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应变与互动高层国际研讨会 > 正文
 

周大地:走出去核心是要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体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4:46 新浪财经

  

周大地:走出去核心是要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1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建华研究院与北京赢通汇智企业顾问事务所共同主办的“应变与互动--全球经济新态势下的中国企业战略”高层国际研讨会在北京王府饭店举行。以下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在分组论坛从中国能源海外并购看中国能源战略结构调整与变革上的发表观点实录:

  周大地:谢谢!要说到为什么中国石油或者是能源企业要往国际上发展?应该和我们
现在的国家的能源发展态势还是相关的。实际上我们最近这两年经济大发展,能源也是大发展,但是经济现在发展是建立在一个高资源强度的这样一个发展态势下。我们经济GDP增长速度这几年是非常快的,而且工业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非常大,城乡规模加快,同时出现了新的消费模式。比如80年代就是自行车、手表,后来是电视,现在是房子和汽车。这样能源消费都非常高,现在城里人平均用的能源是农村人用的能源3.5倍。现在我们通过WTO的进入,我们现在终端出口商品价值量来讲大约占45%,所以中国的能源消费也受到了世界对中国市场要求的一种驱动。这几年的形势变化,就是我们现在能源消费还是高速增长的态势。过去二十几年来我们的能源增长速度是慢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但是2003年开始能源增长速度是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去年达到了60%,这样的速度会使经济很难持续增长下去。能源供需矛盾是非常严峻,去年缺电非常普遍,今年有了一些好转,但是仍然有11个省市拉闸限电现象非常严重。大家知道煤炭超能力生产,出现了很多事故。同时国际油价影响了国内的油价,北京天然气去年也出现紧缺。从现在的能源发展来看,这种短缺有可能在短期内得到一种缓解,因为电力增长速度非常快。每年新增电力装机,大约一年装机相当于一个欧洲的大国全国装机。所以这种发展速度下,有可能明年甚至至少后年很多专家估计就不会缺电,有一些地方还会出现电力装机过剩的情况。而且煤炭这几年都是每年增产2亿吨以上,现在煤炭投资也非常高。但是这种能源增长的方式是很难持续的,因为现在过分依靠煤炭会使环境污染变得很严重,不但是本地环境问题,还有排放污染剧增的问题。所以现在这种增长方式很难持续。

  大家认为对煤炭抱很大的希望,实际上煤炭如何开采出来?以一种现代化、安全的方式开采出来,而且避免它所带来的土地、环境、生态水资源各方面的破坏,现在也是世界上还没有真正解决的难题。所以今后中国到底能产多少煤炭?可能慢慢就成为一个真正的挑战了。中央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问题讲了很多。一定要把节约作为基本国策,而且要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作为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中央提出的建议是两个,一个是发展速度不要太快,第二个就是节约20%,就是把能源强度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要降低20%左右,在五年之内。这个要求是很难实现的,当然也必须去做。实际上中央建议对全国和各地的“十一五”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我们现在在能源消费上升的同时对外依存度是增加的。去年合计石油净进口量达到了40%,去年增加量占全球增加量的31%左右。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咱们国家的能源石油的进口依存度,消费的石油一半以上需要进口。2020年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的话可能60%、70%的石油是需要进口的。2020年以后所有的新增能源要么靠进口,要么靠新的能源形势来提供。所以这个能源态势是非常严重的。

  实际上,大家知道油价波动对经济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第一是经济风险会增加。我们现在虽然觉得石油进口量增长很快,但是中国对石油油价波动的影响力或者话语权是很小的,你进口不管多少,降格的上升和下落基本上可以说中国没有控制权,影响力也比较低。我们这两年石油进口用汇是猛增的,有关方面统计我们去年光油价就多掏了80多亿美元,今年比去年还高,今年至少10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油价上升使今年我们国内石油消费受到大的抑制。这对我们整个能源政策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现在

国际油价是完全脱离生产成本的,国际石油生产成本还是低于15美元一桶的,当然现在有一些公司说开采油沙、沥青等等,但是那些还是雷声大,雨点小,不是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说明国际石油市场是受非市场因素影响比较大的。不管是
伊拉克
的战局还是中东的局势,还是台风,还是哪个国家的一些政局变动,包括反恐的爆炸都对
石油价格
有很大的影响。国际石油国家有高度的垄断性,一些跨国公司把现在已经探明的资源基本刮分完毕,同时由于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增长的市场,所以金融投机进入了石油行业。把石油行业作为金融投资的一个点,有人估计进去了8000亿美元的炒作资金,所以把油价抬的非常高,所以它波动也非常快。因为真正从供需来讲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 所以,使油价的不可预见性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对中国来讲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是净进口国,一年进口5.6亿吨,所以油价提高我们会直接买单的。

