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中国科威特”的成长烦恼(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5:01 南方周末 | |||||||||||
“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这是当下中国经济呈现给世人的显著特征,现在,包括中央决策层在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痛切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增长下去了! 我们没有本钱这么增长———即使是储量最丰富的煤,我们的人均占有量也达不到
我们选择了三座煤城作为观察点:陕西榆林(煤气油盐兼备但以煤为主)、江西萍乡和吉林辽源,按照《中国资源(矿业)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与科技对策研究报告》的分类,它们分别处于资源城市的发展期、警戒期和危机期。 中国有95座高度依赖矿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58座是煤城),它们正是粗放型中国经济的注脚。对生活在那里的七千万人而言,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一个命运攸关的课题。事实证明,只有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不仅适用于资源型城市,对其它类型的城市亦如此。 现在,辽源和萍乡正致力于解决产业替代和环境污染问题,榆林也意识到自己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无法沿袭过去的资源开发模式,而这些问题又都不是哪座城市所能独力解决的。经验已经表明:不能等到资源濒临枯竭之时再来考虑城市转型和环境整治,那是一种代价高昂、事倍功半的做法。对于榆林这样的新兴资源城市,它们必须从青年期就开始为自己的养老账户积累资金。 如果说资源性城市依赖资源生存发展的周期相当于人的一生,那这三座城市就是老中青三代。计划经济时代,资源城市的命运完全不取决于城市自身,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模式双重转轨的今天,应当相信,不仅新一代有可能跳出老一代的命运,中年一代老年一代的命运也有希望迎来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