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股市评论 > 券商集萃 > 正文
 

券业高管问责:阚治东被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 14:48 南方周末

  

券业高管问责:阚治东被拘

  阚治东图/Phototex

  在南方证券被重组为中投证券约半年之后,南方证券前总裁阚治东因涉嫌百亿资产窟窿和证券市场价格操纵而被拘捕,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很可能意味着证券业高管问责的来临

  本报记者 冉孟顺

  3月2日中午,南方证券前总裁阚治东在上海被深圳警方带回深圳,接受有关调查。拘留的理由是涉嫌操纵证券市场价格。阚治东对此有些猝不及防,甚至连换洗衣物都来不及准备。实际上,就在阚治东被拘的前一天,南方证券另两位前任总裁刘波和郭元先也被深圳警方采取了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刑法,操纵证券市场价格最高可获刑5年。

  这也出乎整个证券业大多数高管的意料之外。在南方证券基础之上重组而成的中国

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证券”)于去年9月正式成立,这几乎让前南证高管松了一口气———他们大都以为此事告一段落,从此可以高枕无忧。

  事实上,就在南证前总裁被抓捕期间,中国证监会也专门召开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会议。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尚福林主席指出,重点治理证券发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和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等业务中存在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虽然尚的讲话没有提到南方证券,但尚福林颇有意味地强调,要密切关注“高风险证券公司和高风险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阚治东任内:新增100亿窟窿?

  阚治东在中国证券江湖中颇具传奇色彩,个人生涯跌宕起伏。

  四年前,阚治东赴南方证券履新,他肩负着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拯救南方证券。这是一个能让他在证券江湖东山再起的重要机会。

  深知南证困境的朋友曾规劝阚治东不要接手,他们认为阚治东的工作很可能徒劳无功。

  “海水铺天盖地涌入,你想还能怎么办?换个船长也无济于事。”一位朋友回忆道。

  阚治东仍希望能重温昔日荣光。回想1996年,万国证券在一年前的“3·27事件”中巨额亏空13亿,阚治东所领衔的申银证券仍大胆地接下万国证券这个“烫手山芋”。在不足半年里,阚治东率领新的申银万国赚取了6亿多的利润,阚由此声名鹊起,被称为“赚钱机器”。阚治东期望能在南方证券上力挽狂澜,重现旧日奇迹。

  然而,历经一年半的苦心经营后,阚治东还是无力回天,于2003年12月黯然去职。

  阚治东还得面临冷冰冰的事实:南方证券不良资产总窟窿超过200亿元。20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据知情人士透露,接管领导小组随即开展了一场“百人百日查账”行动。

  据中国证券报等媒体公开报道,南方证券接管小组在当年6月底向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报告,反映了南证的内部问题:南方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的金额超过80亿元,国债欠库和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透支总金额超过100亿元,代客委托理财业务亏损金额超过30亿元,也就是说,南方证券不良资产总盘子超过200亿元。

  2002年7月,阚治东在南方证券就任一个月后曾接受记者的专访,当着记者面,阚对某家媒体的报道颇为不平,“有家报纸说南方的不良资产有数百亿,怎么可能!”

  阚治东对记者明确表示:“肯定地说,(南方证券)包括委托理财,包括自营规模,绝对不可能有超过100亿那么多。”阚治东透露的数字与南方证券2002年的财务数据大致吻合,其财务数据显示,南证挪用客户保证金和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透支的总金额不到100亿元。

  现在,阚治东面临一个很难自圆其说的数字:他赴任时,南证窟窿不到100亿;他离任后,南证窟窿超过200亿。这只有三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阚治东就任之初,自身也没有完全摸清南方证券的不良资产状况;第二种可能性,他已经清楚或大致清楚南方证券的不良资产状况,但是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披露真实状况;第三,也就是最被各方人士认可的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在阚治东任职的一年半内,南方证券新增了不良资产。

  如果说,阚治东就任时南证不到100亿窟窿是以前高管的违规经营造就,与阚治东无关的话,那么,对于自己任期内新增的不良资产,阚治东该如何交代?

  阚治东目前羁押在深圳上梅林看守所,不允许接受任何记者采访,警方也表示正在办案期间无可奉告。

  新增挪用保证金64亿?

