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白皮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 15:52 南方周末 | |||||||||||
前言 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截至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5621.01亿美元,累计合同利用外
成绩 2004年中国内地实际利用外资(存量)占GDP的比重达到34.12%,外资在中国内地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了中国内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投资提高产值 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国内资本形成和提高工业增加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现存注册运营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6950亿元,同比增长41.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1.86%。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运行良好,200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5240.5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2.1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7.8%。同时,随着外商投资企业本地化策略的实施,事实上外商直接投资还间接地促进了本地关联部门(如相应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企业)的投资。 增加税收提供就业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继续为我国增加税收和创造就业作出贡献。2004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共缴纳税收5355.29亿元,净增加1087.29亿元,同比增长25.47%,占全国税收收入总额的20.81%,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004年底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直接就业人员为2400万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口的10%,与2003年相比直接新创造了50万个就业机会。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成千上万的三资企业创造了数千万新增工作岗位,为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进入制造业与国企下岗职工重新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不仅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提升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 拉动出口增强研发 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达3386.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89%,高于全国同期出口增幅,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7.07%。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445.69亿美元,同比增长53.4%,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7.33%,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力量。在中国成为全球贸易大国的过程中,外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数目增长迅速,新增跨国公司研发中心50多个,其中不乏英特尔、松下、惠普等国际知名企业。同时研发的层次和水平也显著提高,表现在研发层次从较为低级的技术支持型研究,转向较为高级的应用型研究和基础型研究,并承担跨国公司在全球研发战略中的任务。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增多提高了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有利于促进中国内地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利于提高中国内地企业的技术水平。 问题 在肯定外资对中国内地经济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指出我国利用外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令人关注的、不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问题。 外资企业的税收问题:避税严重税负不公 外资企业“长亏不倒”和“越亏损越投资”的“迷局”背后,隐含的是巨大的税收漏洞。2003年的数据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亏损面达到51%到55%,而与此同时,其投资额却在不断攀升。2004年外资企业纳税百强的纳税额为627.77亿元,与2003年的纳税627.65亿元持平,与上年度超过40%的增长率相比,增长为零,据估算,2004年外资企业涉嫌逃税300亿元之巨,因此,出台具体法律措施,提高外资的逃税避税成本已迫在眉睫。 为吸引外资,我国给予了外资企业种种税收优惠。统计表明,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平均税负率只有11%。相比之下,中国内地一般内资企业的平均税负率要高出一倍,达到22%,国有企业的税负率更是高达30%。税负不公使得本土企业在竞争之初就站在了劣势地位,而且还导致部分内资外流并以“外资”的形式回流到国内享受外资的优惠政策(round-trip)。内资企业对此“抗议”之声越来越大,要求税收政策一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虽然2004年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的政策并没有在大家的期待下如期出台,但可以预计,内外资企业税收的统一只是时间的问题。 外商投资的结构问题:分布不均来源集中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特征。2004年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东、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85.93%、11.02%和2.88%,外资在东部地区聚集的状况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外资在中国内地的地区分布不均,进一步扩大了地区收入的差距。 2004年,香港、台湾地区依然是中国内地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占我外商实际投资额的比重达到36.47%,而欧美地区对华实际投资所占比重仅为13.45%。因此,以吸收欧美直接投资为重点,促进世界优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仍将是我国实现外资来源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 外资对国际收支安全的冲击:问题存在尚不严重 外资可能引发的国际收支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如果外资企业出现贸易赤字将会增加国际收支的压力。其次,如果外资企业的利润在短期内集中汇出则有可能导致我国的国际收支危机。 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140.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5%,入世以来外资已连续四年实现贸易顺差,并未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形。在外资利润的汇出方面,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的计算,截至目前为止外资所获利润中利润汇出部分仅占20%,80%左右的外商直接投资利润并没有汇出国外,而是作为再投资留在了中国内地。因此总体上看,外资进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虽然存在,但目前问题并不严重。当然严密关注外资企业利润汇出的动向、外资企业市场导向的变化,以防止发生国际收支的突然逆转还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问题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外,外商在华投资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各地的引资竞争使得各地区引资成本过高,造成了土地等资源的巨大浪费;部分行业外资企业产生的环境污染,以及一些地区外资企业的职工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等。这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展望 中国利用外资成绩与问题并存,但成绩是主体。展望未来,中国内地吸收的外资会继续平稳增长,并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外资规模继续扩大 随着中国内地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和中国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内地将会更加全面地纳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分工体系之中,可以预见,中国内地利用的外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外资“单飞”与战略联盟齐头并进 跨国公司在进入我国市场的初期,其战略目标多侧重于利用资源、适应经营环境,在跨国公司对中国内地市场缺乏了解,中国内地企业对资源获取存在优势的情形下,采取低控股或合资的股权战略是其较优的选择。但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内地市场信心的增强,为了能够独立决策,并防止其关键技术扩散出去,高控股、独资化和战略联盟就成为了其最优选择。 服务业利用外资逐步增加 中国内地制造业利用的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在65%以上,是外资主要集中的领域,但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做出的承诺,中国内地将会继续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服务业投资将有望实现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金融、保险、电信服务、商业、运输等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陆续取消后,这些行业利用的外资可能会明显增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层次和水平趋于提高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在其全球研发战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研发层次由应用开发型,即单纯面向中国内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应用开发,一般是区域性研发中心,转向基础开发型,即技术研发成果面向全球市场,或从事基础性研究,一般是全球性研发中心。如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研发中心等都是集团公司的全球研发中心。 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不断增加 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的增强,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地区总部,以集中管理其在华事业。2003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地区总部为30家,而在2004年则达到近40家。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开放了市场,让外资进来,很多产业最终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内地市场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内地将更加全面地纳入到国际生产和分工体系之中,跨国公司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内地经济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内地经济的影响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