头奶牛年奶产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一两吨。

  多头并进确保“南方奶牛之乡”美名

  国家有关牛奶产业的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给金东奶牛养殖业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前景,但是要让奶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作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金东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

食品安全工作的副局长毛英最近几年一直在抓乳品企业的质量整治工作,对于当地乳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

  毛英认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关键要依靠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只有当地乳制品加工业质量水平上去了,才能真正带动当地奶牛养殖业的提升,但目前金东乳品加工企业存在的规模小、技术低和同质化引发价格恶性竞争等因素将会成为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据了解,金东当地十几家乳品企业,除李子园公司年产值超过5亿元外,大部分年产值都在千万元左右,都在低端市场大打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萎缩,以至于出现造假等不正常现象,威胁整个行业的信誉和生存。

  根据这个现状,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明确提出加大市场准入监管力度,坚决打击那些用低质量、低价格扰乱市场的不法企业,同时通过培育名牌等手段积极扶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整合生产要素,提高市场份额。

  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李子园公司提出了立足金华,逐步向全国拓展的品牌发展思路,提出4年销售翻一番,销售超10亿元的目标。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国内牛奶业巨头蒙牛、光明等公司也看好金华这个“南方奶牛基地”的优势地位,和当地一些企业展开合作,筹建生产加工基地,这对改善当地产业结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金华全市奶牛存栏量接近4万头,占浙江全省奶牛存栏总量的近一半,年产牛奶超过10万吨,产业链产值超过10亿元。金东区作为金华奶业的主力军,奶牛养殖更是占到了当地农业产值的1/3,成为新农村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根据目前整个乳品加工发展势头,当地政府规划“

十一五”期间将新增优质奶牛6万头,使全市奶牛存栏数增加到10万头,确保“中国南方奶牛之乡”名副其实。

作者:霍一夫 曹吉根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