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悼念 王选(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4日 00:31 北京现代商报

  人物素描

  虽然作为方正的象征,但王选首先是个学者,许多在他生命中偶然擦肩而过的人们都不约而同有着这样的回忆:朴素、沉默寡言、身体虚弱而意志坚定。他总是能够很清醒地
看到自己人生的一个个十字路口,并且极富理性地、有创意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王选一直淡薄名利、淡薄利欲地看待惊人的成就和艳丽头衔,永远朴素地、富有爱心地生活着、工作着。工作,就是他的生活,从1975年开始18年的研究工作中,他不曾享受过周末,不曾拥有常人拥有的轻松享乐时光,但是他懂得享受自己的创造。在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中,无所计较地奉献,他所享受的,也正是奉献本身。

  走在印刷界前沿,他没有居功自傲;进入方正技术领军,他没有占地为王。“先做个好人才能成就事业”是他诚恳的信念;“不是企业家,只是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是他对自己的评价。王选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的判断力,他能够准确选题、适时求变。在年代的局限之下,他跳跃出来做了许多没人理会的事情:锻炼英语听力、软硬件结合、查阅国外文献……种种细节,最终证明付出的辛苦都是最坚实的累积。

  

悼念王选(2)

  北京大学: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布设灵堂

  昨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北京大学的办公楼,北京大学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也是在今天上午从网上得知王选院士去世的消息的,该工作人员表示,早就知道王老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目前他们还在等上面领导的通知,才能知道下一步的悼念安排。

  昨日下午5时14分,记者拨通了北京大学宣传部长赵为民的手机,他告诉记者,王选院士的身份很特殊,既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同时又是两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到目前为止,北京大学成立以许智宏校长为主任的治丧办公室,并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纪念大厅布设灵堂供师生员工吊唁。

  随后,记者赶到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在纪念大厅里,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搬运3米多高的灵堂支架,同时灵堂的布幔已经备齐。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灵堂的搭建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中。

  “方正”即一方之正,一方之中,一方之主,指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为世界中文电子排版技术的主体和正宗,在中文电子排版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方正”一词与“北大”相连,从形式上看,十分和谐;从内容上看,表现了北大的精神意蕴。

  方正的第一桶金是从王选的科研经费中“抠”出来的

  方正的第一桶金是从王选的科研经费中“抠”出来的,当时是在1984年,北京大学决定办公司,但经费从哪里来,从王选的“748”工程的科研经费中抠出10万元,成立“北京大学科技开发公司”。在1986年公司正式注册后,北大从学校的教研经费中挤出40万元来支持公司的运营。1988年,北大的这个公司和王选的“748”工程走到了一起。

  “748”工程是研制激光照排系统的工程,1988年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贷款,购置激光照排系统,改善大学的印刷设备,当时王选设计的IV型机,不仅可以还原汉字,还能生成照片和各种图形,一个控制器既支持激光打印机,又支持照排机,文字生成速度是汉字每秒钟710个,英文1000多字,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世界银行还决定以国际招标的形式选购照排系统,这为各国生产厂商提供一个角逐的舞台。为了迎战,北大参与王选的华光IV型系统的生产和推销。

  1989年华光IV型系统在世界银行一举中标,这一年激光照排系统销售额达6000万元人民币,1990年达一个亿,华光系统被国内大多数省份报社采用,国外的照排系统被淘汰出局。王选的技术刷新了一个时代!

  1991年“北京大学科技开发公司”改名为北大方正。中国高科技的著名品牌诞生。

  1992年,北大方正以500万美元与香港金山公司成立了香港方正有限公司。

  结交张旋龙,启动方正海外市场

  金山公司的老板叫张旋龙。早在20世纪80年代,张旋龙就开始和北大打交道。后来据张旋龙回忆,第一次知道王选这个名字是在日本。

  1984年,张旋龙做成了当时业内的第一大单,一次进口500台NEC机器。1985年,NEC请张旋龙去日本。在日本筑波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张旋龙看到世界各国参展的都是机器人、微型汽车等高科技产品,而中国馆里尽是些陶瓷、剪纸之类的工艺品,实在有点心痛。“突然眼前有一样东西把我的视线揪住了,那是一个用有机玻璃箱装着的激光照排系统。我是做电脑生意的,见到我们中国的电脑技术达到这种水平,心中实在有一份难言的惊喜。”

  之后,张旋龙去找王选谈合作,把家族的企业金山公司的大部分资产拿出来和方正合资成立方正(香港)公司,1995年在香港上市,成为香港第一家以中文计算机软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合资以后,王选交给张旋龙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方正海外市场。

  1995年,当上了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的王选对当上了总裁的张旋龙说:“张旋龙啊,你香港做的不错,你应该到马来西亚开拓方正照排系统的市场。”张旋龙问:“马来西亚有什么市场?”王选说:“马来西亚有800万华人。”有钱赚,张旋龙就去,一共投了200万港币做了起来,1995年9月,张旋龙和王选一起到日本参加展览会,王选说:“我们现在可以做日本了。”张旋龙就去了,带了50万美元过去,到2000年9月,软银向日本方正注资1000万美元占17%股份的时候,日本方正的估价已经近6000万美元。不仅如此,王选的照排系统卖到了韩国、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

