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十一五”:如何填补1000亿斤粮食缺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8日 10:15 新华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定要抓好春耕生产,为夏粮丰收打下好的基础。"两会才结束,温家宝总理就来到山西运城农村调研,殷殷嘱托当地的干部群众。就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放在了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的第一位:"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粮食安全存在隐患。"

“十一五”:如何填补1000亿斤粮食缺口?

  青海从国内外调入粮食的比例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扩大到现在的56%;广西的粮食产销缺口从2001年的36亿斤扩大到2005年的60多亿斤;其他一些省、自治区开始从产销平衡区向粮食销区转化……"据预测,'十一五'末期我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10600亿斤,而2005年我国粮食总供给为9680亿斤,相差约1000亿斤。"全国人大代表、超级水稻制种专家黄培劲分析说,"一般按照总需求的5%进口粮食不会影响安全,那么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应达到10000亿斤。"

  这一推断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然而,1990~2000年,我国粮食单产年均增长只有0.7%,"十五"期间增长率提高至0.9%,距离安全线尚有差距。在下一个5年中,随着增产难度的加大,粮食安全将警钟长鸣。

  四海无闲田,增产何其难

  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粮食生产连续滑坡,到2003年跌至8614亿斤的谷底,相比高峰期1998年下降幅度达15.9%。"十一五"能否重现10多年前产量过万亿斤大关的辉煌?

  "近两年产量都在回升,特别是2004年比上年增长了9.0%。这主要是由农民返乡种田促进播种面积增加所带来的恢复性增产。"黄培劲分析说,政府的投入、资金及政策方面鼓励力度加大,粮食效益有了保障,产量就上升。两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向"三农"倾斜,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政策直接激发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一度撂荒的田野如今又是郁郁葱葱。

  为了更好地呵护农民的生产热情,3月初,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通知,今年继续在主产区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和去年持平。这意味着粮食增产一旦导致粮价大幅下跌,国家将按照最低收购价"托底",以免谷贱伤农。

  即便如此,形势依然严峻。粮食增产,一靠提高播种面积,二靠提高单产。"关键是现在能种的田地基本上都种上了,今后类似近两年的恢复性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也表示,2006年粮食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和压力将增加,今后要稳定增加粮食供给会面临相当的压力。

  数量质量双双下降,拯救耕地刻不容缓

  事实上,仅仅保持现有播种面积都非易事。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用地规模不断扩张,"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耕地被占用的速度非常快。从1996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1425万亩。严峻的形势迫使国务院竭力拉紧耕地保护的缰绳,中国自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锐减的趋势才在2005年得到扭转。以现有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并不轻松,预计到2020年中国耕地缺口在1亿亩以上。

  与数量刚性减少并行的是,耕地"占优补劣"现象严重。我国从1999年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后,许多地方出现了只重视耕地数量平衡,忽视耕地质量平衡的倾向。各地占用的是城郊及平原地区的良田沃土,而开垦整理的耕地则大多选择山区、丘陵或滩涂。显然,统计数据不可能真实反映出这种"地力的隐形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一个新热点。出身农家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海藩在两会上大声疾呼,"我国耕地质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耕地污染十分严重。根据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3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其中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1.05亿亩,使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

  中低产田比例逐年加大。我国无明显障碍因素、质量相对较高、有灌溉设施的高产田只占耕地的35%,中低产田占到65%。在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湖南省,高产田比例由1997年的34.4%下降到目前的26.7%,减少了7.7个百分点,中低产田由1997年的65.6%增加到现在的73.3%。农业大省四川省2004年调查发现,中低产耕地已发展到41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6%。

  耕地土壤退化不断加剧。我国耕地资源中,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等原因导致的退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的40%以上。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并以平均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沙漠化面积267.4万平方公里,且扩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酸雨发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比上世纪80年代增加了1倍以上,有些地区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地步,导致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耕地质量下降的每一个方面都严重影响到粮食产量。罗海藩表示,制订《耕地质量法》已经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当务之急。

  农业科技为13亿中国人扛起维护粮食安全的大旗

  在播种面积难以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成为我国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主要途径。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考察湖南农业时明确提出:"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投入,归根结底要靠科学技术。"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翻了一番。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落后状态。200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比"九五"末期提高11个百分点,但发达国家在80%左右。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纲要明确要求在发展农业科技过程中,"创新"和"转化"两种能力应当并重。然而,超级稻在2000年就选育成功,这一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技术至今推广迟缓,历时5年种植面积仅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1/10。"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出了问题,"黄培劲认为,"过去政府为主的推广体系已经基本瘫痪,以企业为主体的体系尚未健全。目前,农民获取技术的渠道不畅,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这次参加人大会议,黄培劲随身携带着一本记载着超级杂交水稻的技术和应用知识的"红宝书"。他在长期与农民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农民还珍藏着当年的"红宝书",因而希望以这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技术的普及。

  2005年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提出到2010年培育并形成20个超级稻主导品种,每亩增产60公斤。中国有4.4亿亩稻田,超级稻的增产潜力是不可低估的。大力支持超级稻的选育、加工、推广,特别是完善农村超级稻技术推广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记者 贺大为)

  ·

  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