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重读“民工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10:4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编者语

  又是一年春节至,出来打工的人们盼着回家。与民工即将回乡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板却陷入了节前的惶恐:这些外地人会否一去不返,春节后能否开工?

  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自从2004年遭遇了首次大范围
的“民工荒”后,老板们在春节前就多了这个心事。“过去愁订单,现在愁工人”。于是,一些老板开始了“感情攻势”:发“返乡交通补助”、承诺春节后加薪,按时发放工资……

  然而,回顾2005年,四川女工何春梅连续加班4天后,突然昏迷,死在

医院;甘肃农民王斌余讨薪不成杀死4人;各种因为劳资矛盾引发的“跳楼秀”、“龙虎斗”层出不穷。中国的用工环境并没有太多改善。如果老板只知道在节前抱抱佛脚,恐怕也是枉然。

  或许真正应该改变的是整个用工机制、老板心态和社会认知,在2006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重读“民工荒”或许可以让我们找到破解民工回归的途径。

  出招

  2006年初,在广州增城办厂的浙江籍王老板告诉记者,越到春节,活越多,可是,一边赶订单,一边还得忧虑节后用工的问题。过去愁订单,现在更愁工人。王老板说,他花了很大心血,几乎天天派人去招聘会蹲点,招到了两名年轻的技术骨干。他现在非常担心,春节一过,两人就不回来了。他琢磨了几天,决定买往返飞机票送他们回家。

  广州白云区经营玩具厂的熊老板为留住工人,决定自己“承包”工人春节回家的路费,并且派专人统一订票。

  白云区严老板工厂的工人大多来自潮汕,他干脆包了一辆大客车,准备在春节前送工人回家,节后再把工人接回来。

  除了保证老员工返回外,很多工厂还积极推行有偿推荐新工人的政策。每带回一个新人,奖励100元-200元的报酬。

  有些工厂则承诺节后涨工资,这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多见。番禺区一家电子装配公司的人事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春节之后,企业会给老员工每月涨100元工资。工人反映,如果真的能涨工资,节后一定会回来。

  缺工

  让这些老板不惜血本的,不是别的,就是因为2004和2005年的民工荒。广州增城的王老板说,去年春节之后,因为人手不足,他被迫停掉了两条生产线,3笔送上门来的单子也只能眼睁睁地推掉了。

  而曾在南海佛平路一酒店负责招工的陈先生更是对民工荒记忆犹新。

  据陈先生回忆,这家酒店曾经非常兴旺,最好的时候经营了3层楼面。但从2004年初开始,招工便出现困难,原本的200多员工,或跳槽或回家,最后仅剩下100多人。2004年6月,迫于人手不够,只好暂停一层楼面的营业。到2004年11月,情况更加恶化,实在招不到人,最后无法维持经营,只好转让。

  平洲三山的钰堡鞋业公司原人事部何经理也回忆说,2004年初,工厂原有工人2000多名,后从桂城搬至平洲,工厂扩大了生产规模,但工人却减少了一半,工厂曾想尽千方百计也招不到工人,多条生产线被迫闲置。

  据统计,2004年,珠三角加工制造类企业的工人缺口就高达200万人。四五月份缺工现象初现时,很多制鞋企业不敢接订单,到七八月份严重缺工时,企业产能不足,开始缩减生产线。据业内人士估计,2004年约有50%~60%的鞋厂都有缩减生产线的行为。业内人士透露,一家4000人的工厂,如果缺800~1000人,就需要缩减1条成型线。

  在长沙,2004年3月以来进城做保姆的农村妇女减少了70%,长沙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说,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2005年初,缺工现象仍未好转。为了缓解去年出现的“民工荒”,广东从2005年开始取消了已实施九年的“节后一个月内企业不准招收新民工”等“六不准”规定,但节后入粤的外来工数量却较往年有所下降。据广州市春运指挥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月15日,通过铁路到达广东的外来工超过100万,比去年同期减少7.6%。有报道称,广东用工缺口达100万,福建也大面积缺工,仅泉州就缺20万人。一个企业一天下来常常只招到十多个人。劳动力市场招聘效果不佳,广州一些企业甚至直接到火车站“抢人”。

  改变

  对于民工荒的成因,专家莫衷一是,但是低工资越来越不能留人这几乎成为众人对招工难的共识。虽然这些年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但民工的工资待遇却是10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有调查显示,最近10几年来,珠江三角洲民工月工资增幅只有68元,折合物价上涨因素,民工工资呈现下降趋势。

  但是,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很多企业就是靠压低工人工资,实现生产的低成本。即使这样,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通常也都很狭小。深圳一家生产数码相机的公司说,如果每个员工每小时工资上涨1元钱,企业的月成本将增加70多万元,根本无力承担。

  农产品价格陆续开始回升,农业比较效益有所提高,部分农民不再出去务工。他们认为:外出务工可能会比在家多挣两三千元,但有一半要花在来回路费和电话费上。而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下降也是原因之一。现在18到22岁的民工,一是少,二是相对比较娇气,部分独生子女不愿远离父母到外地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

  而2004年经济发展出现热潮从而推动劳动力需求量的骤然增加,也被许多人看作是造成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必然带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刚性增长。以泉州晋江为例,2002年的财政收入是20个亿,2003年则达到27个亿,增长比例高达30%。而流入人口的增长比例显然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出现民工短缺的现象似乎也就很自然了。

  价值

  在供求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的情况下,“劳动环境”的问题立马就表现了出来。有了更多选择的农民工抛弃了那些强度大、工资低的企业,这类企业在“民工荒”中为此前的作为付出了最大的代价。

  复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焦必方认为,福建、广东、浙江都是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早的省份,这么多年过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民工的薪酬水平没能得到同步的推进,这与民工希望工资不断上涨的预期相违背。

  焦必方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民营经济中,劳资双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调的渠道,在外力因素作用下,突然爆发的“民工荒”也就不难理解。

  确实,对于有数以亿计剩余劳动力的中国,出现并非技术工人而是普通工人的短缺太让人意外,这背后,一定是社会和市场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变数和问题。

  从现在来看,这一国情现象的重大变化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价值,20多年来,它极为罕见地让老板们为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工而展开了争夺战,它让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敏锐地感受市场变得如此紧迫,它让忍辱负重的农民工们的权益得以凸显,它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的真正含义。(子菁)

  “民工荒”十大成因

  1 低工资越来越不能留人。

  2 人才的需求与供给错位。

  3 务农的比较效益提升。

  4 打工地的选择多了。

  5 经济高速增长带动劳动力需求猛增。

  6 年轻劳动力供给下降。

  7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尚不完善。

  8 部分企业工作环境不佳。

  9 非法中介诈骗、社会环境复杂

  1 0 用工规定跟不上形势变化。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