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还会长期发生作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 09:23 南方日报 | |||||||||||
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还会长期发生作用 不少专家认为,“2006年通缩成定局”论有待商榷
各个部门应该对照现有的体制与政策,把促进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的增长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衡量社会公平和官员政绩的重要手段。 中外专家普遍看好 “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对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作了如此概括。他进一步表示:“对于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我是持乐观的态度,当然也是谨慎的乐观。” 与李德水持有同样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十分看好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她认为2006年中国的增长动力将更坚实,其中包括更为强劲的国内需求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央行近期的操作导致宽松的金融环境:货币供应和信贷增加。”梁红补充说。 在对2006年宏观经济走势进行判断时,各方分析机构及其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内外经济严重失衡、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分充裕、企业利润增幅下降过多等诸多客观存在的负面难题,依然会是今年经济运行中要力争克服的障碍。 专家们进而指出,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还会长期发生作用。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虽会出现回落,但还会保持较快的速度。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如果不出现大的问题,今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稳定回落的态势,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9.2%。” 日前,高盛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不平衡并不显著,加之政府管理经济周期的能力不断改善,中国经济总体向好。同时,高盛将中国经济2006年和2007年增长率的预估分别从9.0%、8.5%调高至9.6%和9.1%。 一项最新的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今年经济运行仍处快速的上升通道中。 通缩阴影是否越来越重 从2005年初以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走低,特别是到了9月份更是回落到0.9%,低于1%,为2003年9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与之相伴,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等重要价格指数的涨幅也逐渐趋缓,国内企业利润增长快速下降,国内有11个行业产能过剩。 在此背景下,从2005年下半年起,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将出现通缩的观点不断增多。至2005年底,不少机构、学界人士甚至认为2006年的中国经济会被越来越重的通缩阴影所笼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却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出现了通缩迹象,但认为“2006年中国通缩成定局”是有待商榷的。 易宪容分析,从2005年以来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增长势头、个人消费及国内商品零售业的增长势头等方面综合考察,整个经济没有出现周期性变化,更没有出现经济周期性的衰退。另外,从货币供应量的情况来看,虽然货币整体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出现货币严重紧缩状况。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达了与易宪容相近的观点,“2006年的物价形势总体上来讲,会稳中有所回落,但是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2005年CPI涨幅在1.8%左右,2006年会回落到1.5%左右,甚至更低一点。 多管齐下调整消费储蓄失衡 虽然大多数专家们判断2006年中国经济不会全面通缩,但鉴于经济转型过程暴露出的诸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负面问题,广大居民的“消费热情”不高,并给银行体系带来居民储蓄率居高难下的隐忧。 “正是由于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过高,包括居民储蓄率高和政府储蓄率高,以至于我们国家如此高的投资增长率以及如此高的资本形成率都无法吸纳掉国内的储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分析指出,目前经济发展中所有的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的赵新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从2005年初已经列入了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回顾2005年,财政政策对于提高消费并未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长期看,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有自己的看法,“单项改革对促进居民消费收效不大,应该多管齐下。”他认为,各个部门应该对照现有的体制与政策,把促进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消费的增长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衡量社会公平和官员政绩的重要手段,从税收、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改革入手,排除一些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本报驻京记者郑春峰实习生刘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