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英航1亿英镑改造公务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2:13 北京晨报

  英国航空中国区总经理林文志——

  英国航空公司,欧洲最老牌的航空公司之一,在世界航空业经历“9·11”的剧烈冲击后,他绅士般的步伐在中国并未慌乱。而面对全球航空公司都在疯抢的中国市场,英国绅士的“风度”是否能保持依旧,英航未来的在华策略又是怎样?记者日前专访了英国航空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林文志。

  林文志带着英国人特有的绅士微笑,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对每个单词都吐字清晰。他说来中国3年,很喜欢中国的文化,但现在最想做的事情,还是把英航最好的产品推广到中国。

  盈利比航班量更重要

  记者:从1981年3月英航首开北京到伦敦直航,到现在北京、上海每周11个中英直航航班,比起其他外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增长,这个速度似乎并不快。

  林文志:是的,英航在中国的航班增长速度的确不快,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中英航线是一条盈利的航线。上世纪80年代在泛大西洋航线,各家航空公司都曾无休止地增加航班,最后大家都发现,虽然飞机每班都满员,但由于票价太低,谁都没赚到钱。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原来盈利比航班量更重要。

  记者:但我们看到,很多欧洲航空公司还在努力提高航班的数量以抢占中国市场,英航如果不这样做,是否会丧失市场优势?

  林文志:欧洲航空公司提高航班次数与旅游目的地(ADS)签证的开放有关,英航为了ADS的签署也在中国内地增加了15%至20%的运力。但英航的客人仍以公务旅行为主,明年,英航将拿出1亿英镑改造公务舱。

  记者:但在一架飞机上,不可能都是公务舱,英航如何让其他的座位发挥作用?

  林文志:英航也在不断为其他类型的旅客设计舒适的服务,比如现在去英国旅游通常都是10天的行程,费用要12000元到16000元人民币,英航已经推出了首个自由行产品——“Discover UK”,并正在为旅客设计3天、6天的短期行程,这样可以让旅客支付的费用将大大降低。

  现在不是并购最佳时机

  记者:从全球看,很多航空公司都在考虑通过合并重组变得更强大,英航是否考虑过这个策略?

  林文志:合并、重组的确是增强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航也曾考虑过。但“9·11”之后,不少航空公司都处在困境之中,所以目前并不是合并的最佳时机。同时,合并也并非是惟一增强实力的途径,航空联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航空公司间的优势互补,比如英航牵头成立的“寰宇一家”。

  记者:英航在中国是否考虑过成立合资公司?

  林文志:我们很希望能在中国拓展业务,但合资有两个前提:一是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是最重要的;二是国内航空公司要达到国际标准。

  记者:您怎样看待中国市场的潜力?英航在中国的目标是什么?

  林文志: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到

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多快。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牢牢抓住中国主要口岸城市,与中国的航空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做一个在中国市场中健康而盈利的航空公司。

  晨报记者 彭宇

  

英航1亿英镑改造公务舱

  英国航空中国区总经理林文志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