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4万亿储蓄让人欲喜却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09:31 中国经济时报

  ■巫继学

  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截至去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这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去年第三次跨越万亿元大关。(2006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消息传来,倒让人欲喜却忧。

  从正面意义上说,城乡居民经济生活有了新的改善,居民手上有了更多的闲钱。说这表明居民富裕程度在提高,似不为过。但如果深入分析,也许这笔数字给人们的启示还更丰富,更耐人寻味。

  一方面是居民储蓄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居民的消费增长却持续走低。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并未上扬而是一直低走。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接近20个百分点。这似乎不可思议,难怪有关通缩的种种预言总是难以挥去。

  这究竟是为什么?居民将多余的钱储蓄起来而不更多地用于消费。这决非无缘无故,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

  首先,且不要被这14万亿储蓄的数字冲昏了头。仔细想想,这笔储蓄并不能说明富裕的平均程度,也就是说这并不完全代表居民共同富裕的增长。居民储蓄14万亿元,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看上去人均拥有的存款超过了1万元,但这一数据是建立在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47基础之上的。在相对贫困弥漫的经济生活中,消费升级的期望注定是要落空的。联系到中国富豪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奢侈消费,人们不难从中看破端倪。(参见拙文《中国富豪苦寻国际身份标识》2005年9月23日杂文报)

  其次,高储蓄表明广大居民并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与改革应有的果实。从近来所披露的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与社会福利并没有与GDP同步增长,也并没有与企业利润水涨船高。由此引出一个热门的话题是,“希望”今后广大老百姓能够共享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成果。真是一个天大的悖论:一方面是GDP一路飙升,另一方面却是国民个体收益与公共福利严重滞后;一方面是经济逐年增长,另一方面失业率也在与日俱增。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实际收入非但不与GDP同步,反而急剧下降了,生存成本节节攀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985年到1990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61%;1991年到1995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5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3%;1996年到1999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0%,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96%。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5%,与此同时,登记失业率居高不下。有充分的资料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税收占GDP比重逐年上升,这几年政府税收是国民工资总额的2至3倍;即使在并不富余的工资里,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的缺失和相关领域的部门私利化,又在无情地掏空普通百姓的腰包;此外,很多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由此导致的经济和健康成本,也只能由当地百姓承担。

  再次,高储蓄表明广大居民经济负担沉重,表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表明广大居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预期不乐观,必须未雨绸缪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现今中国,千千万万的家庭,无不面临未来的巨大经济支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居民总消费的前三位;而人民银行20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也显示,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

装修”。

  最后,高储蓄表明在经济生活中,广大居民缺乏更多更可靠的投资渠道。存款虽然不是直接投资行为,但是它仍有一定的回报而且比较安全,特别是在居民的消费意愿持续回落的时期,储蓄往往被采用。万千股民在股市上一再被套,人们也曾经寄希望于基金投资,然而,诸多中小投资者的实践证明它比

股票好不了多少。
房地产
一度是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的主要投资渠道。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我国部分地区住宅价格增幅开始放缓,成交量大幅下降,原本有购房意愿的部分居民和投资者开始持币观望。所有这一切都将居民剩余的钱指向一个路径:银行储蓄,一个十分“笨拙”但却十分可靠的方式。

  在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今天,面对居民14万亿储蓄,切不可盲目乐观。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