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界动态 > 正文
 

李德水回应学界论战:中国经济通缩通胀一线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9:39 南方日报

  2005年的经济大幕已经落下。在这一年中,中国经济究竟是遇到了通缩还是通胀?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对这场贯穿全年的争论作出了回答。他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状态是“通胀、通缩一线间,两种可能都要去关注,都要努力防止。”

  通缩不是必然

  “通货紧缩”曾一度成为2005年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2006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发布的主题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考验”的报告,称随着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出现供应过剩,中国经济可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这篇研究报告的出台,更是将“中国经济将会出现通缩的观点”推至顶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一直坚持认为,经济在去年9月就已经出现了通缩。他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很可能在2006年初再次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中。从国外通行的数据分析,目前中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的事实似无可争辩。

  但是,李德水很不赞成他的观点。“现在还不能说必然产生通货紧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景气中心最近对全国100多位经济学家做的一个问卷调查。认为2006年出现通缩可能性不大的人占64%,认为根本不可能的占7%,也就是说认为不太可能出现通缩的人占了71%,认为可能性很大的只有5.3%。

  不过,他也承认,导致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因素确实是存在的。除了部分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这个因素以外,另一个应该关注的就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价格低迷。

  在李德水看来,造成价格低迷的因素仍然有很多。如出口受阻,可能会产生价格的低迷。再其次,居民收入特别是贫困的居民群体的收入增长仍然比较缓慢。城乡里有1亿多生活比较困难的居民,他们的消费能力没有上去或者上去比较慢,这些都可能使造成物价低迷。

  通胀压力仍然存在

  在一些经济学家大喊出现通缩之时,仍然有专家认为,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德水也表示,“我们还要看到,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是存在的。”

  认为存在通货膨胀因素的专家们的理由是,国内的资源价格仍然被政府管制。对此,李德水也认为,由于政府仍然在控制

成品油的价格,使得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不仅如此,服务价格方面也有很多受政府管制的,这块也可能上涨。另一方面,如果今年气候不好,粮食就有可能减产。粮价上涨的因素,再加上工资水平的提高,将会使很多物品的价格也会上涨,再其次,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大,货币的流动性过剩,也是会导致通胀。

  “我们不要担心,不要人为地去渲染通缩的可能性有多大。但是在措施上我们要认真地研究,一点不能大意。”对于通缩和通胀的争论,李德水在分析完原因后强调,仍然要谨慎对待。

  产能过剩“冷”效应渐显

  过去一年中,产能过剩造成的工业利润大幅回落也成了经济中的老大难问题。不论是国家发改委还是国家统计局的官员都曾多次表示担忧。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经济学家据此判断,中国经济在开始慢慢变“冷”。

  “当前中国的突出问题是某些行业产能增加过快。”昨天,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时,李德水仍然表现得比较担忧:“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严重,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4日,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也表示,随着近两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良后果逐步显露。

  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由于严重供大于求,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幅回落,有的已经跌破成本;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亏损企业增加。

  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且能力仍在不断释放,2005年二季度开始钢材市场价格持续下跌,2005年末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比年初下降31.03点,其中建筑用钢材价格比2005年最高价位下降22%左右,板材价格下降28%—43%。

  对于如何解决多个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李德水认为,从根本上说是靠市场的力量,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来调整它。“要相信投资主体、企业和银行,他们总是会分析市场,会寻找出路的。”一方面他们会努力去开拓产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他们在决策投资的时候也会谨慎行事。因为市场的力量,将会使那些落后的生产能力无法生存,必然会被淘汰。

  在李德水看来,政府在这些事情上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说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制定有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在信贷上面采取一些引导措施。另外我们还要依靠法律的手段,通过法规来限制一些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工艺的发展。

  李德水进一步表示,“对于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我是持乐观的态度,当然也是谨慎的乐观。”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实习生 刘丽琴

  相关报道

  联合国报告预测

  中国印度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全球

  据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联合国25日于此间发布的一份名为“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的年度报告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将延续2005年温和增长的趋势,保持略高于3%的中等增长速度,中国和印度仍将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报告指出,过去十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3%,预计2006年将维持这一水平。2005年大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减缓趋势在2006年仍将难以反弹。美国增长率将进一步减缓至3.1%,欧洲经济难有起色,增长2.1%,日本经济增长预计能维持在现有水平,约2%。

  相比较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强劲增长势头只是略有减缓。基于低利率、低通胀以及对初级商品的强劲需求等有利国际经济环境,报告预测发展中国家2006年的经济增长会超过5.5%,而去年和前年增长率则分别为5.7%和6.6%。

  报告认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继续攀升带来的不断增加的美国外债将会使外国投资者丧失信心,最终可能会导致美元大幅度下跌,引发无序调整,同时使不少发展中国家面临货币升值压力和外汇储备上升带来的政策难题。报告同时指出,持续走高的

石油价格
房地产
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以及不能排除的禽流感全球蔓延的风险,也将威胁全球经济。

  链接

  国内物价涨幅去年全线回落

  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比上年全线回落。

  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农村上涨2.2%。从构成看,食品价格上涨2.9%,涨幅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2%,居住价格上涨5.4%,其余商品价格则略有下降。

  2005年,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回落。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3%,涨幅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涨幅回落1.2个百分点。

  2005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1.6%,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

  据新华社

  

李德水回应学界论战:中国经济通缩通胀一线间

  制图:陈健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