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大开发毋忘生态修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 08:51 中国经济时报

  西部大开发不能搞成西部大开矿

  ■地方两会观察■本报记者景应忠丁双喜

  生态破坏引发多重矛盾

  在日前召开的贵州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问题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议题。

  贵州省是矿产资源大省,全省已探明资源有76个矿种,排名在全国前5位的有16种,主要是煤、铝土矿、磷、汞、锰等。全省现有矿山总数6523处,其中开采煤炭的矿山2316处,该数字还不包括在建及私挖盗采矿山。矿山的分布、开采及影响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占贵州全省国土面积近40%。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贵州全省耕地面积2625.81万亩,人均耕地只有0.68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7%。环保部门统计,截至2000年底,贵州省各类矿山历年破坏土地总面积已达2132.49平方公里,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土壤污染面积达853.88平方公里;同期,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土地350.26平方公里,治理污染土地620.48平方公里,开发重建率仅为33.13%。矿产资源开发对土地、特别是对耕地的破坏,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贵州属喀斯特地貌,生态非常脆弱,采矿尤其是露天或浅层开采对植被的破坏非常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进而导致了矿区土地石漠化。如贵州省的万山特区,那里的汞和朱砂的产量曾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近40年来,该矿区排放汞废气202.4亿立方米、废水5192万立方米、废渣426万立方米,损毁农田1170余公顷,加上因采矿导致地下水位下降,60余股泉水干涸。

  矿区的大面积开采,不仅严重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还诱发地质灾害。2004年12月3日,贵州省纳雍县一矿区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39人死亡,5人失踪。以煤建市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由于长期以来大面积开采煤炭资源,致使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该市范围内形成的煤炭采空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引发的沉陷区面积300平方公里,涉及居民约9000户达40000人口。

  一位政协委员提到,贵州某些县,前些年GDP只有几千万元或几百万元人民币,短短几年,一下子超过了一个亿,甚至几个亿;GDP上去了,可资源被采空了,生态被破坏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仅仅换来了短暂的经济增长。最近国内某专家组来贵州省金沙县搞调研,做环境评估,看到当地的情况,心情非常沉重,一位专家在会上痛斥:“西部大开发不要搞成西部大开矿,你们是要付出代价的!”

  提交议案的贵州省政协委员谢彬如说:“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还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一步扩大。贵州省的采矿业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只开矿不修复生态,给地表留下千疮百孔,不仅严重影响矿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导致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发展,因而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重视科研作用引入民间资本

  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修复,贵州省多个科研部门早有研究成果。但遗憾的是很多研究成果,或被束之高阁;或因经费短缺没能继续深入下去,未能发挥作用。政协委员们建议,政府应适当划拨专项研究经费以资助科研,还要吸收一部分科研人员参加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重建、制定规划等工作。

  贵州省政协委员谢彬如说:“前几年,也有人对不计后果地开采资源表示过担心,可没有人听得进去,因为贵州确实太穷了,一些干部答复得很简单,要先发展,先解决温饱问题,没钱抓环境治理,以后再说。”政协委员们建议把民间资本引进来,参与矿山废弃地的治理和修复。

  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一些民营采矿企业往往缺乏社会责任心,随意处置矿渣等废弃物,矿区的生态污染严重。按照谁破坏、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民营采矿企业留下的废弃物理应自行治理。委员们建议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矿山废弃地的治理和修复,对积极参与的企业,给予适当精神或物质奖励;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而又拒不治理和修复的采矿企业,给予严惩。

  政协委员们还建议给想在这个项目上做点事情的民营企业以发展空间,政府还给予政策倾斜,在税收、贷款及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如贵州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实施一个项目,在生态遭到破坏的矿区,种植一种生长能力强、周期短,名为构树的植物,树皮中的纤维可以造纸,也可用于编织,树叶也是很好的饲料原料。推广种植不仅可以修复生态,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设立治理基金理顺补偿机制

  贵州省政协委员南君亚在提案中建言:要对已遭破坏的矿山环境与生态进行修复,防止未破坏的生态再遭毒手;建立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治理基金,理顺相关补偿机制。

  南君亚建议:“要解决好因资源开采造成的环境和地质灾害遗留问题,降低和减少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必须对资源开采企业收取适当费用,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以专款专用来确保相关措施的落实。”他提出专项基金可分两部分,第一,凡申请设立矿山的企业,需按资源量及采矿生产经营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情况,先行交纳一定数额的生态环境风险基金;第二,采矿企业投产后,在每吨矿的生产成本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矿山生态环境风险基金。他认为,在资金和政策方面鼓励资源开发企业综合利用在资源开采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理顺补偿机制,完善相关的赔偿办法和实施细则,维护好利益受损者的权益。要明确由哪个部门负责收取,并强化

审计监督,专项基金一定要专用。

  贵州省煤炭资源专家、西能煤炭勘查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世分析认为,政府赋予企业采矿权后,相应也要明确矿山开采后的生态修复责任,两者应该联系起来,不能总是由政府和百姓为采矿企业‘埋单’。“前几年矿产企业不景气,近两年,矿产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已走向良性循环,效益凸现了出来,是该这些企业为社会、为环境保护做一点贡献的时候了。”徐立世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