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鲜花港绽放“创新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09:29 解放日报

  

鲜花港绽放“创新花”

  鲜花港的技术人员在观察出口的凤梨种苗。

  本报记者 张海峰摄

  本报讯(记者 刘颖)昨天正式开园的上海鲜花港,悄然绽放了一朵“创新之花”,上海花卉工程研发中心在此正式挂牌。其实,上海交大、南京林大、南京农大、上海花卉良种试验场等多家科研单位,在此创新平台上已经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种源创新、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提升上海花卉产业的核心

竞争力

  记者昨天在上海鲜花港1200平方米的“苗床”上看到,密密麻麻一大片巴掌大的凤梨种苗生机勃勃。这些都是刚刚正式投产的新品,预计月产量将达100万株。别小看那像小草一样的凤梨种苗,它们是科技人员用凤梨花茎或者叶片上的愈伤组织“克隆”出来的。而它们的“出生地”、2700平方米的组培大楼更是不同寻常:设备达到国际先进;关键部分空气净度指标达到100级(相当于市区大

医院内最高级无菌病房空气净度的10倍);就连科技人员进入实验室都要先沐浴更衣,避免将细菌携带进去,影响到种苗品质。

  去年底,拥有世界50%凤梨种源的比利时德鲁仕公司把部分凤梨新品种的母本种源“迁移”到这里,与上海鲜花港一起开展育种等研发工作。随着组培过程全部在国内进行,高达30%的进口关税被直接节省,而上海鲜花港也全面共享德鲁仕公司的专利品种、专业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引进消化后的二次创新。

  上海花卉工程研发中心将与比利时德鲁仕公司、德国菲舍公司继续合作,建立年产1800万株凤梨种苗的组培、育苗生产基地,以及年产1亿株天竺葵种苗的出口基地。双方将共同研发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系),申报共同拥有的

知识产权。据悉,今年合作的凤梨种苗新品约30多个,明年则增至150个,产值将突破4000万元。

  在种源的自主创新上,研发中心已收集到国内野生百合及栽培品种资源2000多份,中国石竹野生种300多份,地被菊、盆栽小菊品种资源100多份等。以此为基础,中心将建立国内领先的百合、香石竹种质资源库和成熟高效的远缘杂交、生物技术育种及繁育平台,计划在3年内选育出具有新品种权的百合、菊花、香石竹新品种(系)15-20个。

  此外,研发中心还通过与花卉企业的联合攻关,加快对优质地被菊、盆栽小菊、睡莲、荷花等进行产业化开发,建立相关的品种特性评价体系、高速快速育苗技术体系,实现集成创新。同时,通过集成现代农业设施、温室栽培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等,开发花卉种苗追踪管理系统,研发以节能为目标的屋顶全开型新型温室等。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