  根据公开报道,2004年1月2日,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人民银行调集了83.35亿元的再贷款保证个人账户的保证金日常支付,这发生在阚治东去职不到一个月的短短时间里。有分析人士据此测算,83.35亿元的央行再贷款恰恰说明:南方证券的个人客户保证金被挪用的缺口在83.35亿元左右。

  阚治东任内,南方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的具体数目,至今有多种说法。

  《财经》杂志曾披露南方证券2002年的挪用保证金的测算。根据该报道,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5月发布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其中给出了如何计算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金额的公式:

  挪用金额=(代买卖证券款+受托资金)-(客户资金银行存款+客户清算备付金存款+交易保证金+受托资产)

  公式中所指客户包括经纪业务客户和受托投资管理客户。

  当公式计算值≤0时,表明证券公司未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当公式计算值>0时,表明证券公司已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其挪用金额为公式的计算值。

  由此一目了然,将南方证券2002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所公布的数据按照该公式推算,南方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可能为19.17亿元。

  因此,阚治东面临着又一个很难自圆其说的数字:他赴任时,南证挪用规模19.17亿;他离任后,挪用规模达到83.35亿。也就是说,在阚治东任职的一年半内,南方证券新增的挪用客户保证金最多可达64.18亿元(83.35亿-19.17亿)。

  记者就64亿挪用规模这一数据向证券业界资深人士和一些主管官员求证时,大多数人对此数据并不感到惊讶。

  不管具体数字如何,有一点不容置疑:阚治东就职期间加剧了南证的挪用保证金行为。

  知情人士透露,阚治东挪用保证金主要是帮助一些委托理财客户解套。据其透露,随着股市不断恶化,一些大股东也是委托理财客户对阚治东开始失去耐心,不断上门逼债,要求南方证券还钱。

  此时,处于财务困境的南方证券无法归还这些委托理财资金。阚治东无奈之下采用了如下的出逃办法:客户在南方证券所开的账户下购入一定金额的股票,股票金额与客户的委托理财的本金金额相同,然后,客户通过转托管的方式将这些股票转移到其他券商,这些客户于是从南方证券顺利实现“胜利大逃亡”。

  关键在于,南方证券当时资金已经捉襟见肘,购买股票的资金从何而来?答案已经没有悬念:挪用客户保证金。

  接近阚治东的知情人士则认为:阚治东挪用保证金帮助一些委托理财客户解套也是无奈之举。委托理财业务一直是困扰南方证券的一颗毒瘤,阚治东就任以来一直试图压缩南方证券的委托理财规模:阚上任之始,南证的委托理财规模约为80亿元,而到2003年10月,阚已经把其压缩到28亿元。

  知情人士还透露,阚治东一直想拯救南方证券,但由于没有根基,受到掣肘,事事都需要得到大股东的支持,对大股东还钱的要求作了一些妥协,但这些妥协也是经过公司高层会议讨论后决定的,同样也应该是“集体决策非个人行为”。

  豪赌“双哈”?

  南方证券财务困境持续恶化,还与阚治东继续支持孙田志豪赌“双哈”有关,孙田志已因此被判刑。“双哈”分别是指哈药集团和哈飞股份两只股票,在南方证券前任董事长沈沛在任期间,孙田志作为南证的副总裁和首席操盘手,就完成了对“双哈”的建仓和做庄。

  阚治东就任南方证券总裁后,也曾试图压缩做庄规模,并从当时南证做庄的数只股票如上海机场、升华拜克等重仓股实现撤退。但在“双哈”股票上,阚治东任内,南证仍继续加仓。在阚治东离任后,从双哈的公开信息上,人们才发现阚治东的惊人之举:南证垄断了93%的哈药流通股,把持了90%的哈飞流通股。

  阚治东继续重用孙田志的做法至今令人费解。孙田志的操纵股价行为已让南证跌入深渊。阚之前的南证总裁郭元先一直试图撤换孙田志,并成功将孙田志老巢———南京管理总部的总经理和财务经理撤换,但此事因他中途调离而停止。

  实际上,大多数南证员工都认为“郭元先确实对证券了解不多,但是个老好人”。对于这次郭元先与阚治东一起被抓,不少员工感到可惜,认为“老郭被抓真有点冤大头”。而另一位同时被拘的前总裁刘波,长期与南证前董事长沈沛搭档,对于沈沛期间留下的烂摊子,刘有一定的关系。

  阚治东虽然被称为上海滩证券“三大猛人”,但了解阚治东的上海朋友指出:阚当年在上海做股票时风格非但不猛还很谨慎,还因为赚两毛钱就走而被圈内人戏称“阚二毛”。阚治东后来在“双哈”的惊人举动让这些朋友同样感到费解。

  现在看来,阚治东在“双哈”继续做庄上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看错大势”,阚治东就任时刚好碰上2002年的“6·24”行情,阚治东曾意气风发地说“2200点不可能永远是历史最高点”,事实上,这个时候的熊市大趋势已经形成,与市场对抗只能是螳臂当车;二是股票投资模式已经发生改变,随着基金和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进入,价值投资理念开始成为市场主流,以前“有庄就灵”的操作方式和投资理念已被摒弃,“双哈”股票成为压死南方证券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