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十一五北京国资净资产收益率将达年均5.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00:13 北京现代商报

  “坚决压缩国有经济的行业跨度,将国有资本集中到具有行业优势、保障城市安全运营和带动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北京市国资委昨天发布的《北京市国有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5年北京市国有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思路。《规划》进一步指出,将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产业四大板块中的优势产业和企业集中。

  压缩国有经济行业跨度

  行业分布面过宽是目前我市国有资本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据规划数据显示,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市国资委监管范围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涉及20个门类的17个;在国民经济的95个大类行业中涉足76个行业,行业分布面为80%。

  规划中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市不但要压缩国有经济的行业跨度,将国有资本集中到具有行业优势、保障城市安全运营和带动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还要压缩企业数量和管理层级,将国有资产集中到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或优势企业。在上述两项“压缩”的同时,还要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使国有资本向价值链的高端聚集,提高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国有资本利润总额将翻一番

  规划中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市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保持在年均105%左右,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年均5.5%左右。利润总额基本实现翻一番,达到200亿元左右,一级企业层面基本消灭经营性亏损。

  这是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目标。规划明确提到,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要求和国有经济功能相适应的具有较强整体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在国有经济总量方面,到2010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量达到1万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3000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而在国有资产布局优化上,到2010年,我市基础设施、公用服务和现代制造业中的国有资产占国有资产总量的80%以上。

  建立国企风险投资基金

  “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是目前北京市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截至2004年底,市国资委监管范围内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2915户,其中大型企业只有228户。要从总体上提高国有企业的规模,提高效益和竞争力,就要解决资金问题。

  为此,《规划》指出,一方面要搭建国资委融资平台。通过注入资本金等资金杠杆促进优势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支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建立国有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和替代性产业,支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通过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培育符合北京城市功能形态的先导性产业。

  此外,还要建立不良国有资产托管平台,处置不良国有资产,盘活变现股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为了让企业轻装上阵,要加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促进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和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切实增强企业的活力。

  严格控制国企炒股炒汇

  除了搭建国资委融资平台,加强在资金方面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也是提高其经营效益的重要方面。为此,《规划》明确,要加快实施《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企业惠及核算管理,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

  为控制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方面,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要保证企业效益,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另一方面要防范企业风险。《规划》明确指出,国资委将严格控制企业进行股票、债券、期货、外汇、对外担保等高风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和预警机制,确保企业经营安全。

  市场猎取经营管理者

  搞好国企,经营管理者是灵魂,所以要大力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推进企业负责人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此,《规划》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由行政管理向出资人管理转变,由集中统一管理向分层分类管理转变,由突出定性评价管理向突出业绩考核管理转变。

  具体地说,要继续推进内部竞聘、社会招聘和市场猎取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快推进董事会聘任经理层成员的步伐。增加外部董事的比例,充实国有独资公司职工董事,不断优化董事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在监督董事会决策方向、程序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职能。

  

十一五北京国资净资产收益率将达年均5.5%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