  不做王安 急流勇退

  王选坚信高科技是年轻人的事业,他一直拿美国华裔巨头王安引以为鉴。

  生于1920年的王安,28岁发明了磁芯存储器,1951年创办王安试验室,20世纪70年代王安公司的办公系统在美国市场独占鳌头。然而,老年的王安在技术方面跟不上发展的浪潮,在人事管理方面,培养家族势力,让能力并不出众的长子任总裁,使公司内乱不已。

  王选注重培养后学,甘当人梯。王选任命三个年轻人担任研究室主任,其中肖建国研制了世界第一个大屏幕中文报纸组版系统,后来成为北大方正集团副董事长,方正技术院院长。阳振坤发明了一个处理三次曲线轮廓的新算法,使中文字形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刷新了王选1982年欧洲专利中大约50%的内容。

  从一项技术创新开发一个产品,启动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企业,最终形成一个中国人长期保持技术领先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产业,这是一个奇迹。王选是这个奇迹的主要创造者。

  王选年谱

  1937年2月5日

  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54年秋

  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前两年以学习基础课为主,师从江泽涵、程民德、丁石孙等一批著名学者。

  1958年

  大学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当助教,主持电子管计算机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工作。

  1961年

  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1975年

  休病在家的王选投入到国家“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中的“精密照排系统”项目的研制工作中。

  1980年9月15日

  王选为首的课题组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地排出了一本《伍豪之剑》的样书,这是中国在告别铅字的历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

  1986年

  《经济日报》成为全世界第一家采用屏幕组版、激光照排的中文日报社,并于翌年出版了国内第一张激光照排的报纸。它的印刷厂在一举卖掉了全部铅字后,还举行了隆重的“告别铅与火”庆祝大会。

  1989年

  华光Ⅳ型机开始在国内新闻出版、印刷业推广普及,这年年底,所有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退出中国内地市场。

  1995年7月

  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由王选任院长,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同年,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001年

  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赢得了我国科学技术界最高的荣誉。

  北大BBS悼念留言

  截至昨日23时10分,北大未名BBS站已有368条哀悼王选教授留言。现在大学生还在放寒假,否则北大未名BBS站上的悼词一定会不只几百条。

  默哀,北大的损失,中国的损失!!!!

  最沉痛哀悼!王教授是学界典范,国人的骄傲!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刚刚回寝室,听到消息,天啊,都惊呆了心里悲伤死了。bless 沉重悼念!!

  园里的大师走的太多太快了,真的好想哭啊!!有人去未名湖放灯吗?

  May peace be with his soul in heaven.(在天之灵安息。)

  一束曙光救汉字兴炎黄功炳千秋德延万代,两行热泪悼英才惜国殇神采百年丰碑一座!

  先生,走好

  跨越式的选择

  “中文激光照排设备”的成功,在我国是标志性的,在国外也是令人叹服的。当年的“748工程”引无数研究机构投入当中,当别人啃国外已经有所进展的骨头时,王选则挑选了一个无人涉足的方向,直接研制在西方还没有问世的技术。在别人看来,王选的研究实属“登天之举”,虽然看起来壮志凌云,但似乎不切实际。人们的担忧似乎很正常,但是创新之举就是如此,选择必然意味着放弃,选择艰难、选择风险,放弃现成的技术基础。

  跨越本身如此辉煌,敢于提出跨越的构想无疑英勇。对于王选来说,看似疯狂的构想其实是踏实的、理性的。他在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的外文杂志,当时几乎无人问津。大家都在关心自己手里的研究,关心国内的需求,而忽略了同类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那时候,有5家单位选择在已有技术上寻求新的突破,而王选则另辟蹊径,越过美国、日本流行的成熟设备,直接挑战在国外刚刚初显端倪但尚未成功的中文激光照排技术。成功也绝不是偶然的,数学、硬件和软件融会贯通的知识与实践才是创新的支撑点。

  我们能够体会王选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能够支撑病痛身体,日复一日地挤公交车去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外文资料,能够为了节省复印费,一本本地手抄……这绝对出自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现在,正在我们刚刚大行创新之路的时刻,王选带着往日的辉煌离去了,留给我们一些他的精神去缅怀,给我们沉痛的一击,重新拾起当年那个艰苦岁月的、令我们中国人振奋的种种创新的启示。王选谈及跨越式地解决了原有技术与实际需要的矛盾时说“这实际上是逼出来的”。所谓创新,不过如此,一种毅力融于实践而已。

  王晓然

  各界反馈

  据中国发明协会有关工作人员回忆,王选是个极其朴素的人。在一年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某专利颁奖典礼上,这位工作人员见到了王选,“他身穿蓝色的卡小褂,头戴一顶小帽,一如他的简朴。”不但身着朴实,性格上王选也属于沉默寡言的类型,“他不爱说话,往往问一句才会说一句,标准的研究型学者的风范。”据这位工作人员说,王选从2000年担任中国发明协会的名誉理事长,2002年王选被诊断为肺癌,身体不好再加上工作繁忙,发明协会的人很难再见到王选。当记者告知这位工作人员,王选教授逝世的消息时,此人连连表示惋惜。

  本版文字 刘亚力 金冰 邓琳 赖大臣 王晓然

  本版漫画 王晓莹 本版摄影 杜刚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