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双龙S-100偃旗息鼓另有隐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8:11 经济参考报

  

双龙S-100偃旗息鼓另有隐情

  3月28日,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在首尔推出新型SUV车“雷斯特II”,而双龙的

  控股方中国上海汽车集团目前仍未放弃实现双龙汽车国产的努力。本报记者 张利 摄

  上汽吞下双龙后,会在哪里产“蛋”曾经是一个不解的谜。现在,早先炒的沸沸扬扬的S-100项目(即上海汽车和双龙汽车在中国成立合资工厂)终于有了下文。据韩国媒体报道,“双龙公司董事会3月28日宣布:由于中国政府目前对汽车业实施新的调控政策,公司取消了与上汽在中国合作建厂的计划。”

  上汽股份公关部人士近日对此公开表态:“上汽双龙在今年年初公布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就已经表示,短期内不考虑以新建工厂的方式实现双龙汽车在国内生产。该战略目前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存在因为国内

宏观调控而取消建厂的决定。上汽一直在考虑通过新建工厂以外的方式实现双龙国产,具体做法还没有定。”但种种迹象表明,事情没这般简单,其中另有隐情。

  调控未必是主因

  日前,国务院首次将汽车业纳入“过热产业”的“黑名单”之列,确认了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现象。有关主管部门不久将对汽车业进行直接调控。尤其是对新上项目的审批权上,门槛再次提高,如所有新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现有企业跨产品类别的生产投资项目,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还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企业异地建厂,还必须满足产销量达到批准产能80%以上的要求。这些措施比2004年发布的新汽车产业政策还要严格,对现有企业的投资方向及规模将产生影响。

  那么,此次调控是否会影响上汽双龙S-100项目入局呢?业内人士认为,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尽管门槛有了提高,但S-100项目完全不同于某些民营企业“小作坊”式的借壳造车,它不仅能够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还能满足产销量达到批准产能80%以上的要求。应该注意到,今年1月25日,上汽股份双龙汽车董事会在韩国发布了历时一年、反复修改的五年战略规划——计划5年内累计投资约25亿美元,到2010年实现产销汽车34万辆,销售额达287亿美元。为实现上述目标,5年内陆续推出6款新车。规划的出炉,标志着双龙已经融入上汽股份的整体规划。

  因此,无论在规模上、资金上、还是在技术能力上,上汽双龙S-100项目入局都应该不成问题。那么,上汽双龙这次突然宣布撤消S-100项目计划究竟是为哪般?

  恐有难言之隐

  其实,上汽双龙这次宣布撤消S-100项目计划早有蛛丝马迹:在去年12月27日双龙汽车召开董事会讨论确定五年战略规划之前,就有S-100计划遭遇阻力的传闻;在今年初发布的这份五年规划中,只提及扩大设在韩国的上汽双龙平泽工厂的规模,原先早已热炒的的S-100项目却闭口未提。与此同时,上汽股份双龙汽车的一位高管曾经表示,双龙不会国产,作为专著于豪华车领域的汽车生产厂家,双龙在被上汽集团收购之后,会不会国产的问题曾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双龙仍将保持作为进口车的血统,即便今后生产基地会纳入国内,但研发技术仍来自于海外。因此,双龙仍然会是进口车。

  当时,这些消息并没有引起较多人的注意。一位接近上汽股份的人士说:双龙国产化决不会放弃,最多是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放慢国产化的步伐。

  但是,问题终究是绕不过去的,因为此举遭到了双龙汽车工会方面的强烈抵制,在双龙汽车工会看来,S-100计划的推进,是把韩国技术转移到中国,并可能威胁到工会成员的就业机会。因此,双龙工会以罢工相威胁。去年11月15日,双龙工会曾以87.44%的赞成率决定进行总罢工,以达成所谓“让大股东中国上海汽车集团履行投资承诺和抵制技术外泄”的目标。消息传出,双龙汽车的股价当即下挫。为了安抚双龙汽车工会,上汽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以求解决良策。

  遭遇水土不服

  事实上,就在当时,上汽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底线,相反留下了伏笔。年初公布的规划首次明确今后上汽与双龙双方有意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进本土化生产。双方将开发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要的车型,确保价格

竞争力,在中国市场快速成长。因此,业内认为本土化生产很可能就是指双方将在华合资建厂,只是目前时机尚未成熟而已。有业内人士说,上汽对在中国成立合资工厂的表态如此谨慎,是不愿意给双龙工会方面以口实。据了解,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会见双龙工会代表时曾表示,双龙汽车公司必须解决一些结构方面的问题,包括进行管理方面的重组。胡茂元的说法其实暗示S-100的推进仍在上汽的努力之中,即通过新增产能向低成本的中国转移,从而进行结构调整,降低成本。

  但是上汽终究还是放弃了努力,这次上汽双龙宣布撤消S-100项目计划表明,尽管一年来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上汽入主韩国双龙确实遇到了“水土不服”——管理团队的对接、企业文化的并蓄、

中韩产品线发展的均衡、甚至与韩国工会组织的合作、民族情绪的调和等问题比收购本身更加难对付。

  有业内人士因此提醒,任何企业的跨国经营都可能面临工会及民族情绪等一系列问题。上汽的实践将为未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经验。


 程功茂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