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复原乳新规:为奶产业恢复元气(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10:22 经济参考报

  面对名目繁多的奶制品,消费者在选择时多少有点晕

  去年以来,一直呈升温态势的中国奶业突然“冷”了下来: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奶价不涨反跌,奶农比较效益大幅降低。与之相伴的是各地奶农被迫“倒奶杀牛”,奶农的
泪水和被倒掉的牛奶一起流淌。

  业内人士分析,奶价下跌有市场和季节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进口奶粉的冲击。一些乳品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顾奶源基地的长远发展和广大奶农的利益,大量进口奶粉替代国产原料奶生产液态奶,导致奶业出现怪现象:大量鲜奶被迫倒掉,而消费者却只能喝奶粉还原、营养缺失的复原乳。

  为维护我国奶农和消费者权益,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9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国办24号文件),指出一些企业使用复原乳生产加工液态奶,在产品标识上误导消费,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并要求自2005年10月15日起,凡在液态奶生产中使用复原乳的,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复原乳”字样。

  自国务院新规定生效已经有四个多月了,记者近日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奶牛养殖区了解到,企业收购奶农生产的鲜奶量比去年上半年有所增加,企业找借口压级压价的行为有所收敛。一些奶协负责人介绍说,大型乳品企业又开始争夺奶源了。在乳品消费市场,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推出标有“复原乳”字样的液态奶产品。这说明,国务院关于“复原乳”的新规定开始起作用了。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一政策不仅改善了奶农经营状况,对我国奶产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企业热衷洋奶粉,奶农落下辛酸泪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产业化办公室刘永明处长介绍,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现在农民养牛的利润大幅下降。一头奶牛的有效产奶期在六年左右,扣除饲料费用,每头奶牛每年收入也就是2000元左右,六年的奶资收入基本上相当于买牛的投入,所剩利润也就是牛犊钱。

  山西阳曲县委书记赵伟东告诉记者,2005年上半年牛奶价格一路下跌,从0.85元/斤降到了0.6元/斤左右。而且饲料价格比上年上涨不少,同期价格由每吨1300元逐渐涨到现在每吨1500元。多数奶户不仅赚不到钱,而且开始赔钱。由于奶牛养殖的比较效益大幅下降,一些地区出现了“倒奶杀牛”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去年以来的奶价风波呢?

  据专家分析,我国加入WTO以来,按照中国政府承诺的关税减让计划,乳制品进口关税一路降低,导致国外乳制品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国产原料奶被挤压,约有十万户奶农的饭碗被洋奶抢走。

  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乳品进口量达34.7万吨,其中进口洋奶粉对我国奶业冲击最大。2004年,我国进口洋奶粉14.5万吨,比2001年的六万吨增长1.4倍。

  据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介绍,我国乳品企业大量使用奶粉做复原乳始于2002年。当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按照中国政府承诺的关税减让计划,进口洋奶粉关税开始下降,到2004年,关税已由25%下降到15%。

  洋奶粉的大量涌入不动声色地影响着国内乳制品生产格局。进口洋奶粉在价格、质量等方面都比国产原料奶有优势。目前,洋奶粉的进口价在每吨2.15万元左右,而国产奶粉每吨高达2.6万元。其次,洋奶粉的卫生、质量也比国产的好。

  这样一来,国内奶粉生产和奶粉市场受到了强烈冲击,一些中小奶粉生产加工企业或被兼并或者倒闭,市场上国产奶粉销售也大不如前,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婴儿父母把购买洋奶粉作为首选。山西省太原、朔州等地半数以上的乳品企业在近两年内被迫倒闭。

  国办24号文件规范了奶企业行为

  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说,国务院办公厅24号文件出台后,在行业内引起很大震动。因为国务院针对一个产品进行专门研究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建国以来还是首次。国家对液态奶标识的管理和对乳品企业行为的规范,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护奶农利益的重视,将对我国奶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呼和浩特市奶业协会秘书长巴根纳认为,国务院针对液态奶产品下发专门文件,抓住了奶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乳制品主要以液态奶为主,乳品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用进口奶粉替代本地原料奶,对千百万奶农的生存问题构成了威胁。随着加入WTO以后乳品关税的逐步下调,洋奶粉对民族奶业的冲击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

  据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的奶站主和奶农反映:国务院新规定出台后的这几个月,大企业收购原奶量明显增加了,价格也有所回升。在山西阳曲县,牛奶收购价格已经从上半年的1.3元左右回升到目前的1.6元左右,而且奶站集中挤的牛奶基本不再有拒收现象。

  伊利、蒙牛等乳品企业均表示,以前在酸奶中曾经使用过复原乳,不过比例比较小。但接到国务院通知以后,都不再使用复原乳作为酸奶的生产原料。蒙牛乳业集团董事长总裁牛根生、伊利集团总裁潘刚等人认为,国办24号文件可以进一步规范乳业市场发展,对奶农、消费者和中国乳业的发展都有利。

  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奶农和奶企的密切合作

  去年以来牛奶价格大幅下跌在奶农心中引起了一片恐慌,也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关注。据业内人士分析,2004年有关部门出台的“禁鲜令”,事实上放宽了牛奶制品的准入门槛,降低了原料标准,为乳品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粉敞开了了大门,使得乳品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受到了很大冲击。

  根据“禁鲜令”规定,所有品牌的乳品都禁用“鲜奶”标识,不论是以生鲜牛奶为原料加工,还是以奶粉为原料还原,均称为牛奶。当前乳品加工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一直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的困扰,上述政策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通过降低鲜奶加工比重、增加奶粉还原制品来降低生产成本的良好机会。而缩减本地原料奶的购入量,必然导致原料奶价格波动。

  王怀宝说,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下,我国奶业近几年快速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发展态势,大量散户的奶牛开始集中在园区里按统一标准进行饲养,原料奶质量不断提高。而伊利、蒙牛、三鹿、古城等乳品企业也积极投资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建立集中“挤奶站”、发展原料奶收购商和采购网络。

  然而“好景不长”。有了洋奶粉替代,不少乳品企业开始“喜新厌旧”,压级压价,拖欠奶款的事件从去年开始就时有发生,去年以来有加剧的趋势。农业部门的专家分析,奶价大幅下跌严重挫伤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长期发展下去,我国奶源基地就会逐步丧失,奶业发展就会受制于人。

  一些专家指出,我国奶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和奶农必须建立利益共同体。企业应当优先使用国内鲜奶。国办24号文件关于复原乳的政策实行几个月以来,鲜奶收购量虽然有所回升,但总的形势还不容乐观。特别是大型乳品企业并没有按规定标明复原乳,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

  王怀宝说,24号文件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监管部门切实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加大检验监督力度,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如果不执行规定的企业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诚信守法的企业将受到不公平待遇,奶农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也将继续受到损害,奶业的发展也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复原乳新规:为奶产业恢复元气(2)

  乳品厂家大量使用“复原奶”,还造成一个后果,就是使一些地区的奶业市场出现了鲜奶“过剩”的怪现象。

  2004年11月20日,浙江乐清市清江镇奶农正在倒掉因无人收购而变质的牛奶。(资料照片)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