  天然气储量是逐年增加的,但是它的资源分布是非常集中的。石油,中东国家在前面排了很多,然后是俄罗斯,其他国家很少。天然气也是俄罗斯加上中东,其他国家比例也是很少的。由于资源的分布使它很容易被大的区块地域和大公司垄断。国际能源安全框架有待于改进,因为油价的波动它牵扯了巨大的财富,是世界经济影响重要的部分。实际上发达国家它已经通过战略储备基本解决了能源问题,而过去的市场没有为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做好准备。所以现在的能源框架不完善。美国现在政策是,如果控制到的地方我想办法控制住你,如果我控制不住的,那你生产多少我就管不着了,比如对伊朗、委内瑞拉的打压,对世界油价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是它对打价格战不是太在乎的。石油为什么是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地缘经济的重要组成内容呢?去年全球世界500强中有六家是石油公司,前十年里有四个排一、二、四、五都是纯利最高的,今年从销售总额到利润总额石油公司都占第一了。去年是沃尔玛是第一,中间还插了一个GE。今年光美国一家石油公司纯利润就是399亿美元,所以不管是销售总额还是利润总额石油公司都在前面。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中国大量进口石油;第二石油价格和安全又拿在别人的手里;第三,如果石油价格没有任何话语权就只能买单。这就决定中国的石油为什么要走出去,但是走出去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面对国际财团的阻碍。这么多年来这么合并、那么合并,形成的是国家垄断,资源性的,这很正常。中国现在对于咱们的资源也是属于比较保守的,所有的国家只要有资源都认为是潜在的,不能随便给你,除非有求于你。实际如果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也开不出来。

  第二既然剩余部分被大公司占住了,现在又是高油价时期,现在你要经营这个行业可见难度是很大的。比如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他干别的事情很难,但因为石油很容易动员政治力量,很多外国政府跟外国的大财团是联系非常紧密的,所以大财团可以动员政治力量通过形成法案,马上可以让你干不成事。这个表面上也是符合法律程序,但是实际上就是石油外交必须考虑地缘政治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实力较量,也是金融实力的竞争。比如期货的问题,我们老想说我们也搞期货,为什么中国不搞期货呢?我的观察是期货永远是对卖家有利的。除非你有很大的供应能力敢把别人压下来,否则越炒越高,如果你手头没有货,你是买家,到时候价格没下来,那时候你就惨了。我们也希望搞期货,但是如果没有真正把期货价格杀下来的手段的话,那期货炒上去永远是买家买单的。这就是金融和金融操作在整个过程都起很大的作用。

  所以加大国际能源合作力度长期目标是增加供给。关键并不是石油来源的问题,现在想卖给中国石油的很多,很多民营企业找中国来说要给中国供多少多少万桶,但是你买的多总是在做生意。但是石油价格变动过程中原油价格高的时候往往对炼厂是困难的时候。如果上下不一体,油价高的时候炼厂可能就赔本,石油价格低的时候油田可以亏点,如果上下游不连起来是不行的。所以走出去核心是要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体系。

  石油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要看到,石油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行业。并不是小钱可以干的事,国际上很多情况现在在我们南海就出现过,搁进10几亿、20几亿美元打几个干井什么都没拿到走了,所以石油行业风险是很大的。石油是属于风险密集型行业,石油储备一动则几千万吨,你想想这么多油放在那儿不能动还要维护,都是几十亿上千亿的买卖,而且需要非常强大的技术工程、科研力量和实际的经验。而且还需要巨大的融资能力,你必须在相当快的时间内找到大量的资金,所以你的公司自己没有实力这个事是干不成的。所以需要巨大的融资能力而且要动用外交的支持能力。在网上可以看到,BP当时在哥伦比亚使当地的军队动员3000人保护它的资产,一般公司能动员3000军警为你服务吗?比如日本石油公团搞了10几年、20几年,不能说日本是没有钱的,但是日本的石油公司没有国内石油市场这种基础。很多技术不是用钱能拿到的,所以日本石油公团去年倒闭了。一个项目是需要非常强大的技术实力、科研实力,而且还需要政治外交能力。日本政治外交是跟着美国走的,所以最后的结果要么就是没有真正的开发能力,要么就是政治上外交上会出现问题。这些都是条件,所以我个人看法,我们要走出去还是以国家为基础。

  因为有这些条件要求,说明难度很高,那么你就要适应这样的国际环境来去做这个事情。这就是我对中国石油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具备的粗浅的看法。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