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煤电企业角力 僵局仍然待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14:52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一方强调电煤应该与市场煤炭价格接轨;一方抱怨没有利润空间难以承受

  在“求煤似渴”的期待中,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在济南召开。然而,电煤谈判依然深陷僵局。在发改委2004年底出台的“未签订长期合同的电煤价格涨幅不得超过8%”的临时干预措施被取消后,今年煤炭订货会的最后三天,包括大唐集团、中电投集团、国电集团、华能集团在内的国内四大电力巨头因煤炭价格上涨幅度与煤炭生产企业谈不拢
,至今没能下一注。

  煤炭企业掌舵定价大权

  这是每年都会重复的一幕。煤炭和电力企业的纷争也因此每年都成为焦点。今年的消息是,

国家发改委表示,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坚持供需双方自主衔接”。这也被外界解读为电煤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

  “国家发改委的姿态还是很被动的,”一位与会的电力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还是希望我们跟煤炭企业‘友好协商’,以洽谈为主,谈不拢的话发改委再插手干预。换言之,他们还是暂时不理。”

  年产量为830万吨的河北某煤炭公司透露,今年公司的电煤签约计划在350万吨左右,“电企与我们的分歧集中在:每吨煤该涨10元、15元还是20元。”他说,2005年公司电煤均价为250元/吨,每吨多涨5元钱就意味着公司增收1750万元。

  电煤价格增长是必然的,增幅的多少成为电煤企业双方相持不下的焦点。煤炭企业认为,电煤应该向市场上的

煤炭价格靠拢,甚至接轨。电力企业则认为煤炭企业根本没有考虑电力企业的承受能力;煤炭企业认为现行的价格实际上是煤炭对电力的补贴,而电力企业则叫苦连连,甚至不断爆出行业亏损的新闻。

  发电企业被“扼脖子”

  国内煤炭坐地起价,电力公司也曾将眼光投向国外的电煤。“实际上,国外煤炭的到岸价已经跟国内煤炭差不多了,”粤电业内人士透露,“但是国外煤炭的质量比国内的好多了。”然而,国外煤炭仅仅是成为粤电集团里的“少量补充”,原因是“煤炭的进口权还没有完全放开”,两者“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这方面我们一向很被动,运线长、运力紧张,而且还要承受煤炭价格高涨的风险,”粤电有关负责人很无奈地说,“国家发改委这次已经表示,要我们发挥沿海的优势。我们还是要等待进口权的放开。”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2005年煤炭进口总量为2400万吨,增长30%,出口总量为7500万吨,减少13%。而为了满足发电需要,部分发电站开始从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蒙古进口廉价煤炭。专家预计,2006年中国自产的煤炭仍不能满足其发电站的需要,在短期内尚需进口。这种情况要延续到2010年,中国的煤炭产量达到24亿吨时,才能实现自给自足。

  “煤电联动”的口号已经叫了很久,但电力价格国家控制、电煤价格市场调节的“双轨制”依然扼住了电力企业的脖子。“最可怕是打击了发电企业的热情,这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复原的。”广东某火电厂的负责人表示,现在电煤已经占了火电厂60%-80%的成本,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煤电企业角力 僵局仍然待破

  本报记者李晓莉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